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导学案 编制:李凤春 审批: 审稿
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NO、30 2009.10.21
一、学习目标
1. 学习这五首诗,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 理解五首诗歌的意境;
3.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1. 朗读、背诵这五首诗词;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的意境。
三、自学提纲
(一)(检查预习)解决生字词读音、解释
碣( jie )石 澹澹 (dan ) 竦峙 (song )( zhi ) 萧瑟 (xiao ) (se ) 枯藤( teng ) 昏鸦 ( ya ) 天涯( ya )
竦峙 :高高的挺立 星汉:银河 不足:不够
(二)了解作家作品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族。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曹丕篡汉后,追尊曹操为武帝。《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登临碣石山。他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反对形式主义。其诗歌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内容清新,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忆江南》《赋得古原草送别》等,深得人们的喜爱和传诵。有《白氏长庆集》72卷,集诗3000余首,数量之多,是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的。《钱塘湖春行》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马致远,号“东篱”, 是我国元代时著名大戏剧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 ( http: / / baike. / view / 2621.htm" \t "_blank ))人。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同称“元曲四大家”。马致远从事杂剧创作的时间很长,名气也很大,有“曲状元”之誉。他的作品以《汉宫秋》最著名。小令《天净沙·秋思》脍炙人口,被誉为“秋思之祖”,元曲中的“绝唱”,近代王国维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三)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自己读两遍,同桌交流读法)
(四)研读诗歌,读出感情。(自己读,小组交流。)
一、《观沧海》 曹操
1、全诗以哪个字统领全篇
观
2、诗的正文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 地点 。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 海水 和 山岛 。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二、《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主要是使学生运用再造想象领会使人此刻的感情。
2、哪两句诗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作者为了描写出春天的美好,选了哪些景物?请各用一个字概括。
莺 燕 花 草
2、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水面初评、争暖树、 啄春泥、 没马蹄
3、“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突出初春景色
4、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四、《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1、“ 天净沙 ”是曲牌名,“ 秋思 ”是题目。
2.、哪几句是写景的?写了哪些景?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前三句写景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凄苦悲凉
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强烈的思乡之情
4、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 景物烘托的 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四、背诵并默写诗歌,小组互换。改正错误。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天净沙·秋思
五、课堂小结:学生谈收获,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六、当堂检测
1、《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的诗句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北固山下》中包含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钱塘湖春行》中通过些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天净沙·秋思》中写思乡的诗句是: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