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优质课参评表
执 教
教 师
李建文
单 位
广饶县稻庄镇实验中学
课 名
质量守恒定律
学 科
初中化学
教 学
环 境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
学 段
年 级
九年级上册
电子
信箱
grljw@126.com
课件制
作人员
李建文教界
教材
版本
人教课标版
课件根据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使用PowerPoint制作,本课件由福尔摩斯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首先通过对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质量的测定,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然后通过交流讨论,全体学生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最后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通过查阅资料,感知科学家百折不挠、严谨求实精神,产生“自己的研究和科学家相似”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单位推荐意见
同 意 申 报
年 月 日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课题承前启后,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过渡,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可见本课题的学习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化学变化质量守恒的原因,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和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查阅资料,感知科学家百折不挠、严谨求实精神,产生“自己的研究和科学家相似”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探究活动
教学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及应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类比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具准备
烧杯、天平、锥形瓶、小试管、小气球、碳酸钠、稀盐酸、铁钉、硫酸铜溶液、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故事引入。(福尔摩斯的故事)
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在前面学过很多物质的反应,你能列举一下吗?
在大家的印象中,好像对各种物质反应的现象印象特别深刻,但对于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有过思考吗?那么请大家猜想一下,你认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在质量上有什么关系呢?
听故事。
回答
猜想:不变、变大、变小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能把研究化学的思想从定性拓展到定量。
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桌上摆放的仪器,请大家来完成这样两个实验。
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指导学生实验
观察、倾听
分组实验:①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让学生体会质量守恒实验的方法、实践从多个实验的数据中发现守恒规律,体验科学探究历程。
[提问]通过这两个实验大家能得到哪些结论呢?组织学生分别汇报实验结果
[投影]实验原理,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实验一相等,实验二为什么不等
汇报、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发现实验方案的不足。
问:如果我们想进一步证明碳酸钠和稀盐酸这个实验反应前后质量是相等的,你打算怎样改良你的实验设计?
为了证明大家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们来验证一下
[演示]在密闭环境下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引导学生分析天平平衡的原因,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结论:反应前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说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与生成的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追求一个开放的、自主的探究范围。
归纳、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科学历程,体会科学方法。
让学生体会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定量实验要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科学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词。
[投影]温馨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该定律的几处关键词。
统一守恒观点,体会归纳的科学方法。
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进一步理解定律的内涵,透过表面看到本质。
[过渡]对于这个概念的得到,我们大家好像觉得特别容易,做了两个实验后就得到了质量守恒定律了,那么请大家能不能再深思一下,我们能否从化学反应的本质上,再来探究一下质量守恒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投影:水通电分解的微观模拟
[板书]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通过看动画,小组交流分析得出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变化,所以元素的种类、质量没有变。物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从微观本质加深对定律内涵的认识。
承上启下,使知识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过渡]经过短短的时间我们好像就发现了人类历史的一大奥秘一样,是不是觉得太容易了?同学们肯定怀疑,在过去科学家没有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吗?
[投影]波义耳、罗蒙诺索夫的实验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前者失败了,后者成功了呢?谈谈你的看法?
任何一个定律的得出或者一项科学发明,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像钱学森的堂侄钱永建长期刻苦钻研,无数次的科学探究,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并在200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很遗憾钱永建先生是个华裔美籍人,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获得过诺贝尔奖,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获得一个诺贝尔奖为国争光,成功必将属于每一个勤奋细心的人!
倾听、回答谈谈自己的感受
通过化学史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投影]展示新课导入的故事,
组织学生讨论福尔摩斯的做法是否正确
应用理解,释疑解惑,形成首尾呼应
[达标训练]见学案
请同学从知识、实验、自己的体会等方面谈一谈收获。
学生反思,课后写在学案上。
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