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化学科测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 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这一学科的巨大贡献是(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C.提出了分子学说 D.制定了科学完整的元素周期表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多电子的原子里,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近的区域内活动
B.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例如只有排满了L层后才排M层
C.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微粒的最外层只能是8个电子才稳定
3. 我国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已正式启动。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2He,每百吨32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2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2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2He和42He互为同位素
C.32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2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42He具有较强的金属性
4.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5.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6.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共价键
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 下列递变情况中,正确的是( )
A.Na、Mg、A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少
B.Si、P、S元素的最高正价依次降低
C.C、N、O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
8. 下列各组顺序的排列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Na<Mg<Al B.热稳定性:HCl>H2S>PH3
C.酸性强弱:H2SiO3<H2CO3<H3PO4 D.熔点:NaCl>Na>CO2
9. 短周期元素M和N的离子M2+ 和N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原子比N原子多一个电子层
B.M的原子序数比N小
C.M和N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
D.M和N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10. 现在含有元素硒(Se) 的保健品已经开始进入市场, 已知它与氧元素同族, 与 K 同周期, 关于硒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最外层电子数为6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分子式为 H2SeO4
C.Br 的非金属性比Se强
D.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比硫化氢气体弱
11.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12. 下列晶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
A. H2O、CO2 。B.MgF2、H2O2 C.NaOH、Ba (OH)2 D. NaCl、KCl
13. 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NaCl MgCl2 AlCl3 SiCl4 单质B
熔点/℃ 801 714 194 —70 2300
沸点/℃ 1465 1437 181 57.6 2550
A.SiCl4是分子晶体; B.单质B可能是原子晶体;
C.AlCl3加热能升华; D.NaCl 比MgCl2更易熔化。
14. 下列四种X溶液,均能跟盐酸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
A.10℃ 20mL 3mol/L的X溶液 B.20℃ 30mL 2molL的X溶液
C.20℃ 10mL 4mol/L的X溶液 D.10℃ 10mL 2mol/L的X溶液
15. 反应4 (气)+5 (气) 4NO(气)+6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 (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NH3)=0.0100mol.L-1.s-1 B. (O2)=0.0010mol.L-1.S-1
C. (NO)=0.0010mol.L-1.s-1 D. (H2O)=0.045mol.L-1.s-1
16. 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对此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使用适当的催化剂不改变反应速率 B 降低压强能提高反应速率
C 升高温度能提高反应速率 D 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无影响
17. 某学生用优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对于图中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反应速率最慢
B.BC段表示反应速率最快,在该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最多
C.OC段表示随时间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D.OC段表示反应产物中气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8. 对于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气体反应:A(气) + B(气) C(气)+D(气)可以说明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反应容器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B.A气体和B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C.A、B、C三种气体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19. 下图是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已知Y和W原子能形成两种造成酸雨的有害气体,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是W>Y>Z
B.X的氢化物没有Z的氢化物稳定
C.常见的X的氢化物具有正四面体结构
D.Y的氢化物比W的氢化物沸点高,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20. 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 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
C.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D.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填空题
21.(4分)下列各组物质 ① O2和O3 ②12C和14C ③CH3CH2CH2CH3 和 (CH3)2CHCH3
④乙烷和丁烷 ⑤ 冰和水
(1)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 _______,(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 __,
(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 _,(4)是同一物质的是____ ______。
22.现有①MgCl2 ②金刚石 ③NH4Cl ④Na2SO4 ⑤干冰 ⑥碘片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回答:
(1)(4分)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__, 熔点最高的是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
(2)(6分)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只有离子键的物质是________,晶体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的是________。
(3)(4分)①的电子式是________,⑤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3.(3分)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 。
24.(3分)反应3Fe(固)+4H2O(气) Fe3O4(固)+4H2(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增加Fe的量,其正反应速率 。将容器的容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其逆反应速率 (填增大、不变、减小)。
25.(4分)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N2和3 mol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NH3,4 s后测得N2为1.9 mol,则以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以NH3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26. (3分) X元素的原子M层上的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写出X元素的名称 ,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并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
27.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D的2价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E与A同主族;A和E 这两种元素与D都能形成X2Y、X2Y2型化合物。
(1)(4分) 写出各元素的符号:A ;B___ ___;C ;E________。
(2)(1分) 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A的X2Y型化合物的结构式______,E 的X2Y2型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
28.(4分) 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开始至2min,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6分)
29.若定义物质的转化率为消耗掉的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占起始时该物质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已知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在一体积为10升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放入1mol N2和3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经4min达到化学平衡,测得容器中氨气的物质的量为0.6mol。求:
(1)氮气的转化率。
(2)用氢气表示平均反应速率。
(3)平衡状态时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