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二单元 物质的检测课题一 物质的检测实验3-2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物质的检测——检测物质的组成元素和结构
(官能团)。——检测某组分(元素)的准确
含量。——测定物质的内部结构。定性检测定量检测结构测定物质检测的原理:
根据物质的性质(物理、化学性质),使被检物质与已知试剂反应,转变为某种已知的物质,或产生某些特殊现象(反应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生成和气味;火焰的焰色特征等现象),从而确定被检物质的存在。物质检测的一般步骤:
先对试样进行观察,确定其状态、颜色、气味等,然后准备试样。当试样是固体时,一般先取少量试样配成溶液,然后进行检测。在检验配好的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时,应每次取少量待测溶液进行检验,不应将检测试剂直接加入到全部待测溶液中。物质检测的核心:
当溶液中有多种离子存在时,应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从检验试剂加入顺序或按照性质相近与否将离子逐次分离,再分别逐一检验)。物质检测的方法:
1、化学方法:利用特征反应鉴定
2、仪器分析法:利用特殊的仪器,通过检测物质 的某种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达到检测的目的。物质检测的化学方法:
①加热法:受热易分解物质或结晶水合物受热失水
②水溶法(或加水):与水反应
③指示剂测试法:酸碱性
④点燃法:利用物质的助燃性或可燃性,燃烧的现象和产物的特点
⑤指定试剂法:利用待鉴别物质性质的差异性,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
⑥分组法:当被鉴别的物质较多时,长选择试剂将鉴别物质分成若干小组,再对各小组进行鉴别。有机物检验的方法:
有机物的检验通常首先检验其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黏度、状态,以及灼烧时发出的气味等,然后根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进行检验,主要依据是官能团的特征反应现象。卤素:—X(F、Cl、Br、I)醇羟基:—OH醛基:—CHO羧基:—COOH有机物的官能团1、加成反应与H2、X2、H2O、HX、HXO等2、加聚反应聚乙烯塑料、聚丙烯塑料、聚氯乙烯塑料3、催化氧化碳碳双键在催化剂存在下氧化成醛或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使溴水褪色)碳碳双键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
与H2、X2、H2O、HX、HXO等(使溴水褪色)2、氧化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3、加聚反应碳碳三键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水溶液 加热2、消去反应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 加热卤代烃(-X)的化学性质1、取代反应2、消去反应3、氧化反应与HX、 Na、CH3COOH等条件:浓H2SO4、加热条件: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醇羟基(-OH)的化学性质1、具有弱酸性与Na、NaOH、Na2CO3反应2、取代反应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3、显色反应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变成紫色溶液酚羟基(-OH)的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2、氧化反应(1)被O2氧化(2)银镜反应(3)被新制的Cu(OH)2悬浊液氧化主要是与H2的加成,包括羰基(酮基)醛基(-CHO)的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2、酯化反应羧基(-COOH)的化学性质酯基(-COOR)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有机物中官能团的方法:
1、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
2、根据反应条件确定;
3、根据反应类型确定;
A B C氧化氧化酚羟基A是醇(-CH2OH)或乙烯 醛基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羧基、酚羟基羧基醛基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可能官能团(或物质)①醇羟基(醇的消去)
②羟基、羧基(酯化反应)①酯基(酯的水解)
②二糖、淀粉的水解-X 、酯基-X(卤代烃消去)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
羰基(酮)、苯环醇羟基(-CH2OH 、 -CHOH)苯环 烷烃或苯环上的烷烃基苯环 根据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C=C、C≡C、-CHO、苯环、 羰基-X、-OH、-COOH、-COO-等-X、-OH、-OH 、 -COOH-X、酯基、肽键 、多糖分子中同时含有羧基和羟基
或羧基和氨基根据反应类型确定官能团-C=C-、-C≡C-实验3-2 几种有机物的检验一、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检验下列几组物质
