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一、教材 (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
(1)元素周期律的涵义和实质。
(2)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难点
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二、学情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分析2.学法分析四、教学过程 合作交流,确定规律
完成并参照教材P14【科学探究】中的表格,讨论和分析1~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有何变化规律?如果对18号以后的元素继续研究下去,还能发现什么样的规律?钠、镁、铝金属性比较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减弱。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硅、磷、硫、氯非金属性的比较结论: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增强。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由表及里,揭示本质1.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B.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
C.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周期性变化
D. 元素周期律的本质是元素的性质随原子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知识应用,加深理解 A2.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 )
A.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
B.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
C.C、N、O原子半径依次增大
D.P、S、Cl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3.下列叙述中,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 a 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