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教案与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教案与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3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4-15 20:47: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新闻: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约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1%。 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
16.8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67.1%,原油占22.7%,天然气占
2.8%,可再生能源占7.3%。 目前中国面临着常规能源资源约束、
过分依赖煤炭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中国每吨标准
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欧盟的16.8%。中国石油、
天然气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
做好石油节约与替代的同时,走出国门,积极参与世界油气市场
的开发与资源分享,扩大能源对外贸易和投资。
能源危机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发展的瓶颈,今天我们以化学
的眼光来研究能源。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一)1、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2、下图给出了几种常见的化学反应事实,请说明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方式。你还知道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实例。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热能转化为化学能【归纳与小结】 【实验1】 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
条,加入5 mL 2 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有什么感觉? 【实验2】在100mL小烧杯中加入约20g氢氧化钡
晶体[Ba(OH)2·8H2O],然后加入约10g氯化铵
晶体,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充分混合。用手触摸
烧杯外壁,反应混合物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忆并联系生活实际和所学化学知识,谈谈你对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看法。试管外壁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烧杯外壁温度低于环境温度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判断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1. 镁条的燃烧
2. 高温下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3. 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4. 高温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制生石灰(CaO)
5. 炸药爆炸
6.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7. 炽热的碳与CO2的反应
8.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9. 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3、5、8、92、4、6、7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1.金属与酸的反应
2.所有的燃烧反应
3.酸碱中和反应
4.大多数化合反应1. 氢氧化钙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4. 大多数分解反应【归纳】巩固练习1.下列实验所涉及的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
A. 用镁条引燃铝、氧化铁混合粉末
B. 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
C. 用氯化铁制氢氧化铁胶体
D. 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
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A3. 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
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铝片与稀盐酸的反应
B.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
D. 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C(一)反应热1.定义: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
2.符号:
3.单位:△HkJ ?mol-1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叫热化学方程式。 如:C(s)+O2(g)==CO2(g) △H=-393.6kJ ?mol-12.书写原则:(1)写符合质量守恒的化学方程式;(3) 在恒压条件下,用△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放热△H<0、吸热△H>0,单位KJ ?mol-1 。含义:1molC(固体)与 1mol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
1molCO2气体,放出393.6kJ热量。(2)注明反应物,生成物聚集状态(s、l、g); H2(g) + Cl2(g)==2HCl(g) △H = - 184.6kJ·mol-1观察以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你发现了什么?2H2(g) + O2(g)==2H2O(g) △H=-483.6 kJ·mol-1
2H2(g) + O2(g)== 2H2O(l) △H=-571.6 kJ·mol-1结论:同种物质聚集状态不同,能量不同2H2(g) + O2(g)== 2H2O(l) △H=-571.6 kJ·mol-1
H2(g) +1/2O2(g)== H2O(l) △H=-285.8 kJ·mol-1结论:△H 的值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用分数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
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用△H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
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
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 (1) 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
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
是整数或简单分数。(2)同一反应,若对应物质的聚集状态不同,
则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也不同。
(3)同一反应,若对应物质的聚集状态相同,
则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放出或吸收的能
量之比。注意事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1)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2)标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3)注明反应热(△H>0表示吸热, △H<0表示放热
单位: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课堂反馈练习1CA.2SO2 + O2 2SO3 △H=-196.6 kJ ?mol-1 B.H2(g)+O2(g) H2O (g) △H=-241.8 kJ ?mol-1 C.2H2(g)+O2(g) 2H2O(l) △H=-571.6 kJ ?mol-1
