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文档属性

名称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7-24 12: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化学与生活》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四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了解维生素的常见类型,从溶解性角度对它们进行简单分类。
② 了解维生素C的结构和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以及在哪些食物中存在较多,掌握它物理性质中溶解性和化学性质中的还原性。
③ 了解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要性,以及碘和铁在人体中的作用,掌握食盐加碘和强化补铁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学教材中材料,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中包含的信息,并归纳和总结出相应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虽然含量极少,却起到重要作用,对学生进行唯物辩证法中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的教育,从而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学生进行饮食平衡的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
2、内容分析
本节讲了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关于营养物质中的维生素,因些维生素的分类和维生素C的性质是其中一个教学重点;二是讲述了微量元素,因此碘和铁元素在人体中的重要功能及如何在生活中补充这两种重要的微量元素是这一堂课的第二个教学重点。
3、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难度不大,得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需要学生能够从教材材料中去提炼重点教学内容,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4、设计思路
⑴创设情境,用传说中拿破仑死于得坏血症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维生素的秘密。
⑵尽量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并自我总结每段教材的教学内容,解答老师提前提出的问题。
⑶使用多媒体PPT,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激活(1分钟) 出示情境:传说,拿破仑一生征战,最后在征途中死于坏血症,医生认为,他一生中喜食肉食,以及泡菜,少食蔬菜、水果,是得坏血症的主要原因。 思考:蔬菜水果中有些什么成分,能增强人的抵抗力,防止坏血症? 从故事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究事物本质的兴趣。
过渡(1分钟) 肉食中缺少几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必须从蔬菜水果中补充。这些正是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倾听、思考、准备 过渡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3分钟) 六大营养物质是哪些?其中肉食中缺少的是哪些?按以上医生推断,拿破仑得坏血症的可能原因。 阅读信息、思考交流、得出结论、自评互评 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及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讲解、点评(1分钟) 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点评,并简单介绍维生素的发现 倾听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3分钟) 维生素的生理功能、需要量以及分类。 阅读、总结、提取,得出结论:1、 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2、 在体内有特殊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特殊生理反应。3、 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C、B族)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讲授(4分钟) 向学生讲授维生素C的组成、结构、味道、水溶性、重要的生理功能、还原性。 倾听、思考、记忆。
分组实验探究(10分钟)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中P20页中的科学探究,并巡视。2、学生完成实验后点评。3、解决课首拿破仑得病问题。 动手操作、分工合作、记录现象、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合作精神。
思考交流(5分钟) 1、 用碘水测定维生素C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时,淀粉所起的作用是什么?2、 配制维生素溶液时,为什么要先把水煮沸、再冷却到常温? 讨论交流、自评互评、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学习的的习惯。
讲授、看图(2分钟) 讲授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倾听、看图。
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5分钟) 1、 什么元素叫“智力元素”?2、 碘缺乏易患什么病?3、 加碘食盐中加的物质是什么?4、 加碘食盐的正确使用。 阅读、思考、讨论、得出结论。自评互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讲授(4分钟) 1、 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2、 人体中的含铁化合物主要分为功能性铁和储存铁。3、 补铁工程。 倾听、记录、记忆。
小结(1分钟) 引导学生总结以下内容:1、 维生素及其分类、功能。2、 维生素C的组成、结构、功能、化学性质。3、 微量元素、碘元素、铁元素。 思考、讨论、交流 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P23 第5、6题

四、板书设计
第四节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一、维生素
1、维生素及其作用:
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维生素在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或作为辅酶催化某些特殊的化学反应。
2、维生素的分类:按溶解性不同,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
水溶性:维生素C、B族。
3、维生素C的组成、结构、性质、功能C
组成和结构:分子式:C6H8O6图 结构式:
性质:1)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可口的酸味。
2)有较强的还原性,在水溶液中,或受热时
很容易被氧化。因此应生吃。
生理功能:抗坏血酸。
二、微量元素
1、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碘:智力元素,食盐中加碘酸钾。
3、铁: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缺铁性贫血应补充亚铁离子,酱油中加铁强化剂。


五、教学反思
1、根据2010年高考选做一,对合金考得十分细致,是否需要让学生记忆脂溶性和水溶性维生素分别有哪几种;
根据2010年高考选做一,要学生写出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是否需要让学生记住维生素C的分子式和结构式。
2、是否需要对照维生素C的结构式进行性质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