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3份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3份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7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7-27 21:55:00

文档简介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16 S:32 Cu:64 Na:23 C:12 N: 14 Cl:35.5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为了使天空更蓝,空气更清新,目前江苏的各城市对没有申领到“绿色”通行证的高污染车实行限行。高污染车排出的尾气中所含的污染物除碳氢化合物、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外,还主要含有
A、 二氧化碳 B、氮氧化物 C、 水蒸汽 D、 氮气
2.近年每到春季,我省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胶体
3.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前四位排序正确的是:
A 、氧、硅、铁、铝 B、铁、氧、铝、镁 C、氧、硅、铝、铁 D、硅、氧、铝、铁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摩尔是物质的质量的单位
B、碳的摩尔质量为12g
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D、1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5.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是
A.KClO3溶液   B.KCl溶液 C.液态HCl    D.NaCl固体
6.下列物质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SO32-→SO2 B.HCl→Cl2
C.Na→Na+ D.SO2→S
7.右图是 10mL量筒的一部分,数字XY之间相差 1mL
若 X=5,则量筒所盛液体的体积是
A、5.7 mL B、4.4 mL C、4.3 mL D、6.3 mL
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
B.铁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Fe +Cu2+=Fe2+ +Cu
C.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 H2SO4 反应:Ba2++SO42-=BaSO4↓
9.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
C.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
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气、液氯和氯水是同一种物质
B.酸雨是pH小于5.6的雨水
C.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稀硫酸不具有氧化性
D.NH3 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11.铝制品不宜长期盛放酸性食品和碱性食品是因为铝制品表层属于
A.金属铝 B.碱性氧化物 C.酸性氧化物 D.两性氧化物
12.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
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
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
D、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
13.常温下可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浓盐酸 B、稀硝酸 C、浓硝酸 D、食用醋
14.制造焊锡时,把铅加入锡的重要原因是:
A、增加强度 B、降低熔点 C、增加硬度 D、增强抗腐蚀能力
15.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
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均可
16.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17.在实验室中,对下列实验、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的试管口不能正对着自己或别人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铁和铜一样都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金属氯化物
B.液氯是氯气的水溶液,它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
C.氯气跟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D.氯水具有杀菌、漂白作用是因氯水中含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
19.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 、MnO4-、Na+、Cl- B.K+、Na+、NO3-、CO32-
C.Na+、H+、NO3-、SO42- D.Fe3+、Na+、Cl-、SO42-
20.下列物质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用塑料塞的玻璃瓶中
B.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C.氯水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D.硅酸钠密封保存玻璃塞的玻璃瓶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21.在新疆与青海两省交界处有一狭长山谷,当地牧民经常遇到在风和日丽的晴天顷刻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人畜皆遭雷击而倒毙。奇怪的是这里牧草茂盛,四季长青。被当地牧民称为“魔鬼谷”。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魔鬼谷” 牧草茂盛,四季长青的原因:
(1)___
(2)
(3)
22. 分别除去下列混合物中的杂质。在空白处写出所选试剂和化学方程式。
⑴MgCl2 混有少量MgCO3 。
⑵SiO2混有少量CaO 。
⑶FeCl2混有少量CuCl2 。
⑷铜粉中混有少量铁粉 。
23、某同学欲检验抗酸药中是否含有Al(OH)3,操作如下.取药剂3-4片研碎,向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盐酸,过滤,得澄清溶液,向澄清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继续加过量NaOH溶液,白色沉淀又溶解.你能得出该抗酸药中是否含有Al(OH)3               (填含或不含),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24.已知有以下物质相互转化。试回答:
(1)写出B的化学式 ,D的化学式 。
(2)写出由D转变成H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向G溶液加入A的有关离子反应方程式 。
25.智利硝石矿层中含有碘酸钠,可用亚硫酸氢钠溶液与其反应来制备单质碘,其化学方程式为:2NaIO3 + 5NaHSO3 = 3NaHSO4 + 2Na2SO4 + I2 + H2O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硫元素在反应中被 (填:氧化、还原)。
(2)溶液中单质碘的浓度很低,要将碘提取出来,可选用试剂
A.酒精 B.CCl4 C.乙酸
经过 、 操作(请按操作顺序选填二个: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得到碘的固体并回收有关试剂。
(3)浓度为0.1 mol / L的NaIO3溶液500 mL,与足量的NaHSO3溶液反应后,最多可制备
mol的单质碘。 反应中有 mol的电子发生转移。
三、实验题
26.实验探究:“能否不用其它试剂就可鉴别出盐酸、氢氧化钠、酚酞三种溶液?”
