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量说课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6-28 21:2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 物质的量(第一课时)说课流程图教材分析教法阐述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说明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1、本节内容是深入学习化学的桥梁
化学的特征就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物质的量为高中深入理解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从本质上认识物质架设起桥梁。
2、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计算的核心与基础
物质的量是中学化学计算的中心,本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和构成中学化学计算体系,有着不可忽视的启蒙作用。(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涵义,了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3、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粒子数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
情感能力目标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及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2、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关系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量筒 水教


特点
1、物质的量是联系微观 世界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2、概念多且较抽象,理论性强,教学难度较大。
3、计算多,实用性强,
能力要求高。 以往教学得失
以往教材重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教学中教师以课堂、课本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自身认知水平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下的自主建构与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 1.正确掌握教材内容
的深度和广度
2.加强教学的直观
(直观比喻、形象化教学)
3.重视新旧知识的密
切联系教



意 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创设情景 引入概念
活动建构 分析概念
练习应用 完善概念
迁移应用 提升概念三、学法指导
准确 抓住关键,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系统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多个物理量转化关 系易混淆,应及时总结、归纳知识体系
灵活 对知识应用研究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想想看: 你如何得知10kg小米有多少粒?对于微小的物质,扩大倍数形成一定数目的集体,可以使研究更方便。水中含有多少个H2O分子?物质的量微观粒子的数目宏观物质的质量设计意图从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出发,以物质自身宏观微观联系入手引入概念,即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物


量物 质 的 量摩 尔 阿伏加德罗常数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单位米发光强度 …… ……安培A开尔文K摩尔mol千克秒mKgs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符号:n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 物质的量的单位是 摩尔符号:mol1打 毛巾1打 作业本1打 袜子12条12本12双宏观物质摩 尔 微观粒子1mol?个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生平简介 意大利化学家。1776年8月9日生于都灵市一个律师家庭,1856年7月9日卒于都灵市。1792年进都灵大学法律系学习,取得法学博士学位后,曾开业当律师。1800年弃法从理,十分勤奋,1820年被聘任都灵大学理科教授。自 18年被选为都灵科学院院士后,还担任过意大利教育委员和度量衡学会会长.
阿佛加德罗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定义值:0.012kg 12C 所含的C原子数含义:1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均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个近似值:约为6.02×1023单位:/mol12克NA----一个惊人的数字1 、将6.02 ? 1023个一毛硬币排起来,可来
回地球和太阳间400亿次之多2、如果1千克谷子有4万粒, 6.02 ? 1023粒谷子有
1.505 ? 1019千克,若按地球上有60亿人,人均
每年消耗500千克,可供全世界人用500万年。设计意图对物质的量这一全新的抽象概念学习:首先以学生自学→自主交流→相互补充方式对概念有一个整体把握,然后以问题方式对概念中要点进行强调,即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又能体现老师的主导性,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全面更严谨地把握一个科学概念 练习
1、下面有关摩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的一种基本单位
B、摩尔是表示物质微粒数量的单位
C、摩尔是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衡量标 准的物质的量 的单位
D、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mol大米 1 摩尔氧
1 摩尔氧原子 2 摩尔分子氢
3 摩尔 水 0.5 摩尔二氧化碳 语言表达练习
1molO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约为____个,6.02×1023个氧原子是____mol O
将O改为Cl2 H2O Na+ Cl- NH4+电子,请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关系 设计意图
1、在概念理解中采取选择题,正误判断的形式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在问题辨析中走出认知误区。
2、采取思考辨析,语言表达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营造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氛围,一改理科多禁锢学生被动静听和沉默思考的刻板教学模式,在难读而抽象的概念学习中学生耳、口、脑并用激活了课堂,而且张扬学生的创新与表现潜质,使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不断提升。 1. 1mol H2SO4中含有 个硫酸分子。2. 2mol H2O中含氧原子 个。3. 0.5mol NaOH中含Na+ 个。NA2NA0.5NA试试看:物质的量(n)微粒数(N)?4. 2NA个H2是 mol。2物质的量
(单位:mol)微粒数
(单位:个)阿伏加德罗常数
(单位:个/mol)在0.5mol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约是多少?解:O2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 2 n(O2) × NA =0.5 mol×2× 6.02 ×1023mol-1= 6.02 × 1023 答:O2的氧原子数约为6.02 × 1023个。现有3NA个Na2CO3中,则Na2CO3、Na+和CO32-的物质的量的是多少?NA(Na2CO3)=n(Na2CO3)N(Na2CO3)n(Na+)=n(Na2CO3)2n(CO32-)=n(Na2CO3)解:=3NANA=3mol=6mol=3mol规范计算格式,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规范计算格式注意:
①带公式计算符号运用正确;
②过程中单位 迁移应用
〔练习〕
1、5mol的O2中含有_______个氧气分子
2、1.204×1024个H是_______mol
3、x 个水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_______mol;
4、1个H2O分子中有_______个电子,1molH2O中有_______ 个电子。AaBb
一分子 → 1mol → nmol
a个A a mol an mol
b个B b mol bn mol
n(微粒)=n·1个该物质分子中含该微粒个数 小结 请回顾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一个物理量 3个知识点
2、一种计算
物质的量(n) 微粒数(N) ×NA÷NA作业 课后1,2,3 巩固本节内容,规范学生的表达
第3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理的量
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一)物质的量(n) (二)n、NA、N的关系
摩尔(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A)板书设计N﹦n×NA时间安排说课综述
1、本节设计以活动建构理论为基础,从学生认识特点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层层剖析,步步提升,使学生真正成为新知识的探索、发现构建者。
2、教师以问题引导,在学习探索过程中为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