D.C(s) + O2(g) CO2(g) △H= + 393.5 kJ ?mol-1对热化学方程式H2(g)+ I2(g)=2HI(g) △H = +26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1molH2(g)与1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的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的热量
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的HI气体
需吸收52kJ的热量
D.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
的热量课堂反馈练习2D已知H2(g)+C12(g) = 2HCl(g) △H=-184.6kJ·mol-1,则反应2HCl(g)= H2(g)+Cl2(g)的△H为( )
A.+92.3 kJ·mol-1 B.-92.3 kJ·mol-1
C.-369.2 kJ·mol-1 D.+184.6 kJ·mol-1课堂反馈练习3D 完全燃烧相等物质的量的上述物质,放出热量的大小顺序为CH4 、 C、CO(1)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274.2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g CaCO3分解吸收热量17.56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乙烷(C2H6)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1437.4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课堂练习S(s) + O2(g) = SO2(g) △H= -296 KJ ?mol-1 2Al(s) + 3Cl2(g) = 2AlCl3(s) △H= -1645.2 KJ ?mol-1 CaCO3(s) = CaO(s) + CO2(g) △H= +175.6 KJ ?mol-1 2C2H6(g) + 7O2(g) = 4CO2(g)+ 6H2O △H= -2874.8KJ ?mol-1 2.燃烧 1g 乙炔(C2H2)气体,生成液态水和
二氧化碳,放出50kJ热量,则燃烧3mol
乙炔所放出的热量为 ( )
A.50kJ B.150kJ
C.450kJ D.3900kJD课堂练习3.人体内葡萄糖氧化作用可以用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C6H12O6(s)+6O2(g)=6CO2(g)+6H2O(l)
△H=-2 804.6 kJ·mol-1。
若每人每天需消耗热量12558kJ,则每人每天至
少需要葡萄糖多少______ g。
806 课堂练习4.管道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H2和少量甲烷。相应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 2H2O(l) △H=-571.6 kJ·mol-1;
2CO(g)+O2(g)=2CO2(g) △H=-566 kJ·mol-1;
CH4(g)+2O2(g)= CO2(g)+2H2O(l)
△H=-890.3kJ·mol-1。
当使用管道煤气的用户改烧天然气后,在相同条件
下燃烧等体积的燃气,理论上所获得的热值,后者
大约是前者的 ( )
A.0.8倍 B.1.3倍 C.1.6倍 D.3.1倍
D课堂练习5.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下列关于它们
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反应热的关系a=b D.反应热的关系2b=c②H2 (g)+ O2 (g)=H2O (g) △H= a kJ·mol-1 ①H2 (g)+ O2 (g)=H2O (l) △H= b kJ·mol-1③2H2 (g)+ O2 (g)=2H2O (l) △H= c kJ·mol-1 D课堂练习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反应热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单位:kJ ?mol-1(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写符合质量守恒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物,
生成物聚集状态(s、l、g)。(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或简单分数。(2)在恒压条件下,用△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放热△H<0、吸热△H>0,单位KJ ?mol-1 。【课堂小结】课件21张PPT。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二)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反应热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单位:kJ ?mol-1(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1)写符合质量守恒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物,
生成物聚集状态(s、l、g)。(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或简单分数。(2)在恒压条件下,用△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放热△H<0、吸热△H>0,单位KJ ?mol-1 。【复习回顾】依据能量守恒定律1. 从总能量判断2. 从键能判断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问题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放出的热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吸收的热量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反应的过程,也可以看成是能量的“释放”或“贮存”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小结: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就会放出能量。如果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的形式,反应就伴随有热量的吸收或放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E(反应物)>∑E(生成物)∑E(反应物)<∑E(生成物)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
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A课堂反馈练习2、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
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发生
C. 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发生
D. 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
发生放热反应A B课堂反馈练习3、是非判断:
(1)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2)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3)一个反应是吸热或放热与反应条件
没有直接联系,与反应物与生成物
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课堂反馈练习 用化学键的观点来分析化学反应的本质过程是什么?【理论分析】H ·+→H2 + Cl2 == 2HClH—H Cl —ClH—Cl断裂断裂形成光照放出能量 一个化学反应的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资料卡:键能 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要放出能量。反之,要使气态分子中彼此结合的原子分开,使原子间的共价键断裂,则要吸收能量。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共价键越牢固。表2-3 某些共价键的键能 已知断开1molH2中的 H-H键需要吸收436.4kJ能量,断开1molCl2中的Cl-Cl键需要吸收242.7kJ能量,生成1molHCl中的H-Cl键放出431.8kJ能量。 试说明
H2 +Cl2 = 2HCl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问题解决】 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则吸收的能量为: 放出的能量为: 436.4 kJ + 242.7kJ = 679.1kJ 431.8 kJ ×2 = 863.6kJE反应历程△E = kJ吸收436.4 kJ (H2)
吸收242.7 kJ(Cl2)放出2×431.8 kJ
= 863.6 kJ184.5(注:1mol H2和1mol Cl2反应)放热反应的逆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吗?
