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考必修1模块
1.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 ( )
2.下列关于氯气的物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
A.无毒 B.无颜色 C.无气味 D.有刺激性气味
3.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Na2SO4 B.CH4 C.Cu D.H2
4.常温下,下列溶液可以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 )
A.浓盐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A.Mg B.Al C.Si D.Cl2
6.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 )
A.NO2 B.SO2 C.NO D.N2
7.目前人类已发现几千万种物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有利于我们的学习。下列关于物质的类别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为类别) ( )
A.H2O(氧化物) B.H2SO4(含氧酸)
C.CH3COOH(混合物) D.I2的CCl4溶液(混合物)
8.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硫原子的是 ( )
9.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盐酸 B.蔗糖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Fe(OH)3 胶体
10.下列关于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能溶于水 B.是一种白色固体
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1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2 H2O2 催化剂 2 H2O + O2↑ B.2 Al(OH)3 △ Al2O3 + 3 H2O
C.Fe2O3 + 3 CO 高温 2 Fe +3 CO2 D.Cl2+2 NaOH NaCl + NaClO + H2O
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Fe粉加入稀盐酸中:2 Fe + 6 H+ == 2+ 3 H2↑
B.金属钠投到水中:Na + H2O == + + H2↑
C.石灰石投入到稀盐酸中:CO32- + 2 H+ == CO2↑ + H2O
D.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 + == H2O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2的摩尔质量为28 g
B.17 g NH3的物质的量是1 mol
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D.将4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4.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Cl2可用于制造漂白粉 ②Si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③SiO2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③ D.都正确
15.下列关于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16.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或提纯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
C.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硝酸钾和沙子
D.用加热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17.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通常是 色、 具有 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 (填“大”或“小”), (填“易”或“难”)溶于水。实验室收集氨气应采用 法,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铜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 H2SO4(浓) △ CuSO4+ SO2↑ + 2 H2O,其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填“升高”或“降低”),被 (填“氧化”或“还原”,下同);浓H2SO4作 剂,具有 性。在该反应中,若消耗了1 mol Cu,则生成 mol SO2 。
19.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下列物质:①Si、②(NH4)2SO4、③Ca(ClO)2、④Al(OH)3、⑤ Fe2O3 。其中,可用于制造硅芯片的是 (填序号,下同);可用于杀菌、消毒的是 ;可用作化肥的是 ;可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是 ;医疗上可用作胃酸中和剂的是 。
20. 粗盐水经过滤后仍含有少量、、等杂质离子。为除掉这些杂质离子,常采用以下实验步骤:
①加入过量BaCl2溶液,沉淀后,过滤;
②在步骤①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沉淀后,过滤;
③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沉淀后,过滤;
④在步骤③所得滤液中加入适量盐酸,即可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
请回答:
(1)步骤①中加入BaCl2溶液必须过量,其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步骤③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1.为除去下列各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择除杂试剂填写在下表中: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Na2SO4 Na2CO3
FeCl2 CuCl2
Fe Al
22.在两支分别盛有Al(OH)3的试管中,向其中一支中滴加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另一支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说明Al(OH)3是一种 氢氧化物。
23.某实验小组同学在配制100 mL 0.1 mol/L的Na2CO3溶液时,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① 将称量好的Na2CO3固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为加速溶解,可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
② 将①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小心转入 (填仪器名称)中。
③ 继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 cm处,改用 (填仪器名称),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④ 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要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
⑤ 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回答: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所配溶液中Na+ 物质的量浓度是 。
(3)取出20 mL配制好的溶液,此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答案: ①玻璃棒 ②100mL容量瓶 ③胶头滴管
(1)①②④③⑤ (2)0.2 mol/L (3)0.1 mol/L
