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教材来源: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说课《§2.1 钠》 说课提要一、教材分析(内容和重、难点)二、教学目标设计(新课标三维目标)三、教学材料准备四、教学方法(教师)六、教学步骤与过程设计七、课堂练习与课外作业精选八、板书设计五、学习方法(学生)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中学阶段唯一系统学习的一族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的第二章讨论为碱金属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与其它主族元素相比,使学生感到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主族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将有利于其它主族元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一、教材分析 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材的内容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和钠的存在及主要用途。
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
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钠与水的反应
2.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归纳能力。☆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了解钠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用途
☆实验操作能力、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教学材料准备★多媒体设备 ★金属钠、酚酞、镊子、小刀、石棉网、酒精灯、烧杯等。四、教学方法 采取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1) 采用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方法。
2) 让学生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3) 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4) 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
5) 让学生阅读课本并归纳总结。五、学习方法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一堂课是否成功,除了看教师如何教,还要看学生是怎样学的,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应使他们主动地获取新知识。
通过让学生要先预习要特别强调预习实验的内容,知道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课堂上才能达到边讲边实验的目的。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同学间的团结协作,培养其观察能力。让学生要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真正理解性的记忆新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完成课堂巩固练习,达到巩固、运用新知识的目的。作业布置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新课讲授整理收获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先复习初中已学习过的铁的有关知识:让学生举出铁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铁的用途很广泛,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再提问: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还有没有其它的金属元素?学生回答后,我再指出除铁外,还有很多金属元素,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碱金属元素也是金属元素,而且它们也有很广的用途。从而引入新课教学。(从学生熟悉的金属进入到不熟悉的金属让学生产生了好奇,提高了求知欲) [教学设计]1、巧妙复习,以旧带新,引出话题,推进新课2、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巧设实验,层层推进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过展示实物以及让学生观察金属钠再阅读课本上的内容,同时请个别同学上讲台亲自体验切割金属钠的过程归纳总结出钠的物理性质性质。 2、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巧设实验,层层推进钠的性质 (2)化学性质:给出钠的原子结构,让学生根据其原子结构推测钠可能的化学性质,然后我在课堂上演示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接着我用一个表格和同学归纳钠与水反应的现象:2、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巧设实验,层层推进钠的性质 (2)化学性质:给出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让同学们从方程式去解释所产生的现象最后由我和同学们共同总结出钠的性质,往下我再用ppt演示钠在点燃的反应并让学生进行对比最后我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质,这是不是和它的结构有关,学生回答,我再归纳得出钠的化学性质以及和结构的关系。2、提出问题,验证问题,巧设实验,层层推进钠的性质 (3)存在和用途:课外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观察并总结生活中钠的用途。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化学学习的可持续性。让学生关注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评价水平,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正确评价的基础上良性发展。 指导学生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通过本节学习,获得哪些收获(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观点等),并与大家交流 。[意图]养成善于将所学知识进行阶段性归纳整理的良好学习习惯。 新课小结、归纳:七、通过练习,加深理解1)为什么大多数碱金属单质保存在煤油中而锂单质却保存在液体石蜡中?(我提示从物理性质考虑)
2)钠的金属活动性很强,,为什么跟盐酸或硫酸铜等盐溶液反应时,考虑情况不一样?(我提示从钠的活泼性,化学性质考虑)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把握重难点,并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选题要有针对性,做到能让学生很快熟练掌握课本知识。1.完成课后相关习题。
2.写一篇化学小文章“我对钠的认识”。作业布置[意图]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积极地建构其知识与技能。布置如上作业,既深化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的情感体验,又训练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八、板书设计,学习反思I. 左板书:
一、钠的物理性质:色、态、硬度、密度、熔沸点、延展性、导热性、导电性
II. 中板书:
二、钠的原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点燃
1、钠的原子结构和电子式: 2、钠与氧气的反应:2Na + O2 === Na2O 2Na + O2 === Na2O2
3、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III. 右板书三、钠的存在和用途(化合态、游离态)教学反思一、要勇于创新的使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
三、要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从生活入手,又回归生活,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