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药物

文档属性

名称 正确使用药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4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7-25 09: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正确使用药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 高中化学选修模块《选修1化学与生活》
2.年级:高二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药物的简单分类。
(2)了解人工合成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常用药物的成分和性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实际、加强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实例了解常用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2)通过对药物结构的分析,分析药物中的官能团,使学生理解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药物,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滥用药物的危害,体会到事物都有两面性。
(2)感受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培养学生探究化学药物的兴趣。
2.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正确使用药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几种常见药物的化学成分、疗效及毒副作用。
《正确使用药物》属于全新的内容,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本节只要求学生了解阿司匹林的结构式、制备、疗效和不良反应,青霉素的疗效、使用前进行皮肤敏感试验的必要性,抗酸药的化学成分、疗效及简单治疗机理,麻黄碱的结构式、疗效和不良反应等。对于阿司匹林、青霉素的治疗机理则不作要求。另外,本节还要求学生通过正文和“科学史话”等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于药物研究和开发所作出的贡献,认识药物的毒副作用和滥用药物的危害,特别是要树立“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意识。并且要向学生强调: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3.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对于正确使用药物的知识掌握的不多,所以通过实例了解某些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可以提高学生对药物的科学认识,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很高。
4.设计思路
通过医生看病然后开药的谈话,引出人们要正确使用药物的话题。在从统计数据入手,说明药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通过介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抗生素、抗酸药等人工合成药物的主要成分和疗效。 加深学生对“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理解。让学生树立健康新观念,做到正确使用常见的药物,防止滥用药物。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以医生看病的问题引入新课 [引入] 我们每次去看病,医生开的药都是一样吗?为什么?[生]不一样,因为得的病不一样。[师]对,医生要先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但一些小病我们往往不去看医生,而是自己到药店买药解决,这时如果错用或者滥用药,后果往往不堪设想,这就需要我们对常见的药物有所了解。(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什么病用什么药) 让学生了解正确用药须知道病因和药性,引入新课题
提出问题 [板书]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阅读] 课本P35第一段[问] 课本上的两个统计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 药物的普及应用。[师]目前,药物的种类很多,估计已达到10万种,可分为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可适当解释人工合成药物和天然药物的定义)[投影] [讲]下面我们先来了解几种人工合成药物。 让学生从实际数据感受药物的普及应用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并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讲述并演示实验,总结物理性质 [板书] 一、人工合成药物[板书] 1、阿司匹林---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化学名:乙酰水杨酸 分子式:C9H8O4结构式: [板书](1) 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的治疗,防心血管老化等。[实验] 将少量的阿司匹林放入试管中,加水,观察现象,并结合课本归纳其物理性质。[板书](2) 物理性质: [师]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或微带醋酸臭,味微酸,熔点为135℃,难容于水。 实验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从结构判断物质的化学性质 [问] 从阿司匹林的结构式来看,它含有什么官能团,会发生那些化学反应 [学生回答后讲述] 阿司匹林含有羧基,因此它具有羧酸的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比如,阿司匹林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发应生成钠盐和水,生成的钠盐易溶于水,所以称之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请同学们写出它们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板书](3)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投影] 让学生体会结构决定性质
讲述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板书](4) 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让学生了解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阅读]课本P35倒数第一、二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1.阿司匹林在市场上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能治很多种病,人们不断发现它的新作用。2.阿司匹林有什么副作用?胃肠道反应,水杨酸反应等。 让学生了解药物使用带来的好处以及会引起的副面反应
学生阅读科学史话 [科学史话]――阿司匹林的发现 P36 让学生了解药物发展的历史