24.为探究 Na、Mg、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课外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1.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入滴有酚酞溶液的冷水中。2.将一小段用砂纸打磨后的镁带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水沸腾,冷却后,向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3.将一小段镁带投入稀盐酸中。4.将一小片铝投入稀盐酸中。
他们记录的实验现象有:
实验现象 ①剧烈反应,迅速生成大量的气体。②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不断游动,小球渐小最终消失,溶液变红。③反应不剧烈,产生无色气体。④有气体产生,溶液变成红色。
请帮助该小组同学补充下列实验报告中的内容:
(1)在下表中填写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现象序号:
实 验 1 2 3 4
实验现象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论是 。
答案:(1)
实 验 1 2 3 4
实验现象 ② ④ ① ③
(2)2 Na + 2 H2O == 2 NaOH + H2↑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Na > Mg > Al
25.已知A、B、C、D、E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
请回答:
(1)若A为金属单质,B、C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B、C均为无色气体,D为黑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 ,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非金属单质,且常温下为黄绿色气体,B为金属单质,C为酸,且C的组成中含有与A相同的元素。则构成非金属单质A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C的化学式为 ,A与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
。
26.目前,很多自来水厂用氯气杀菌、消毒。下列关于氯气的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A.无色 B.有毒 C.黄绿色 D.有刺激性
2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蔗糖 B.NaCl C.NaOH D.H2SO4
28.常温下,下列溶液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氢氧化钠溶液
29.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A.钠 B.硫 C.青铜 D.氧化铜
30.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蒸馏水 B.稀H2SO4 C.CuSO4溶液 D.Fe(OH)3 胶体
31.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NaOH溶液反应的是
A.CO2 B.SO2 C.Al2O3 D.Fe2O3
32从化学试剂商店购买的某些试剂瓶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
A B C D
33.下列关于碳酸氢钠(NaHCO3)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受热不分解 D.能与盐酸反应
34.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食盐水和糖水
35.下列关于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沾水的毛巾覆盖
B.大量氯气泄漏时,迅速离开现场,并尽量往高处去
C.不慎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扑灭
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2的摩尔质量为44 g B.1 mol N2的质量是14 g
C.标准状况下, 1 mol CO2所占的体积约是22.4 L
D.将4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3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能用离子方程式 H+ + OH- = H2O 表示的是
A.2H2 + O2 点燃 2H2O B.HCl + NaOH = NaCl + H2O
C.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D.Ba(OH)2 + H2SO4 = BaSO4↓+ 2H2O
38.(3分)工业上从海水提溴的过程中涉及下列反应:Cl2 + 2NaBr = Br2 + 2NaCl。在该反应中,作为氧化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若反应中生成了1 mol Br2,则需消耗 mol Cl2。
39.(4分)现有下列四种物质:① SO2、② NO、③ Na2SO4溶液、④ AlCl3溶液。其中,遇空气变为红棕色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是 。
40.(4分)钠、铁两种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
(1)两种金属中,能与冷水发生剧烈反应的是____,由此说明,钠的金属性比铁
____(填“强”或“弱”)。
(2)某些补铁剂的成分中含有硫酸亚铁,长期放置会因氧化而变质。检验硫酸亚铁是否变质的试剂是____(填序号)。
① 稀盐酸 ② 石蕊溶液 ③ KSCN溶液
(3)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灰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此过程中涉及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1.(8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气的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
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收集氨气时,请你选择氨气的进气口(“a”或“b”),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3)若观察到装置B中的烧瓶内产生了红色喷泉,则说明氨气具有的性质是 。
(4)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气的是
(填序号)。
答案:1.A 2.D 3.A 4.C 5.B 6.D 7.C 8.C 9.D 10.C 11.B 12.D 13.B 14.D 15.B 16.A
17. 答案:无 刺激性 小 易 向下排空气
2 NH4Cl + Ca(OH)2 △ CaCl2 +2 NH3↑+ 2 H2O
18答案:升高 氧化 氧化 氧化 1
19. 答案:① ③ ② ⑤ ④
20. 答案:(1)保证能完全沉淀 + == BaSO4↓
(2)+ == CaCO3↓ +== BaCO3↓
21. 答案: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稀硫酸
Fe粉
NaOH溶液
22. 答案:白色固体溶解 Al(OH)3+ 3== + 3 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 + 2 H2O 两性
23. 答案: ①玻璃棒 ②100mL容量瓶 ③胶头滴管
(1)①②④③⑤ (2)0.2 mol/L (3)0.1 mol/L
24. 答案:(1)
实 验 1 2 3 4
实验现象 ② ④ ① ③
(2)2 Na + 2 H2O == 2 NaOH + H2↑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Na > Mg > Al
25. 答案: 1.(1) O2 3 Fe + 4 H2O(g) △ Fe3O4 + 4 H2
(2) HCl 2+ Cl2 == 2+ 2
26.A 27.A 28.C 29.C 30.D 31.C 32.A 33.C 34.C 35.B 36.C 37.B
38. Cl2 NaBr 39.②①③④
40. (1)Na 强 (2) ③(3)4Fe(OH)2+O2+2H2O = 4Fe(OH)3
41. (1)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a,氨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3)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4)② ④
+9
2
7
A.
+9
2
8
B.
2
8
6
+16
C.
D.
2
8
8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