如: 2HCl = H2 + Cl2是吸热反应吗? ? 反应H2 + Cl2 = 2HCl 的能量变化示意图E184.5反应过程放出436.4 kJ (H2)
放出242.7 kJ(Cl2)吸收2×431.8 kJ
= 863.6 kJ(注:1mol H2和1mol Cl2反应)△E = kJ2HCl(g) = H2(g) +Cl2(g) △H= +184.5KJ?mol-1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
1mol H—H 键的键能是436KJ,
1mol I—I 键的键能是151KJ,
1mol H—I 键的健能是299KJ。
则H2(g)+ I2(g)= 2HI(g)的反应是
(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分解反应   D. △H>0课堂练习1B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一定表现为
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
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吸热反应贮备能量B课堂练习2 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
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
能发生C课堂练习3 X、Y两种元素的原子,它们分别获得1个电子后,
都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此过程中
X过程放出的能量大于Y,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X-的还原性强于Y-
B.X-的还原性弱于Y-
C.Y的氧化性弱于X
D.Y的氧化性强于XB、 C课堂练习4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
的变化,而这种能量变化又通常表现为
热能变化。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的主要原因。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
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
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4、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原则。【本节小结】课件25张PPT。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专题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 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实例: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2 、燃烧的条件:A、与氧气接触
B、达到着火点一、燃料的燃烧1、燃烧:1、1g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
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55.6kJ热量。2、1gH2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并放出143kJ热量。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H2( g ) + O2 ( g ) = 2H2O ( l ) △H = -572 kJ ?mol-1CH4( g ) +2O2 (g ) = CO2 (g ) +2H2O ( l ) △H =- 890 kJ ?mol-1为什么质量相同的燃料会用不同的热量?1、几种燃料的热值  氢气被公认是21世纪代替化石燃料最理想的能源,讲述用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O2H2O能量能量例: 2H2+O2=H2O 拆开1mol H2 需436KJ ,拆开1molO2需496KJ,形成1mol H-O键释放463KJ。所以能量的变化与键能有关系。资料卡键 能  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要放出能量。反之,要使气态分子中彼此结合的原子分开,使原子间的共价键断裂,则吸收能量。   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共价键越牢固。该物质自身的能量越低,越稳定。  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  下表中的数据表示破坏1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上述单质中本身能量最低的是上述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H2HCl48413681852反应2H2+O2=2H2O的能量变化  已知破坏 N≡N、H-H和N-H键能分别为946kJ.mol-1、436kJ.mol-1、391kJ.mol-1。试计算1molN2(g)和3 molH2(g)完全转化为 NH3(g)的反应热的理论值,并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H=-92KJ.mol-1练习2、 在101kPa时,2molCH4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放出1780kJ的热量。10000L CH4(标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解:根据题意: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即甲烷的燃烧热为890kJ/mol 10000L甲烷的物质的量为: n(CH4)=(10000L)/ (22.4L/mol) = 446mol
446mol×890kJ/mol=3.97×105kJ16.6%2.1%5.1%76.2%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消耗构成图二、提高燃料的使用效率阅读P38 资料卡,回答下列问题:1.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2. 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3. 为使燃料充分燃烧,要通入足够多的空
