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白云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化学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临海白云中学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试题化学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5-26 1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云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题
高一化学
(根据卷面整洁和书写的规范程度可获得0~5分的加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H+、H2是
A.氢的五种同位素 B.五种氢元素
C.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 D.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
2.下列不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Na2O2 B.CaF2 C.SO2 D.Ba(OH)2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B.化学键是既存在于相邻原子间,也存在于相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C.化学键是指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D.化学键是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互为同位素 B.O2和O3互为同素异形体
C.等体积O3和O2含有相同质子数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5.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A.a>b>c>d B.b>a>d>c C.c>b>a>d D.b>a>c>d
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交界处最容易找到的材料是
A.制催化剂的材料 B.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C.制农药的材料 D.半导体材料
7.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比为
A. 3 : 1 B. 1 : 3 C. 1 : 2 D. 2 :1
8.下列叙述中能说明金属A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的是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molB从酸中置换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稀盐酸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
9.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C.NaCl的电子式:
B.H2O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D.N2的结构式:
10.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NaH2S>PH3
C.酸性强弱 H3PONaCl>CO2
11.下列性质可以证明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2.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x(g)+3Y(g) 2Z(g)达到限度的标志是
A.Z的生成速率和Z的分解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X,同时生成3nmol Y
C.X、Y、Z的浓度相等
D.X、Y、Z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3:2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氢溶于水能电离出H+和Cl-,所以氯化氢是离子化合物
B. 碘晶体受热转变成碘蒸气,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碘原子间的作用力
C. 金刚石和石墨是同分异构体 D.有机化合物CH3—CH2—NO2和H2N—CH2—COOH是同分异构体
14.X是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元素,Z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Y,W可以形成自然界最硬的原子晶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WX4是沼气的主要成分 B、固态X2Y是分子晶体
C、ZW是原子晶体 D、ZY2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
15.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炼钢 B、钢铁腐蚀 C、食物腐败 D、塑料老化
16.下列变化中,吸收的热量用于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A.加热金属铝使之融化 B.液氨受热蒸发
C.加热碘化氢气体使之分解 D.加热硅晶体使之融化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C.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大小
18.下列反应中,是吸热反应的是
A.铝片与稀盐酸反应 B.乙醇在空气中燃烧
C.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19.0.3 molCu与足量的稀HNO3完全反应时,被还原的HNO3物质的量是
A.0.3mol B.0.6 mol C 0.4 mol D. 0.2mol
20.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C.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的速率都为0
D.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提高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21.在密闭容器中充入PCl5发生反应PCl5(g)≒PCl3(g) +Cl2(g),反应一段时间后,向其中充入
37Cl2,重新达平衡后,37Cl存在于( )
A. PCl5中 B. PCl3 中 C. Cl2中 D.三种物质中
2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反应就可发生
23.同温同压下,若下列三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分别用a、b、c表示,则a、b、c的关系是
2H2(g)+O2(g)===2H2O(g); △H=-akJ·mol-1
2H2(g)+O2(g)===2H2O(l); △H=-bkJ·mol-1
H2(g)+1/2O2(g)===H2O(g); △H=-ckJ·mol-1
A. a>b,b=2c B. a=b=c C. a24.已知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单位:mol·l-1·min-1) 则正确的是( )
A、4 V(NH3)=5 V(O2) B、5 V(O2)= 6V(H2O)
C、2 V(NH3)=3 V(H2O) D、4 V(O2)=5 V(NO)
25.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B.加热
C.滴加少量稀硝酸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二、 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38分)
26.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4分)
① O2与O3 ② 126C与136C ③ 金刚石与石墨 ④ 冰与水 ⑤ H2、D2、T2
⑥ 和
(1)互为同位素的是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4)属于同一化合物的是
27. (5分)现有①Ar ②金刚石 ③NH4Cl ④SiO2 ⑤干冰 ⑥K2S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填序号)(1)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 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2)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 _,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 。(3)写出⑥的电子式是 。
28.(2分)有A、B、C、D、E五种金属元素。在相同条件下,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A、B都可以从C盐溶液中置换出C;D与冷水剧烈反应并放出氢气;A、B、C、E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盐酸中,只有E不放出氢气。则这五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 _____。
29.(4分)为了研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中生成CO2气体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情况,绘制出右图的曲线。请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在0~t1、t1~t2、 t2~t3各相同的时间段里,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时间段,收集到气体最多的是 时间段。
(2)试分析三个时间段里,反应速率不同的可能原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3)在t4后,为什么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
30.(11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族周期 IA IIA III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⑴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①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
⑵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
⑶在这些元素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写出两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
___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如右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时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H2的总能量 (填“大于”、
“小于”、“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32.(4分)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1)1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的热量。
(2)16gCH4完全燃烧放出890KJ的热量。
33.(4分)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4.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反应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mol·L-1降到0.8mol·L-1。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mol·L-1,求:
(1)2min末B、C的浓度。
(2)以单位时间内A的浓度的减少来表示2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35.已知碳酸钙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CO3(s)===CaO(s)+CO2(g) △H=+178.5KJ·mol-1
(1)欲使1t CaCO3完全分解,需要提供多少热量?(2)若通过煤炭燃烧提供热量,则至少需要燃烧煤炭多少千克?(已知煤炭的热值为33 KJ·g -1)
⑵ 原因是反应的温度和浓度不同,0~t1的 浓度较大,但是温度较低,而t1~ t2的浓度较大,温度也较高,所以反应最快,t2~ t3的浓度很小,所以反应慢。
⑶ t4后已经完全反应,所以气体的体积不再增加。
30.⑴ N 、 S 、
⑵ Na 、 F 、 Ar
⑶ HCl0、 NaOH、HCl04+ NaOH===NaCl04+HO2 。
⑷ F 、 ③ 、将两则放入冷水中,能剧烈反应的是你金属纳。
31、⑴ 镁片上右大量气泡产生;镁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晶体 、
⑵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氢氧化钙沉淀、 ⑶ Mg+2H+====Mg2++H2 ↑、⑷ 小于 。
32、⑴2H2 (g) + O2 (g) = 2H2O(l) △H =-571.6 kJ mol-1 、
⑵ CH4(g) + 2O2 (g) =CO2(g)+ 2H2O(l) △H =-890kJ mol-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