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一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第二节第2课时
5.教学时间:40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1知识目标 :
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含义;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型)发生的条件;
1.2能力目标 :
通过两个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课前疑问设置,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1.3情感目标 :
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教学难点:离子反应的实质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课时对电解质及电离方程式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电解质的概念和判断,能写出常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本课时要指导学生在电离的基础上分析离子之间的反应,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利用分组实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设计思路:
(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3).结合多媒体教学,课前播放视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课堂中适当使用FLSAH动画展示微观离子之间的变化,能形象生动的让学生理解反应的过程与原理。
(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布置和本堂课内容相关的课后探究作业,开放式的作业布置,不但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还增强了学生的课后自学学习兴趣,并能培养对化学知识的情感价值。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视频引入,课前质疑
(3分钟)
2.温故求新
(4分钟)
3.分组探究实验1
(8分钟)
4.问题置疑
(3分钟)
5.探究与讨论2
(12分钟)
6.课堂练习
(3分钟)
7.课前疑问解答
(4分钟)
8.课后实践
(3分钟)
内容简介:诸葛亮第四次释放孟获后,孟获逃到秃龙洞,秃龙洞的屠龙大王便夸口要借用四眼毒泉消灭蜀军。四眼毒泉中有一个哑泉,人如果喝了不能说话,不过数日就会死去。不久,蜀军果然大难临头,军士们生命危在旦夕,诸葛亮也毫无办法,幸好一位老者指点引用安乐泉水,才逐渐转危为安。那么其中的玄机是什么呢?用我们这一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就可以解释。
温故:
【讲】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所学过关于电离的知识
【媒体】请同学们写出CuSO4和BaCl2的电离方程式。
求新:
【讲】现在,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讲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按照探究实验1进行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分组实验,3min实验操作后找一位同学回答实验现象
【投影】实验的动画演示过程
小结:
【书】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请同学们对b 组实验来继续分析,离子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溶液混合前存在的离子有Cu2+、SO42-、 Ba2+、 Cl-,混合后只存在Cu2+、和 Cl-,所以当两种电解质溶液混合后,SO42-、 Ba2+离子数目是如何变化的?
【书】2、实质: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
【问】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呢?也就是说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呢?
【讲】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探究实验2的方案进行实验
(具体方案见学案)
小结: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水等生成难电离物质也就是我们学过的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书】3、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等难电离物质
【投影】根据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判断下列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KNO3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
BAgNO3溶液与KCl溶液混合
C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DNaCl溶液与 Cu(NO3)2溶液混合
提示:哑泉水中溶解用胆矾(CuSO4·5H2O)
CuSO4 === Cu2++SO42-
安乐泉水中溶解有Ba(OH)2
Ba(OH)2=== Ba2++2OH-
调查胃酸分泌过多的治疗原理
提示:
胃酸 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的盐酸,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治疗原理:中和过多的盐酸,也就是使得胃液中H+数目减少(发生离子反应)现在市场常用的是小苏打和胃舒平(复方氢氧化铝)
认真观看视频片段
仔细思考视频中的问题
学生在回顾并在草稿本上完成
学生讨论,猜测混合后的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且在学案上做好记录,回答现象:a组中没有变化,b组中产生白色沉淀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
分组讨论,完成探究报告(一)
学生思考回答:SO42-、 Ba2+离子因为互相结合生成了沉淀,因此他们的数目都减少。
(1)分组实验
(2)各组讨论:实验现象并写出这些反应化学方程式
(3)练习:填写探究报告(二)并思考这些离子反应中哪些离子数目明显减少?减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4)讨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数目减少,因为生成了硫酸钡沉淀;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数目减少,由于生成水;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的数目减少,因为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和水。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学生记录,思考,讨论