气,空气过多行吗?4. 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
措施?练习:简要说明使煤炉中的煤充分燃烧所应采取的措施。打打开炉门
开炉门打开炉门在煤饼上打孔或将煤做成煤块在煤饼上打孔或将煤做成煤块
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练习:1980年我国首次制成燃氢汽车,乘员12人以50km/h行驶了40km。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而经济的制氢方法是 。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CC金刚石(S)+O2(g)=== CO2(g) △H=- 395.5 KJ ?mol-1 (1)
C石墨(S) + O2(g)=== CO2(g) △H=- 393.4 KJ ?mol-1 (2)
写出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方程式,并判断哪一种物质更稳定。 方程式(2)-(1)得:
C石墨(S)== C金刚石(S) △H=+1.91 KJ ?mol-1
石墨能量更低,更稳定。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在反应中,
破坏1mol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mol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2Q1 + Q2 > 4Q3 B. 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 Q1 + Q2 = Q3B核能太阳能其他能源风能核能英国的原子能发电站太阳能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太阳能汽车风能 现在风能已成为一种新能源而被人们广泛地使用。如右图的风力发电机,可以为人们发电。其他新能源其他新能源江厦潮汐试验电站小结专题2第2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例,了解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光能等。
2. 通过实验得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3.初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能量变化计算。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能量变化计算。
三、设计思路
通过生产、生活实例,列举不同能量转化形式——化石燃料燃烧、闪电中氮氧化物的产生、化学电池、高炉炼铁、镁条燃烧等。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因此化学反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为了把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表示出来,引进热化学方程式,并简单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计算。
四、教学过程
【导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同时,必然发生能量的变化。有些反应需要吸收能量,有些反应能够放出能量。因此,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非常重要,能更好地利用化学反应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学生活动】指导阅读教材P34页“你知道吗?”。结合图片说出反应中能量转化的方式是怎样的?你还知道哪些应用能量转化的实例。
【活动与探究】教材P35页学生实验。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实验,共同讨论交流得出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实验1) 现象: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很热。
结论:镁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实验2) 现象: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感觉很凉。
结论:氢氧化钡跟氯化铵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教师活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有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而有的化学反应是吸热的。我们把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叫放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
【板书】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C(s)+CO2(g)2CO(g)
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Zn+H2SO4=ZnSO4+H2↑ C(s)+H2O(g)CO(g)+H2(g)
【板书】2.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 a、所有燃烧反应;b、酸碱中和反应;
c、金属与酸生成气体的反应;d、大多数的化合反应。
(2)吸热反应:
a、C(s)+CO2(g)2CO(g);
b、Ba(OH)28H2O(s)+2NH4Cl(s)=BaCl2(aq)+2NH3(g)+10H2O(l)
c、C(s)+H2O(g)CO(g)+H2(g)
d、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练习】1.下列实验所涉及的反应中,属吸热反应的是 ( D )
A. 用镁条引燃铝、氧化铁混合粉末 B. 锌与盐酸反应制氢气
C. 用氯化铁制氢氧化铁胶体 D. 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个别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无关
C.化学反应都要放出热量 D.放热反应的发生无需任何条件
【设问】怎样来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呢?