引出抗生素的话题 [过渡] 下面介绍一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拯救了无数生命的抗生素,即消炎药,它就是青霉素。[讲述] 青霉素的作用,主要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破裂而死亡。虽经三千万倍稀释,仍有疗效,适用于因葡萄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如肺炎、脑膜炎、淋病和外伤感染等。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应用,拯救了成千上万士兵的生命,被誉为与原子弹、雷达齐名的当时三大发明之一。它的发现是堪称20世纪医学的伟大奇迹。 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 [提问] 青霉素有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如有,该怎么预防? 引起学生思考,并从教材找到答案
教师边讲边板书 [板书] 2、青霉素[板书] (1)主要用途:治疗细菌类的感染 (2)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注射青霉素前必须做皮试[投影][讲] 青霉素含有青霉酸的一类物质,属于弱酸性物质。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G的钠盐,俗称盘尼西林,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其结构式为:[板书] (3) 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板书] (4) 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讲] 青霉素最初是从青霉的培养液中取得的,所以称为青霉素。[展示] 不同种类的青霉素及其说明书。[板书](1)种类:青霉素F、G、X、K、V[学生活动] 让一位学生简要讲述第一次打青霉素的经历。 增加学生的药物使用常识
学生阅读科学史话 [科学史话]――青霉素的发现 P37 让学生了解药物发展的历史
过渡 [过渡] 我们知道人胃壁细胞能产生胃液,胃液里含有少量的盐酸,称为胃酸。胃酸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胃痛。这时候就借助于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来缓解胃部不适。这类药物就是抗生素。[板书] 3、抗酸药 引出新的教学任务
提出问题 [问]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能中和盐酸的化学物质,那么这些物质有哪些?请同学们看书后回答。[生]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问]请写出它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HCI + Na2CO3 == NaCI + NaHCO3(或2HCI + Na2CO3 ==2NaCI + CO2 + H2O)HCI + NaHCO3 == NaCI + CO2 + H2O2HCI + MgCO3 == MgCI2 + CO2 + H2OAI(OH)3 + 3HCI ==AICI3 + 3H2OMg(OH)2 + 2HCI == MgCI2 + H2O 复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科学探究 [展示]各种抗酸药及其说明书[阅读]课本P37资料卡片――抗酸药片的成分[板书](1)有效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能与盐酸作用,对身体无害的物质。 [板书] (2)主要作用:治疗胃酸过多[科学探究]选择一种抗酸药(如胃舒平),了解其主要成分和不良反应,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这种抗酸药的功效。(以学生活动为主)[投影]药物名称 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有效成分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适应症治疗由于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引起便秘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结论[投影]药物名称 胃舒平(又名复方氢氧化铝)有效成分氢氧化铝和三硅酸镁适应症治疗由于胃酸过多导致的胃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不良反应引起便秘实验原理氢氧化铝具有两性,既能溶解在盐酸中,又能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实验步骤1. 取药剂3-4片研碎,然后向样品中滴加过量的盐酸,过滤,得到澄清溶液2. 向滤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出现白色沉淀3. 如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白色沉淀是否溶解结论胃舒平中含有氢氧化铝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练习 [投影]1.某种解热镇痛药的结构简式为当它完全水解时可以得到的产物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C2.有关青霉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青霉素G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 B.青霉素的结构骨干中均有青霉酸 C.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 D.青霉素在使用前不需要做皮肤敏感实验 答案:D3.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为,他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B.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D.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D 4.抗酸药的药理作用有( ) A.中和胃酸 B.抑制胃酸分泌 C.促进血液循环 D.导泻 答案:A5.下列不属抗酸要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是(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铜      C.氢氧化铝     D.氢氧化镁 答案:B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正确使用药物一、人工合成药物----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1、阿司匹林(1)化学名:乙酰水杨酸 分子式:C9H8O4结构式:(2)主要用途: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的治疗,防心血管老化等。(3)物理性质:(4)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5)制备: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 2、青霉素(1)种类:青霉素F、G、X、K、V(2)主要用途:治疗细菌类的感染 不良反应:过敏反应(3)青霉氨基酸的结构式:(4)化学性质:酸的通性、酯化反应3、抗酸药(1)主要作用:治疗胃酸过多(2)有效成分: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镁、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镁等中的一种或几种,能与盐酸作用,对身体无害的物质。
教学反思 本堂课完成了教学目标,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采用了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学生参与度高,符合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OOCCH3
—COOH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