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整理和总结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把所学知识系统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有关化学反应速率概念的学习,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题能力
2、掌握利用化学反应速率数据来判断反应的快慢
3、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教学重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演示实验视频;讲学稿。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视频播放刘翔在2004年希腊奥运会上110米栏决赛的录像[设疑]刘翔打破了奥运会上亚洲人在田径赛上0的历史,刘翔能夺冠的原因是什么?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概念是什么? 学生观看视频感受激动人心的一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回顾: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 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 的 减少或 的增加来表示,表达式为 ;其常用单位是 ; 1、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 回忆、填空。学生一起回答。 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作准备。
(2)对于化学反应:m A + n B = p C +q D ,化学反应速率可分别用A、B、C、D四种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 v(A)= v(B)= v(C)= v(D)= 思考、根据“复习巩固”中速率的涵义填空。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例1:在2L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 = 2NH3,开始时c(N2)=8mol/L,c(H2)=20mol/L,2s后c(N2)=6mol/L,①求v(NH3)、v(N2)、v(H2)。②求△n(NH3)、△n(N2)、△n(H2)。③求△C(NH3)、△C(N2)、△C(H2)。④求以上三组的比值 解: N2 + 3H2 2NH3起始量(mol): 16 40 0 2s末量(mol): 12 28 8变化量(mol): 4 12 8 学生和老师一起学习“三段式”解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 使学生掌握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一般方法。并认识到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同一反应速率之间的规律性。
总结:(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讲,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存在怎样的关系。如:对于化学反应:m A + n B = p C +q D v(A):v(B):v(C):v(D)= 。且它表示的反应速率是一样快的。即同一反应中、如果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化学反应速率一样快。 思考、讨论并总结: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讲,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不一定相同。但其中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即用不同物质浓度的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师生一起总结据已学知识及练习归纳总结:(1)化学反应速率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且都取正值。 (2)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它们表示速率。 (3)但固态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即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及时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实验作知识储备
提问:①在同一反应中、如果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不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化学反应速率还一样快吗?②若不一样快,怎么比较它们的快慢呢? 学生讨论后分组发言,第一问还是能回答出来,第二问要引导学生回答。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学生讨论后老师总结:(4)不成比例时肯定不一样快,而我们要比较快慢的问题主要在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如果能化成同一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那我们就可以比较快慢了。我们用什么方法化成同一物质的速率呢?利用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来化。 学生倾听,理解 让学生先从理论上掌握方法
例2:反应A + 3B = 2C + 2D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15mol·L-1·S-1②v(B)=0.6mol·L-1·S-1③v(C)=0.4mol·L-1·S-1④v(D)=0.45mol·L-1·S-1。该反应进行得快慢顺序为 。(针对学生在解题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纠正。) 学生动手练习,从中发现问题,老师下去当面解决做题中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知识。
化学反应速率计算注意点归纳:直接用公式计算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计算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反应速率中的注意点。) 学生做好笔记 归纳本节的重点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1)、基本思路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可以加以利用学生看教材P18 阅读思考: 1.学习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变化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2.除了通过测定气体体积的变化测定化学反应速率外,还可以有比色法等其他方法; 让学生先掌握原理
(2)、基本性质(1) 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2) 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3) 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教材上提到的一些方法。 为下面的实验作知识上的储备
(3)、实验论证 实验2-1[视频链接]请同学们通过观看视频演示实验填空实验用品: 实验步骤:1 ②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mol/(L·min)1mol/L H2SO44mol/L H2SO4实验结论:产生相同体积的氢气,4mol/L的硫酸与锌反应的反应速率比1mol/L的硫酸与锌反应的反应速率 。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学生单个回答可能不全面,要求学生相互补充。 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同时认识常见的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注意事项:1 锌粒的颗粒(即表面积)大小基本相同② 装置气密性要好,且计时要迅速准确 [想一想]还可根据反应速率相关量的哪些变化来测定该反应速率?我们还可利用相同质量的锌完全溶解所用时间的不同、稀硫酸浓度的变化等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学生和老师一起总结学生由本节课的知识进行运用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随堂练习:1、已知反应A+3B=2C+D在某一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mol / (L·min),则此段时间内以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0.5mol / (L·min) B. 1mol / (L·min)C. 2mol / (L·min) D. 3mol / (L·min)2、在mA+nB=pC的反应中,m、n、p为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现测得C每分钟增加a mol·L-1,B每分钟减少1.5amol·L-1,A每分钟减少0.5amol·L-1,则m:n:p为A.2:3:2 B.2:2:3 C.1:3:2 D.3:1:2 学生思考、练习。 巩固本节的重点知识
总结:本节课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以及用实验来测定化学反应速率。请同学们在课后做好复习工作 学生倾听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反思:①本节学生在计算是一定要学会“三段式”计算法。学生难理解的还是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如果实验不采用视频,则一课时完不成。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1) 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符号、单位、公式。
(2) 各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则化学反应速率一样快。
(3) 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2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1) 基本思路
(2) 基本性质
(3) 实验论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