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6-06 18:5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说课稿
武城二中高二化学组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首先感谢学校和学科组给了我这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本课题,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后反思六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物质结构与性质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包括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介绍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第二部分介绍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重点是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的划分、族的划分,第三部分是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结合元素周期表比较原子半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为了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理解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则及洪特规则
②.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学会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写法。
③.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族的划分的关系。
④.掌握原子半径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在探讨1~18号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原则。通过总结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一般规律,指导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和分析基态原子中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
②.根据鲍林近似能级图设计一些问题展开对元素周期表一些问题(周期与族的划分,周期序数,每一周期中容纳的电子数,价电子与族序数,价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分区划分,价电子与元素的性质)的讨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活动·探究”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②.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进行理论的探究学习,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题的内容和地位,我确定本课题的重点是认识能量最低原则、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周期、族划分的关系及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二、教法分析(展示):
鉴于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涉及的实验较少,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探究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分析比较法与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来进行教学。
三、学法指导(展示):
在教师引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开展阅读、讨论、推理、交流、总结等活动,逐步形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科学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根据微观知识的特点和学生认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我的教学过程主要通过多彩的原子构成图片、生动的比喻、多种活动形式以及内容活泼的教学课件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具体教学分以下几个阶段设计:1、创设情境,温习旧知;2、提出猜想,引入新课;3、师生互动,探究新知;4、巩固练习,拓展思维;5、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一)创设情境,温习旧知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思考为什么第一层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第二层最多只能容纳八个电子而不能容纳更多的电子?第三、四、五层及其他电子层分别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原子轨道有什么关系?用这样的设计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二)提出猜想,引入新课
由化学变化的实质,提出以下猜想,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有顺序的,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关未知世界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教学——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1、学生自学后讨论:⑴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是无序的吗?⑵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开始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顺序,初步教会学生怎样探讨,从哪些方面探讨。
2、趁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展示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排布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 同时提出疑问核外电子为什么会先排在4s能级后排在3d能级?引出核外电子排布的第一个原则 能量最低原则,然而提出问题:同一轨道上存在两个电子时是自旋方向相同还是自旋方向相反?引出核外电子排布的第二个原则泡利不相容;那么当p能级上出现两个电子时是在一个轨道上还是分占两个不同的轨道钠?引出第三个原则洪特规则。
3、在引出三个规则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三原则书写前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及轨道表示式。然后要求学生试着写出24号铬和29号铜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结合学生书写提出洪特规则补充规则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满、半满和全空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第二部分教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
1、通过提问复习元素周期表的的相关知识:
(1)元素周期表的分几个周期几个族?
(2)每个周期分别有几种元素?
(3)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和元素的最高正价及最外层电子数存在什么关系?
2、通过学生回答结合学生对课本的预习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合族的关系。周期所能容纳的元素种数与鲍林能级组所能容纳的元素种数一致,对于主族元素:族序数=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价电子数而对于副族则没有最外层电子数这一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三部分教学——核外电子排布与原子半径
1、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原子半径的含义,知道原子半径有共价半径、范德华半径、金属半径。
2、通过指导学生看课本18页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示意图总结主族元素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结合所学内容思考问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五)分享收获,强化思想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通过这节课,你在学习方法和思想上有哪些收获?
3、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层次清楚,突出本课题的重点,让学生轻松掌握重点知识。
六、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题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这一素质教育的要求,并把它渗透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以探索者的角色出现,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认识过程,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不断努力,创设自己的教学特色。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