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自测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自测试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7-16 14: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自测试题
[知识应用自测]
思路导引
1.把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加入某病人的尿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解析:
CH2OH(CHOH)4COOH+Cu2O↓+2H2O
答案:D
←能够和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的物质含有醛基 —CHO。
2.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淀粉 B.油脂
C.棉花 D.蔗糖
解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AC
←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概念的应用。
3.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
B.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C.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咨询医生
D.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食用
解析:糖类包括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淀粉、纤维素等没有甜味。
答案:D
←依据糖、淀粉的相关性质进行分析。
4.向淀粉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 )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⑤BaCl2溶液
A.①⑤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或银氨液反应时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因此需加入NaOH中和酸;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答案:C
←利用碘遇淀粉变蓝以及水解产物的还原性。
5.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
C.硬水使肥皂去污能力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D.用热的纯碱溶液可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解析:植物油中含有的碳碳双键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温度越高,纯碱的水解程度越大,碱性越强,油污的水解速率越快;硬水中的钙、镁离子易与肥皂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钙(镁)沉淀;植物油为油脂,在热碱溶液中水解,产物均溶于水,而矿物油主要为烃类,不与碱反应,液体仍为两层。
答案:A
←根据油脂的化学性质、水解的知识解答。
6.有关肥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而制得 ②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 ③使肥皂从油脂水解后的混合物中分离的过程是盐析 ④肥皂制成后能溶于水形成胶体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解析: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答案:D
←考查肥皂的制备原理。
7.植物油厂为了提取大豆中丰富的油脂,下列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
A.将大豆用水浸泡,使其中的油脂溶于水,然后再分馏
B.先将大豆压成颗粒状,再用无毒的有机溶剂浸泡,然后对浸出液进行蒸馏分离
C.将大豆用碱溶液处理,使其中的油脂溶解下来,然后再蒸发之
D.将大豆粉碎,然后隔绝空气加热,使其中的油脂挥发出来
解析: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油脂易溶于有机溶剂,然后进行蒸馏分离。
答案:B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解决问题。
8.油脂皂化后,使肥皂和甘油从混合液里充分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的正确组合是( )
①分液 ②蒸馏 ③过滤 ④盐析 ⑤渗析
A.①② B.③④
C.④③② D.③②⑤
解析:油脂皂化后,加食盐即盐析,高级脂肪酸钠从甘油的水溶液中析出,过滤即得高级脂肪酸钠即肥皂。滤液为甘油水溶液,利用甘油与水的沸点不同,蒸馏即可去水,得甘油。
答案:C
←根据甘油和水的沸点不同解答。
9.将丙氨酸和甘氨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缩合生成的二肽分子共有( )
A.4种 B.3种
C.2种 D.1种
解析:丙氨酸和甘氨酸在一定条件下缩合有以下情况:
(1)两个相同的氨基酸分子生成二肽:
(2)两个不同的氨酸分子生成二肽:
答案:A
←利用—COOH和—NH2之间产生肽键生成的二肽的知识解决问题。
1 0.某白色晶体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为2∶1,氢原子比碳原子多10个。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在该晶体的水溶液中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NaOH中和酸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后加热有银析出,试推断该物质的分子式和名称。
解析:设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xH2yOy,则有

故分子式为C12H22O11,该物质及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因此该白色晶体为麦芽糖。
答案:C12H22O11,麦芽糖
←熟悉葡萄糖、麦芽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化学组成特性。
11.某有机物CnHxOy,完全燃烧时需O2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n倍,生成CO2和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有机物分子中n、x、y的关系是( )
A.n==y B.n=2,x=y
C.n=x=2y D.x=2n=y
解析:有机物CnHxOy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nHxOy+nO2nCO2+H2O
由氧原子守恒知:
y+2n=2n+,得y=。又由题意知:
n(CO2)∶n(H2O)=1∶1,得n=。
答案:A
←利用燃烧方程式和质量守恒定律。
12.某同学称取9 g 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淀粉溶液混合液
(1)各步所加的试剂为:
A ,B ,C 。
提示:见第(3)小题提示
答案:稀H2SO4 NaOH Ag(NH3)2OH
(2) (填“可以”或“不可以”)只加A溶液而不加B溶液,原因是 。
提示:见第(3)小题提示
答案:不可以 因为银氨溶液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所以必须加入NaOH将催化剂硫酸中和
(3)当析出2.16 g 单质沉淀时,淀粉的水解率约为 。
提示:(C6H10O5)n+nH2O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答案:18%
←根据淀粉水解反应方程式和银镜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13.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是由生物细胞所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与一般催化剂一样,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酶的催化活动会增强或减弱。例如人体大多数酶的活性与温度、酸、碱性的变化如图所示。
(1)A图中,0℃~37℃,酶的活性逐渐 。
答案:增强
(2)B图中酶的最大活性对应的c(H+)= mol·L-1。
答案:10-7
(3)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是 、 、 、
等。
答案:热 酸 碱 重金属盐
←利用蛋白质的性质。
14.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组成。取W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
答案:排除体系中的N2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 (填写字母),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答案:A、D D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CxHyOzNm+(x+-)O2xCO2+H2O+N2
(4)D装置的作用是 。
答案: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的气体是N2
(5)读取氮气的体积时,应注意① ,② 。
答案:①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 ②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6)实验中测得氮气的体积为V mL(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 。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B.生成水的质量
C.通入氧气的体积
D.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答案:ABD
←利用燃烧反应方程式和相关仪器的使用规则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