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层析甲基橙和酚酞

文档属性

名称 纸上层析甲基橙和酚酞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6-19 1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课题一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实验2-1 纸上层析法分离甲基橙和酚酞观察与交流:如何分析下列溶液的成分? CuSO4溶液 溶液颜色显色反应加氢氧化钠FeCl3溶液 红褐色沉淀 方法蓝色蓝色沉淀棕黄色与过量氨水生成
深蓝色溶液与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与KSCN生成血红色溶液如何分离CuCl2与FeCl3混合溶液? 色谱分析法色谱法体系中:
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
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流动相;
滤纸或其它载体作为惰性支撑物;
两相在惰性支撑物上作相对运动。 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一般分为: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 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柱层析法薄层色谱法色谱分析法按吸附剂及其使用形式可分为:纸上层析法柱层析法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2.一般来说,能溶于水的待分离物质,选择水做固定相(吸附在滤纸上),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原理:利用待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一物质吸附性或溶解性能的不同,使混合物各组分随着流动的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通过另一种固定不动的固体或液体(称固定相),进行反复的吸附或分配作用,使各组分分离的方法。1. 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有适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滤纸的最前沿
(2)溶解度太小:待分离物质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一、层析法原理纸上层析法原理 样品溶液点在滤纸(惰性支撑物)上,做为展开剂的有机溶剂自下而上移动(流动相),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或有机溶剂(固定相)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有机溶剂的移动而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性质不同的组分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亲脂性强的成份在流动相中分配的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快一些。
亲水性强的成份在固定相中分配的多一些,
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就慢一些。 性质不同的组分分离在滤纸的不同位置上 具有细微缝隙的物质或直径很小的细管(称毛细管)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细缝或毛细管上升的现象称毛细现象。在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上升,管中呈凹面;在不浸润的情况下,液体下降,管中液面呈凸面。
毛细现象是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常见的纸张或毛巾吸水、地下水沿土壤缝隙上升至地表等都是毛细现象。毛细现象2、裁纸 3、画原点 6、展开 7、显色 1.5cm×20cm 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 二、操作方法1、配制试样溶液离滤纸末端约2cm处用铅笔4、点样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0.5cm5、取展开剂不能粘到试管壁上约2cm试样点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三、纸上层析分离甲基橙和酚酞甲基橙、酚酞在水、乙醇中溶解性的差异甲基橙(变色范围pH为3.1~4.4,颜色为红—橙—黄)酚酞(变色范围pH为8~10,颜色为无色—粉红—红)酚酞易溶于酒精而不溶于水甲基橙易溶于水1、实验目的
(1)了解纸上层析的实验原理
(2)掌握纸上层析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实验原理
根据甲基橙和酚酞在水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当有机溶剂沿滤纸流经混合物的点样时,甲基橙和酚酞会以不同的速度在滤纸上移动,酚酞的移动速度快于甲基橙,形成不同的色斑,内部的黄斑为甲基橙,外部的红色斑为酚酞,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3、实验用品
甲基橙、酚酞、乙醇、浓氨水、饱和Na2CO3溶液
培养皿、滴管、烧杯、量筒、毛细管、圆形滤纸、小喷壶
三、纸上层析分离甲基橙和酚酞三、纸上层析分离甲基橙和酚酞4、实验步骤
(1)配置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溶液
把0.1g甲基橙和0.1g酚酞溶解在10mL60%乙醇溶液里,备用
(2)配置乙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
取10mL乙醇和4m浓氨水充分混合
(3)准备滤纸
在一张圆形滤纸的中心扎一小孔,用少量滤纸捻成细纸
芯,插入圆形滤纸中央
(4)点样
在距圆形滤纸中心约1cm的圆周上,选择三个点,分别用毛
细管将甲基橙和酚酞的混合液在该三点处点样,每个点直
径约0.5cm
(5)展开
将滤纸覆盖在盛有乙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的培养皿上,使滤纸芯与混合溶液接触,放置一段时间,点样会逐渐向外扩散,形成黄环。
(6)显色
待黄环半径扩散到滤纸半径的二分之一时,取下滤纸,
拔出细纸芯。等滤纸稍干后,喷上饱和的Na2CO3溶
液,观察现象。5、实验说明
实验过程中,滤纸起到固定的作用(惰性支撑物),将试样吸附在滤纸上,中间的滤纸芯起到毛细作用,将有机溶剂吸附扩散。由于扩散剂中采用了氨水使甲基橙显黄色,因为酚酞的显色要在较强的碱性条件下。所以要用碳酸钠溶液来使环境变为碱性,才可以观察到红色的色环。
6、问题和讨论
如果在滤纸上事先点样标记,应选用钢笔还是铅笔?试解释原因?
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石墨,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所以用来做记号不会影响实验;钢笔用的墨水主要成分是色素,可溶于乙醇和水,因此,用其做标记会扩散游动,从而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1、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
D. 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
(2)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
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课堂练习DBD(3)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
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4)如何分离CuSO4和FeCl3溶液?
纸上层析进行分离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的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