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说课
罗山二中 许成群
1、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在新课讲授中已对空气的成分、氧气的性质、用途及制备、分解和化合反应、纯净物和混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思维的方式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感性认知上,还不具备理性的思维和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分析归纳出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确定如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巩固理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性质及用途。
②复习巩固空气成分、空气污染及防治、验证空气成分实验
③复习巩固并强化化合及分解反应、纯净物及混合物、催化剂等基本概念
④培养学生的是学习探知欲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杜朗口教学的“三三六”模式,采用预习、展示、反馈三种课堂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确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将知识分解成学习任务,通过达标反馈查漏补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增强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和实验室制法
难点:依据制取气体的思路,解决气体实验室制法的开放性试题。
四、说教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不讲或少讲,本节课教师的角色是组织、策划、导引、点评、拓展和提升。
五、说学法
陈旧的学习方式是教师讲学生记,新课改要求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去说、去做、去表演。本节课的学习方式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生与生之间是“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六、说教学过程
1、预习板块
预习板块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创设学习目标。
首先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学的情况用五分钟的时间讨论出本章复习目标。然后依据课标和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复习目标写在黑板上:
①、空气的成分,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②、氧气的性质、几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④、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催化剂及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⑤、深化基本概念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混合物及纯净物.
2、展示板块
展示环节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主角是学生,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讨论、阐述自己的观念和见解。
我根据学情和中考的方向将学习目标精心设计成试题或图表等六项任务,分配给六个小组去完成。先由学生交流讨论五分钟,再向全体学生展示本组任务,本组其余学生可随时补充,其它小组的同学如果有好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也可立即展示.同时可质疑、可辩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要解放儿童的手和脑.展示课实际上就是学生表演的舞台,那就是鼓励学生说,不停的说,通过学生的说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的缺陷不足,通过说来促进思考,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复习本章知识的目的.
3、反馈板块
反馈板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认知、体验、感受予以反思总结。
①、展示后引导学生及时反馈,每一小组的学生在展示时,该组的其它学生可就展示的情况随时补充,其余各组学生可随时质疑,提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可随时提出。
②、展示课结束后,为检测学生对本章知识的复习掌握情况,首先要求每一小组的同学相互检测,检测的方式有口头提问,相互出题。然后教师以试卷的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检测。个别学生采用小纸条的形式随时检测。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堂堂清”,“时时清”。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一切为了学生。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