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水和溶液
第一节 水分子的运动(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 通过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认识分子的特征。
2、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
自主学习
1、水是由_________构成的。
2、水的三态变化是_________变化。
3、分子具有哪些特征?
学习过程
活动一: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知道分子的存在。
提出问题:当水由固态变为液态,又有液态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发生了什么变化?
作出假设:
(1)水分子本身变大了?
(2)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3)水分子的数目增多了
交流讨论:
水的三种状态中,水分子是如何排列的?
得出结论:
一定量的水,当它有固态变为液态,再由液态变为气态时,水分子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不会变化,变化的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知道水发生三态变化的原因,认识分子的特征。
1、阅读教材第29内容,分析水分子的运动与水的三态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水分子的______导致了水的_________变化。水分子__________时,运动加快,分子间的___________,水由液态变成气态;________________时,运动减慢,分子间的___________,水由气态变回液态。
2、阅读第30《活动天地》描述水结冰和冰融化的过程。
小结:
(1)你认识到在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情形后,你认为分子具备哪些特征?
(2)采取哪些措施可以加快分子的运动?请举例说明这些措施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活动三:了解水的天然循环,会用分子的特征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观察第31图中水的天然循环路线想一想:
(1)在水循环的每一环节上水分子是怎样运动的?
(2)水分子的能量如何变化?
(3)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分子能量的变化
2、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水的天然循环现象。
我的收获和疑惑
自我检测
1、“贵州茅台酒,开坛十里香”这句诗说明了 ( )
A、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C、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最小粒子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在天然循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B、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动的
C、水的三态变化是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的改变造成的。
D、水在蒸发时,分子获得能量,水结冰时,分子失去能量。
3、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B、蔗糖溶解是因为分子很小
C、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D、 气体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很小
4.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改变,但分子之间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要发生改变。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液体、固体不易被压缩因为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_____。
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
(1)将2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等于40mL吗?为什么?
(2)湿衣服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比晾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干得快。为什么?
6、如图所示,在一个透明密封的容器内,
盛有红棕色的溴蒸气,现把活塞从A处推至
B处时,看到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