【板书】 4.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例如:H2(g)+Cl2(g) = 2HCl(g);△H=-184.6 kJ/mol
△H表示反应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单位一般采用kJ/mol。
【板书】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a.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b.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c. △H表示反应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单位一般采用kJ/mol。
【问题解决】教材P35页。会运用反应热进行简单的计算,明确反应热的含义,真正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用途,使知识灵活掌握。
【课堂练习】
1、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H2(g)+ I2(g)=2HI(g);△H = +52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1mol氢气和1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kJ热量
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kJ热量
C.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生成2mol HI气体需吸收52kJ热量
D.1molH2(g)与1molI2(g)完全反应放出26kJ热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4g硫粉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放出37kJ热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g铝与足量氯气化合生成固体氯化铝,放出热量274.2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g CaCO3分解吸收热量17.56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0g 乙烷(C2H6)气体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520.32kJ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内葡萄糖氧化作用可以用以下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C6H12O6(s)+6O2(g)6CO2(g)+6H2O(l);△H=-2 804.6 kJ·mol-1。若每人每天需消耗热量12558kJ,则每人每天至少需要葡萄糖多少______g。
【课堂小结】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 单位:kJ ?mol-1
放热反应:△H取负值(△H<0) 常见的放热、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H取正值(△H>0)
(二)热化学方程式
1. 定义:表明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原则:
(1)写符合质量守恒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物,生成物聚集状态(s、l、g)。
(2)在恒压条件下,用△H表示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H<0、吸热△H>0,
单位KJ ?mol-1 。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
可以是整数或简单分数。
【作业】课时练p14 1-8题
专题2第2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变化理解反应热。
2、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2.了解化学反应中热量变化的实质。
3.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从微观结构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三、设计思路
化学反应可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能量的角度分析物质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反应中为什么会有热量变化,介绍化学反应中键能的变化,即讨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微观过程。
四、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概念。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板书】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叫做放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叫做吸热反应。∑E(反应物)<∑E(生成物)
【练习】1、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A.需要加热才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除了热量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等
C.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也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设问】化学反应中的热量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微观过程是怎样的?
【教师活动】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
【板书】3.反应热与键能
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吸热反应
反应物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放热反应
【练习】1、已知:1mol H—H 键的键能是436KJ,
1mol I—I 键的键能是151KJ,1mol H—I 键的健能是299KJ。
则H2(g)+ I2(g)= 2HI(g)的反应是 ( B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分解反应   D. △H>0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一定表现为热量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吸热反应贮备能量
【本节小结】1、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这种能量变化又通常表现为热能变化。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4、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遵循能量守恒原则。
【作业】课时练p15 1-8题
专题2第2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2、通过生产生活的实例了解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教学难点: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角度,了解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三、设计思路
由常见燃料燃烧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引出热值,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最后简述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合理利用化石燃料、开发高能清洁燃料的重要性,使之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四、教学过程
【引言】在原始社会,人类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在发现了用火之后,人类以草木为燃料,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从事各项活动,人类的生活才逐步走向文明。当今社会使用的主要能源是 、 、 、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
化石燃料:
【板书】二、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
1、燃烧:
【思考】为什么质量相同的不同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不相等?燃料燃烧中释放的能量从何而来?
【讨论】完成课本第35页交流与讨论。
【板书】 2、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实质
拆开化学键: 热量(吸收或放出)
形成化学键: 热量(吸收或放出)
【小结】燃料燃烧过程中放出热量的大小,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大小等于燃烧时断裂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与形成生成物分子中化学键放出的总能量之差。
背景知识:键能
原子形成分子的过程中要释放热量。反之,要使气态分子中彼此结合的分子分开,使原子之间的共价键断裂,则要吸收能量,拆开1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的吸收的能量,就是该共价键的键能。形成共价化合物的原子半径越小,其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该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讲述】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些少一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利用的弊端?阅读课本第36页项。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38有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足够多的空气和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
产热少,浪费资源,产生CO、烟尘等污染空气、危害人体 。
3.为使燃料充分燃烧,要通入足够多的空气,空气过多行吗?
过多空气会带走部分热量,同样造成浪费,因此要控制适当。
4.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
粉碎固体燃料,雾化液体燃料。
【练习】1、将煤进行气化的主要目的是 ( )
A. 提高煤的热值 B. 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C. 主要为了长期保管 D. 减少装卸过程的费用
2、依据下列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比较完全燃烧同体积下列气体需要的空气体积的大小:天然气(CH4) 石油液化气(C4H10) 水煤气(CO、H2,1:1)
【单元小结】
【作业】课时练p16 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