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 s 5 u.com)
东城区高二化学会考模拟
2009.12
考生须知 1.考生要认真填写学校、班级、学号、姓名。2.本试卷共8页,分为Ⅰ卷和Ⅱ卷。第Ⅰ卷为选择题,25个小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答题和选答题两道大题(共50分)。3.第Ⅰ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I卷后面的答题表格内;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u 64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直径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浊液、溶液
C.浊液、胶体、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
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正确的是
A.酒精着火,可用水扑灭
B.金属钠着火,可用沙子扑灭
C.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浓溶液冲洗
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氯离子的是
4、2molCl2和2molCO2相比较正确的是
A.分子数相等 B.原子数相等 C.体积相等 D.质量相等
5、下列电子式书写错误的是
A. O C O B.Na +[ Cl ] —
C.[ O H ]— D.H Cl
6、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 硬铝 B.黄铜 C. 钢铁 D.金箔
7、工业上常用加热法冶炼的金属是
A.Cu B.Fe C.Al D.Ag
8、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乙醇 B.氯化钠 C.金属铜 D.氯气
9、氨气可以做“喷泉实验”(装置如右图),利用氨气的性质是
A.易液化 B.比空气轻
C.具有还原性 D.极易溶于水
10、下列关于粒子半径比较正确的是
A.NaNa>Li C.F—>Cl—>Br— D.F—11、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aCl B.C2H2 C.Na2O2 D.NaOH
1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C.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配制稀H2SO4时,应将浓H2SO4慢慢加入水中,并及时搅拌冷却
13、在Cu+4HNO3=Cu(NO3)2+2NO2↑+2H2O的反应中,HNO3体现的性质有
①酸性②强氧化性③强还原性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③ D.①②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解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B.物质燃烧和中和反应均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生成物和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小
15、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碱性小于碳酸氢钠
B.碳酸钠的稳定性大于碳酸氢钠
C.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消耗酸的量前者等于后者
D.等物质的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的量前者大于后者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Fe+Fe3+=2Fe2+
B.稀 硫酸与铁粉反应:2Fe+6H+=2Fe3++3H2↑
C.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H2O+CO2↑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
17、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Li、Na、K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少
B.第二周期元素从Li到F,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因为K比Na容易失去电子,所以K比Na的还原性强
D.O与S为同主族元素,且O比S的非金属性弱
18、下列各组中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的是
A.CH3CH3和CH2=CH2 B.CH3CHCH3和CH3CH2CH2CH3
CH3
C.CH4和CH3CH3 D.CH3CH2OH和CH3COOH
19、常温下,能与铁反应并且有气体生成的是
A.NaOH溶液 B.稀HNO3 C.浓HNO3 D.H2O
20、下列各组中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淀粉和纤维素
C蔗糖和麦芽糖 D丁烷和异丁烷
2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使2H2O2=2H2↑+O2↑反应速率加快的组合是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减小压强 ④增大压强 ⑤降低反应物浓度 ⑥增大生成物浓度 ⑦加入FeCl3
A.②③⑥ B.②④⑥⑦ C.②③⑦ D. ①③⑤⑦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互为同位素
B.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溶液变蓝
C.I和Cl是同族元素,HI比HCl稳定
D.从海带中提取I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
B.小苏打是制作馒头和面包的膨松剂
C.葡萄糖、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D.棉麻、土豆、蚕丝、羊毛燃烧时均有烧焦的羽毛味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H2的摩尔质量是2 g
B.1.8 g H2O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 mol
C.1mol O2和1molN2所占有的体积均约是22.4 L
D. N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2mol N,则混合气的物质的量是1mol
25、实验室里需要480mL 0.10mol/L的CuSO4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溶于500mL水配成溶液
B.称取12.0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1.0g CuSO4,配成500mL溶液
D.称取12.5g胆矾(CuSO4·5 H2O),配成500mL溶液
I卷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
1、(2分)在右图所示的原电池中,Zn作原电池的_______极,该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实验室利用4HCl(浓)+MnO2Cl2↑+MnCl2+2H2O反应制备少量的氯气,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的Cl2时,参加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其中被还原的HCl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铁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产物溶于水,向该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变为__________,说明溶液中有______(填“+2价”或“+3价”)铁离子。
