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7-08 10:10:00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自主学习 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 会做人 会学习 会思考 会合作 会健体大安一中DAANYIZHONG教师:金亚茹 班级:一年一班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
----氯通过H2在CI2中的燃烧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及其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
(1)燃烧是否一定有氧气参加?(2)本质上什么样的反应就叫燃烧?思考与交流 1、探究Cl2能否与水反应
2、探究氯水的成分
主要学习任务探究问题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提取证据分析记录反思评价【实验探究】1、氯气能否与水反应【对比实验】风干玫瑰花瓣遇氯气鲜玫瑰花遇氯气【实验探究】1、氯气能否与水反应氯气能与水发生反应
CI2+H2O = HCl +HClO 次氯酸HCIO的性质 1、弱酸性(比H2CO3的酸性还弱)
2、强氧化性(杀菌、消毒、漂白)
3、不稳定性(见光分解)
【实验探究】2、新制氯水的成分
A组:新制的浓氯水、新制稀氯水
B组:石蕊试液 、石蕊试纸、
C组:碳酸氢钠溶液
D组: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E组:红墨水
F组:氯化亚铁溶液、硫氰化钾溶液
【提供试剂】【小组探究活动】 实验设计A
向盛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滴加氯水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结论: 氯水中有 H+ 氯水中有 HClO 实验设计B
氯水滴有氯水的试纸
中间变白
外围变红即:Cl2 + H2O =HCI+HCIO(1)有酸生成
(2)含有能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次氯酸蓝色石蕊试纸现象:结论:实验设计C
向盛氯水的
试管中加入
NaHCO3溶液现象:结论:有气体产生 氯水中有 H+ 实验设计D
向盛有FeCI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观察,再加氯水,观察
现象:结论:先不变色后变红色 氯水中有CI2实验设计E
向氯水中滴加AgNO3溶液,再加稀HNO3
现象:结论:有白色沉淀产生 氯水中有 CI-实验设计F
向成有红墨水的试管中加入氯水
现象:结论:褪色 氯水中含有使有色物质褪色的物质次氯酸 本节内容我们首先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完成了物理性质及CI2与金属反应与非金属反应的学习,效果很好,以后大家要继续坚持.然后我们主要用探究的方法学习了氯气与水的反应,这种方法是科学家探究问题的主要方法,也是我们应逐步学会的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结:【试试实验探究】3、氯水使NaOH和酚酞混合液
褪色的原因是什么?实验:现象:疑问:红色褪去 原因是氯水中酸的作用还是次氯酸的作用?
向NaOH溶液
中滴几滴酚酞
观察再滴氯水
观察
探究NaOH和酚酞混合液
滴氯水退色原因实验设计G
向褪色溶液中反滴NaOH溶液,观察
现象预测:结论:(1)变红
(2)不变红 若为(1)则酸的 作用,若为(2)则是HCIO的作用探究NaOH和酚酞混合液
滴氯水退色原因试一试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合题意)
1、富集在海水中的主要盐类物质是( )
A. 氯化钠 B.氯化镁
C.氯化钙 D.次氯酸钠
达标测试A
2、下列对氯气性质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黄绿色 B.能溶于水
C.易液化 D.不能支持燃烧
D
3、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置下列溶液时不会使所得溶液变质的是( )
A. NaOH B.FeCI2
C.NaCO3 D.AICI3
D4、用自来水养金鱼时,先将自来水晒
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中,目的是( )
提高水温
增加水中氯气 的含量
除去水中少量的次氯酸
D.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细菌
C二、填空表达 氯气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请用化学方程式和简要的文字说明理由。
1、如何保存新制的氯水?.
2、液氯、新制氯水、久置氯水有何区别?
2、教材 87页2、5、10题作业:谢谢倾听
欢迎指正2008年11月20日课题: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
授课人 金亚茹
三维目标
知识 技能 : 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2、氯气的物理性质;3、氯气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观看录像、实验演示、对氯气性质进行整体认识。
2.利用分析、讨论、归纳、小组实验探究活动的方法突破教学难点。
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体会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2.体会化学中的对立统一规律,形成化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科学的印象。
重 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
难 点
氯气与水的反应
教学方法
目标教学法、启发引导、分析、讨论、归纳、小组实验活动探究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的调味品?
工业制取的原料和方法?
【提问】
【播放实验录像】
【出示本节目标】
【提出问题1】
【出示探究程序】
做比实验进行探究
【结论】
【引导分析退色原因】
【指导阅读教材】
【提出探究问题2】引导推理
【提问】
【提供试剂】
【小组汇报】
【教师评价】
【小结】
【目标检测】
【作业】
思考,回忆
回答
观察现象、感知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倾听、明确学习任务
思考、猜测
明确程序步骤
观察、思考、怀疑、充满期待
思考、判断、阅读教材、总结次氯酸的性质
猜测假设、小组讨论
分析、总结、思考
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完成
学生发表意见和想法
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倾听、自我评价
贴近生活和生产,引出新课。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认识化学反应条件控制的重要性
使学生用目的学习
训练学生化学中的逻辑思维
提高观察能力,学习对比探究方法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能力
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培养探究能力:实验操作、分析、推理归纳能力
使学生体会探究乐趣、收获成功喜悦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