(1) 小组一的同学将三种溶液编号后进行两两间相互反应,反应现象列表如下:
A
无现象
B
无现象
溶液变红色
C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小组二的同学在小组一实验的基础上进行
了改进,成功将三种溶液都鉴别出来了。
实验方案如右图。
请你分析:如果第二步实验中的实验
现象为: ,则第二步所
加入的溶液(B或C)是 ,另一
种溶液(C或B)是 。
(3)小组三的同学对第二种实验方案进行分析
后,认为该方案可简化。你认为应如何简化?写出 你的实验方案(或画图)和推断
过 程: 。
四、计算题
27.下表是医院里某位成人体检时的血液化验报告单:
(1)该成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是否正常? 。
(2)测得某病人1.00mL血液中含葡萄糖0.90 mg,则他(她)的血糖浓度是 m mol / L。(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
28.取一定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物溶液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2.016 L CO2(标准状况),然后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得到沉淀的质量为2.33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和Na2SO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多少。
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C
B
D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B
D
D
A
B
B
C
21、 N2 + O2 ==== NO 2NO+ O2 ====NO2
3NO2 + H2O ==== 2HNO3 + NO
22、 ⑴盐酸 MgCO3 + 2HCl = MgCl2 + CO2↑ + H2O
⑵盐酸 CaO + 2HCl = CaCl2 + H2O
⑶铁粉 CuCl2 + Fe = FeCl2+ Cu
⑷盐酸 Fe+2HCl=FeCl2+H2↑
23、含有,
①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②AlCl3 + 3NaOH === Al(OH)3 + 3NaCl
③Al(OH)3 + NaOH ===NaAlO2 + 2H2O
24、FeCl2 KCl KCl + AgNO3 = AgCl↓+KNO3 2Fe3+ + Fe = 3Fe2+
25、 (1) NaIO3 ,氧化。(2) B ;萃取、蒸馏 (3) 0.025 mol ; 0.25 mol
26、(1) H+ + OH- == H2O 。
(2) 有一支试管中的溶液变为红色; NaOH; 酚酞 (或两支试管中的溶液都不变色 , 酚酞 ,NaOH)
(3)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盐酸,第一步滴二滴B溶液,再加入过量的C溶液 ,如果试管中的溶液变红色,则加入的B溶液是NaOH ,另一种溶液是酚酞;如果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色,则加入的B溶液是酚酞,另一种溶液(C或B)是NaOH (2分)。
27、 (1) 正常 (2) 5.0 m mol / L 。
28、0.09mol;0.01mol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Mg—24 K —39 Ba—137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
A.水玻璃??????? B.硅芯片??????? C.黏土??????? D.普通水泥
2.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铁粉 B.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
C.碘水中滴加淀粉溶液 D.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3.下列物质在气体中燃烧时,产生黄色火焰的是 ( )
A. 钠在空气中 B.铁在氯气中 C. 氢气在氯气中 D.硫在氧气中
4.下列气体中不能与水反应的是 ( )
A.NO B.CO2 C.NH3 D.SO2
5.下列各组物质相互反应时,不会闻到剌鼻气味的是 ( )
A.Na2SO3 与H2SO4 B.Cu与浓HNO3
C.NH4Cl与NaOH溶液加热 D.Na2O2与H2O
6.下列物质中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 ( )
A.SiO2 B.NH3·H2O C.Al(OH)3 D.NaHCO3
7.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8.下列物质中,即是电解质、又是正盐、常用做强氧化剂的是 ( )
A.NO2 B.H2SO4 C.KMnO4 D.KI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1.2L氯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B. 32g氧气中所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C. 2.4g镁变成镁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 1L 0.3mol/L K2SO4溶液中含有的数为0.3NA
10.下列各组离子中,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 ( )
A.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Cl-、MnO4-、Al3+、SO42-
B.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Na+、AlO2-、SO42-、CO32-
C.含有大量Fe2+的溶液:H+、NO3-、K+、Cl-