3、(6分)在甲烷、苯和乙醇三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完成相应化学方程式。发生加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只需写出第一步取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它构成
了地壳和信息高速公路的骨架,该化合物是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分)(1)实验室利用右图来制备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法收集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氨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含有少量杂质,请在空格中填上适宜的试剂将杂质除去,并写出相应的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写离子方程式)。
物质 杂质 试剂 化学(离子)方程式
①CO2 HCl
②Fe(OH)3 Al(OH)3
③CH4 CH2 =CH2
6、(4分)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如右图所示,X形成的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X
Y Z W
(1)Y的元素符号是_ ;
(2)X与Na形成淡黄色固体化合物,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ZX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ZX2具有_________性。
(4)W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答题(共20分。请在以下两个模块试题中任选一个模块试题作答,若选答了多个模块的试题,以所答第一模块的试题成绩评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3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碘酒溶液可用于医疗中消毒;
②麻黄碱具有兴奋作用,是国际奥委会严禁使用的兴奋剂;
③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④氢氧化钠、碳酸钙、碳酸氢钠等都可以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
2、(8分)(1)人们每天通过摄取食物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各种元素,但有时也会摄入某些有害的元素,请对下列矿物元素进行分类。
①铁 ②钠 ③汞 ④钙 ⑤碘 ⑥铅
I、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II、对人体有害的微量元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在①蛋白质 ②油脂③葡萄糖 ④纤维素四种物质中,不能水解的是______(填序号),在人体中不能直接被消化吸收的是 (填序号),蛋白质水解后最终生成 (填名称),油脂水解后得到醇的结构简式是 。
3、(9分)(1)X、Y、Z、W四种气体都能对大气造成污染,在工业上都可以用碱液吸收。已知X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Y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单质,它的水溶液具有漂白作用;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能与水反应;W是无色气体,也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之一,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O反应生成两种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X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
(2)Y与水反应: ;
(3)Z与水反应: ;
(4)W与CO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1、(4分)苹果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其结构简式是: ,
在苹果酸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1 mol苹果酸与氢氧化钠反应
时,最多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 1 mol苹果酸与金属钠反应时,最多消
耗钠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6分)以有机反应为基础的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下面是以电石为原
料合成聚氯乙烯过程:
(1)完成下列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0分)有机物A 的分子式是C2H6O, 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A与D的结构简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生成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A D D B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D A B C C C B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D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必答题(共30分,除第3小题每空2分外,其余每空1分)
1、(2分)负,Zn-2e- == Zn2+
2、(6分)MnO2 ,0.4 mol ,0.2mol 。2Fe+3Cl22FeCl3 ,红色,+3价
3、(6分)
,CH4+Cl2CH3Cl+HCl ,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4、(3分)SiO2,酸性,SiO2+2NaOH=Na2SiO3+ H2O
5、(9分)(1)2NH4Cl+Ca(OH)2===2NH3↑+2H2O+CaCl2 ,向下排气集气法,
NH3 + H2O = NH3· H2O
(2)
试剂 离子/化学方程式
NaHCO3溶液 HCO3—+H+=CO2↑+H2O
NaOH溶液 Al(OH)3 +OH—=AlO2—+ 2H2O
溴水 CH2 =CH2+Br2 CH2 BrCH2 Br
6、(4分)(1) P; (2)Na2O2+H2O=4NaOH+O2↑(3)漂白(4)Cl2+2OH—=Cl—+ClO—+ H2O
二、选答题(共20分)
《化学与生活》模块试题
1、(3分,每一选项1分)①②③
2、(8分,每空1分)(1) I、 ①⑤ II、③⑥
(2) ③,④,氨基酸,
3、(9分,除(1)外,其余每空2分)(1)SO2+H2O=H2SO3 (1分)、2H2SO3+O2====2H2SO4(2分,无条件扣1分)
(2)Cl2+ H2O =HCl+HClO
(3)3NO2+H2O=2HNO3+NO
(4)2CO+ 2NO ═══ N2+2CO2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试题
高考资源网(www.)
www.
来源:高考资源网
+9
2
7
A.
+9
2
8
B.
2
8
7
+17
C.
D.
2
8
8
+17
NH3
水
OH
HOOC—CH—CH2—COOH
一定条件
CaC2
CH = CH
H2O
HCl
CH2=CHCl
①
②
③
O2
Cu /△
浓H2SO4
170℃
A
B
C
D
①Ag(NH3)2OH
②H+
△
催化剂
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