电影片段引入激发学生兴趣。设置疑问,激起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欲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温故,上节课的知识是本堂课的重要基础。同时学生都能把知识回顾起来,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激发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和欲望
求新,要求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探求新的发现,从而学习新的知识。通过学生的大胆设想,再实验论证,培养学生科学假设,实事求是的精神。
带着猜测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论证假设,这也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分组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动手能力,学会科学思考。再通过动画演示实验的过程,把微观粒子形象生动的描叙出来,更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增添课堂的乐趣。
进一步的问题置疑引导学生得出离子反应的实质
第二个分组探究实验,要求完成3个小实验,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规范实验操作,培养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
针对问题,学会合理猜想,再用实验论证,学生学的不只是知识,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方法。
学生自己全程参与课堂,自己猜测,自己验证,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记忆深刻,理解透彻,才能真正的轻轻松松学好化学
练习巩固
课堂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前的疑问,整堂课首尾呼应,乐趣无穷,学生也能获得很大的学习成就感
课后作业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把知识带到生活中去,不但增加了学习的乐趣,还让学生更加体会到化学学科的用处之大,学会学以致用
四、教学反思
1.本堂课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中的“科学探究”,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化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也比较好,在2008年我用这堂课参加“邵阳市高中化学优质课教学比赛”获得了“一等奖”。
2.离子反应在高中教材里面是一个难点,教参建议本堂课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共作为一节课,由于我所教学生基础较差,无法做到;另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在选修教材中不再出现,故我建议单独做为一节课重点详细解说,多做练习巩固。
3.本节课内容较少,难度非常低,以这样的进度上课显然和教参的课时安排有所矛盾,完成全书教学要花更多的课时,但我始终坚持站在学生的立场出发。
附:
探究报告
组次: 姓名
(一)
编号
a
b
操作步骤
现象
混合前溶液中离子
混合后溶液中离子
结论
(二)
编
号
操作步骤
现象
减少的离子
生成物特征
a
向盛有2 mL 1mol/L CuSO4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1mol/L NaOH稀溶液
b
向盛有2 mL NaOH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盐酸,至溶液恰好变色
c
向盛有2 mL HCl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Na2CO3,观察实验现象
课件12张PPT。
???
安乐泉水能解哑泉水之毒的玄机是什么?请聪明的同学们帮我解开玄机.老亮我感激不尽......BaCl2 ==
CuSO4 ==
Cu2+ + SO42-Ba2+ + 2Cl-复习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有白色沉淀生成Cu2+、SO42- 、Na+ 、 Cl-Cu2+、SO42- 、
Ba2+、 Cl-发生化学反应没有发生反应只是将四种离子简单混合【探究实验1】Cu2+、SO42- 、Na+ 、 Cl-Cu2+、Cl-无实验结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一、离子反应想一想发生离子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数目有何变化?Cu2+、SO42- 、Ba2+、 Cl-Ba2++SO42- =BaSO4↓2、实质:通过反应使某些离子的数目明显减少的过程。Cu2+、 Cl-笔记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什么情况下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数目会减少呢?即发生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1 向盛有2 mL 1mol/L CuSO4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1mol/L 稀NaOH溶液;3 向盛有2 mL HCl 溶液的试管里加入2 mL Na2CO3溶液 ,观察实验现象;2 向盛有2 mL NaOH 稀溶液的试管里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向试管里慢慢滴入稀HCl,至溶液变色;【探究实验2 】 OH- Cu2+ CO32- H+ H+ OH-产生蓝色沉淀沉淀水气体、水3、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型)发生条件:生成沉淀(↓)、放出气体(↑)或生成水等难电离物质-----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溶液先变红再逐渐褪成无色产生气体练习下列能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A KNO3 溶液与 NaOH溶液混合
B AgNO3溶液与 NaCl溶液混合
C Na2CO3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
D NaCl溶液与 Cu(NO3)2溶液混合练习2课前疑问解答:哑 泉:泉水中溶解有胆矾(CuSO4·5H2O)安乐泉:泉水中溶解有Ba(OH)2Ba(OH)2==Ba2++2OH-CuSO4==Cu2++SO42-课后实践调查胃酸分泌过多的治疗原理提示:胃酸(gastric acid)指胃液中的盐酸,胃液分泌有一定的量,如分泌过多,就会出现吞酸、反胃、吐酸水等现象。
治疗原理:中和过多的盐酸,也就是使得胃液中H+数目减少(发生离子反应)
药物: 现在市场常用的是小苏打和胃舒平(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铝)思考: 1.使H+数目减少的方法
2.你能写出你所调查的药品和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