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北三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东北三校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5-25 14: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化学试卷
校对:龙京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52分)
1.为纪念编制了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人们把第101号元素(人工合成元素)命名为钔。该元素最稳定的一种原子可以表示为258101Md,该原子所含中子的数目为
A.56 B.157 C.258 D.101
2.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藏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
3.科学家预测:人类将在21世纪大量使用氢气作燃料。其中最理想获得氢气的途径是
A.以焦炭和水制取水煤气后分离出氢气
B.用铁、锌等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由火力发电厂提供电力电解水产生氢气
D.利用高效催化剂和太阳能使海水分解产生氢气
4.有5种微粒,它们分别是X、 Z、 Q+、 R2+、 M,则它们所属元素的种类有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5.X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3XO4,则它对应的气态氢化物为
A.HX B.H2X C.XH4 D. XH3
6.AB是离子化合物,其中A离子和B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A、B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A比B少4个,而次外层电子数则A是比B多6个,则该离子化合物可以是
A.MgO B.CaO C.KF D.MgS
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氮分子的电子式: B.溴化钠的电子式:
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水分子的结构式:
8.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加热NaCl使之融化   D.碘化氢气体受热分解
9.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H2O和D2O B.O2和O3
C.乙醇CH3CH2OH和 二甲醚CH3-O-CH3        
D. 和
10.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应位置如右图所示,若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Z的强
B.原子半径:W>Z>Y>X
C.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较Z的强
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Z的熔、沸点最高
1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熔点由高到低SiO2>CsCl>CBr4> CF4 B.热稳定性:HF>H2S>H2O
C.离子半径:O2->Na+>Mg2+               D.酸性:HClO4>H2SO4>H3PO4
12.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A的金属性比B的强的是
A.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C.1molA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比1mol B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4.某主族元素R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4,由此可以判断
A.R一定是第四周期元素
B.R一定是ⅣA族元素
C.R的气态氢化物比同周期其他元素气态氢化物稳定
D.R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2R
15.X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m,核内中子数为n,则Wg X2+ 离子含有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约为
A. (m+n+2)w/m mol B. (m-n+2)w/m mol
C. (m+n-2)w/m mol D. (m-n-2)w/m mol
1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反应物总能量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反应是放出能量还是吸收能量
17.可逆反应2A(g)+3B(g)2C(g)+D(g) 在四种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υ(A)=0.5 mol·(L·min) -1 ②υ(B)=0.6 mol·(L·min) -1
③υ(C)=0.35 mol·(L·min) -1 ④υ(D)=0.4 mol·(L·min) -1
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
A B C D
19.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产生大量气泡的是
20.右图是电解CuCl2溶液的装置,其中c、d为石墨电极。则下
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a为负极、b为正极 B.a为阳极、b为阴极
C.电解过程中,d电极质量增加 D.电解过程中,氯离子浓度不变
21.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g)=B(g)+C(g),若反应物的浓度由2 mol·L-1降到0.8 mol·L-1需要20s,那么反应物浓度再由0.8 mol·L-1降到0.2 mol·L-1所需要的时间为
A.10s B.大于10s C.小于10s D.无法判断
22. 银锌电池广泛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
Ag2O+ Zn+H2O = 2Ag+Zn(OH)2. 电池放电时,负极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Ag B. Zn C. Ag2O D. Zn(OH)2
23.已知在25oC,101kPa下,1g 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8H18(l)+eq \o(\s\up 7(25),\s\do 2())O2(g)= 8CO2(g)+9H2O(g);ΔH = -48.40kJ/mol
B.C8H18(l)+eq \o(\s\up 7(25),\s\do 2())O2(g)= 8CO2(g)+9H2O(l);ΔH = -5518kJ/mol
C.C8H18(l)+eq \o(\s\up 7(25),\s\do 2())O2(g)= 8CO2(g)+9H2O(l);ΔH = +5518kJ/mol
D.C8H18(l)+eq \o(\s\up 7(25),\s\do 2())O2(g)= 8CO2(g)+9H2O(l);ΔH = -48.40kJ/mol
24.哈伯因发明了由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方法而获得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现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使该反应发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N2将完全转化为NH3
B.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C.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都为零
D.达到化学平衡时,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变化
2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快的是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26.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B不易腐蚀.
将A、D在稀盐酸中构成原电池,电流由A通过导线流向D。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
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是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二.填空题(共38分)
27.(10分)下列物质 a.铁 b.干冰 c.金刚石 d.水晶 e. 氯化钠 f. 碘
g. 氢氧化钠
①属于离子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原子晶体 ;(填编号)
②已知微粒间作用力包括化学键及分子间作用力。上述物质中,所含的微粒间作用力中,
仅有共价键的是 ,仅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
键的是 ;(填编号)
③写出电子式: b , g .
28.(6分)有X、Y、Z三种主族元素形成的3种离子X(n+1)+,Y m-,Z m+,已知m > n,X(n+1)+比Z m+多一个电子层,Z与Y同周期,则进行下列推断:
(1)X、Y、Z三种原子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2)X(n+1)+、Y m-、Z m+三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
(3)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依次减弱,酸性依次增强的顺序
是 (填X、Y、Z).
29.( 10分)A、B、C、D 4种元素,其中A、B、C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所处的周期数、主族序数、原子序数均相等;B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主族中最小的,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BO3;C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2个;C的阴离子与D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排布,两元素可形成化合物D2C。
(1)B元素的名称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 周期,第 族;
(2)A、B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C的元素符号 ,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
(4) 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 。
30.(8分)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右图表示一个电解池, 装有电解液a,a是饱和NaCl溶液,X、Y都是惰性电极,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极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1)电解过程中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
为 ;
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
(2)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
31.(4分)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的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2min、5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
(3)5min后Z的生成速率比5min末Z的生成速率 (大、小、相等)
四.计算题(共10分)
32.(4分)家用液化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丁烷(C4H10)。已知1mol液态水汽化时需要吸收44 KJ热量。(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
(1)当58 Kg丁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3×106 KJ,则丁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1mol丁烷完全燃烧产生水蒸气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33.(6分)若定义某物质的转化率为消耗掉的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占起始时该物质的原物质的量的百分比。已知合成氨反应为N2(g) + 3H2(g) 2NH3(g).在一体积为10L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 N2和3mol H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4min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测得容器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6mol.。求:
(1)氮气的转化率
(2)用氢气表示平均反应速率是多少?
(3)平衡状态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
2009学年第二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X Y
Z W
A
a
X
Y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