1、鉴别酒精,白醋、香蕉水三种液体
2、检验某汽油样品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3、鉴别某白色粉末是葡萄糖还是淀粉
4、鉴别几种织物(不同花色的毛线和布条)的成分(纯毛、纯棉或化纤)二、实验目的
1、检验几种有机物
2、检验不同类的有机物
3、初步学会鉴别或检验几种有机物质、官能团和方法
4、体验综合利用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及探究未知物质的过程和乐趣三、实验用品
编号的酒精、白醋、香蕉水、裂化汽油、葡萄糖、淀粉、编号的毛线、棉线、化纤织物等,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5%CuSO4、10%NaOH溶液,碘水、试管若干、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夹、石棉网、火柴四、实验内容
1、利用酒精、白醋、香蕉水的气味加以鉴别。 现象:酒精为乙醇溶液,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气味;白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有刺激性酸味;香蕉水是乙酸-3-甲基丁酯,有香蕉和梨的果香味。四、实验内容
2、在裂化汽油中加入少量的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荡,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现象:溴水褪色;原因:裂化汽油中含有不饱和的烯烃和二烯烃,可以使溴水褪色。
3、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得待测溶液。在试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滴加5滴5%CuSO4溶液,向所得Cu(OH)2沉淀中加入待测液,加热,观察现象;另取少量待测液并向其中滴加2滴碘水,观察现象。 现象: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原因: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可以被新制的Cu(OH)2氧化。
反应: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现象:另一支试管中出现蓝色;原因:淀粉遇碘单质变蓝
4、直接点燃少量织物,观察现象。 现象:成黏胶状的是化纤丝;无气味燃成灰的是棉花;有毛皮味、烧完呈黑灰状、捻起来像沙土一样的是丝棉;羊毛燃烧不快,火焰小;离火即熄灭,有蛋白质臭味,灰烬为黑褐色卷曲状结晶;腈纶等化纤毛线,边缓慢燃烧边熔化,火焰呈较明亮的白色,有时略带黑烟,并有鱼臭味,灰烬为很涩圆球状。
五、建议与改进
1、实验前需使学生了解酒精、白醋、香蕉水的气味,形成感性认识,灼烧一些织物的样品,以不同成分织物的燃烧现象和燃烧产物有感性认识。
2、实内容1中的实验方法与体验中嗅觉检测的方法相同,可以模拟体验,以游戏的方式进行。
3、实验内容4在实际生活中很强的应用价值,可以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景,模拟商场购物或商品检验。
4、实验中注意提醒实验操作的安全性,进行织物燃烧实验室要注意避免做少,燃烧的织物不要随意丢弃,防止火宅。六、问题与讨论
如果你所需检测的是乙醇和乙酸乙酯的混合物、淀粉和葡萄糖的混合物,你怎样检出它们?需要分离吗?说明原因。 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06oC,乙醇的沸点是78.5oC,以直接蒸馏的方法无法将二者进行分离,二者的检验依靠气味上进行区别,不分离不会影响结果。
应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时,淀粉不会产生干扰,应用碘水检验淀粉溶液时,葡萄的存在也不会有干扰。
所以两种混合物都没有必要进行分离,然后在进行检验。课堂练习1、既可以用于鉴别乙烷和乙烯,又可以用于除去乙烷中乙烯以得到乙烷的方法是( )
A 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
B 通过足量的溴水
C 通过足量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通入足量的浓盐酸
2、能用一种试剂鉴别乙醛、乙酸、乙醇、甲酸甲酯、甲酸、苯、四氯化碳的是( )
A 银氨溶液 B Cu(OH)2
C FeCl3溶液 D 溴水BB3、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
A 苯、乙酸、四氯化碳
B 乙醇、乙醛、乙酸
C 乙醛、乙二醇、硝基苯
D 苯酚、乙醇、甘油 A4、白酒、食醋、蔗糖、淀粉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小苏打 ③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白酒中是否含甲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B3、已知柠檬醛的结构简式为:
CH3C=CHCH2CH2CH=CHCH
CH3 O
若要检验出其中的碳碳双键,其方法是———————————— 先加足量的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使醛基氧化。然后再用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检验碳碳双键,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褪色。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