D.含有硝酸的溶液:NH4+、Na+、Cl-、SO42-
11.对照实验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不是用来作对照实验的是 ( )
12.已知下列分子或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都能氧化KI,自身发生如下变化:H2O2 → H2O
IO3- → I2 MnO4- → Mn2+ HNO3 → 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 )
A.H2O2 B.IO3- C.MnO4- D.HNO3
13.1820年德贝莱纳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发现制得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推测该氧气中可能混有 ( )
A.Cl2 B.KCl C.HCl D.O3
14.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出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决定其正确与否。以下几种类推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已知金属镁失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钠失火也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B.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铁钝化;浓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也能使铁钝化
C.C在自然界有稳定的单质存在;Si在自然界也有稳定的单质存在
D.Al在O2中燃烧,生成Al2O3,Fe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
第II 卷(非选择题)
三.(本题包括3小题)
15.(1)一种高性磁性材料是化学式为CoxFe3-xO3+x的化合物,已知氧为-2价,钴(Co)和铁可能呈现+2价或+3价,且上述化合物每种元素都只有一种化合价,则x值为 ,铁的化合价为 ,钴的化合为价 。
(2)将一小粒金属钠投入到盛放FeCl2溶液的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① ,
② ,③ 。
(3)检验Fe3+离子可用 溶液, 实验现象是 。
16.(1)写出浓硫酸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上述反应的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
(3) H2SO4在(1)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 (填选项编号)。
A.酸性 B.氧化性 C.吸水性 D.脱水性
(4)验证(1)生成的CO2 ,产物至少要通过 个盛有试剂溶液的洗气瓶。
(5)若(1)反应产生9g H2O ,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
17.(1)实验室中吸收尾气的方法很多。下列装置中可以用来吸收氨气的是(填序号,多填倒扣分)____________________。

(2)粗盐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
①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将所得精盐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实验。实验中需要用80mL,1mol/L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中用托盘天平称取的精盐质量为_________g,用于定容的玻璃仪器的规格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区别胶体与溶液可用 ,提取碘水中的碘可用 方法。
四.(本题包括二小题)
18.已知A、B、C、D分别是AlCl3、BaCl2、FeSO4、NaOH四种化合物中的一种,它们的水溶液之间的一些反应现象如下:
①A+B→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B+D→白色沉淀,在空气中放置,沉淀由白色转化为红褐色。
③C+D→白色沉淀,继续加D溶液,白色沉淀逐渐消失。
⑴、则各是什么物质的化学式为:A 、B 、C 、D 。
⑵、现象③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19.下图中A~K物质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F是非金属单质,A是黄色固体;G、 I是金属单质,I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可以与J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B具有漂白作用,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H的焰色反应呈黄色。请根据要求填写:
(1)写出下列化学式:B ;E ;F ;
(2)B→C的化学方程式: ;
(3)J和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中,如果有1摩尔I单质参与反应,转移了 mol电子。
(4)G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被B物质漂白过的物质会恢复原来的颜色,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五.(本题包括2小题)
20.现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1)原混合溶液中Cl— 物质的量为 ;c(Na+) mol/L
21.一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工厂生产印刷电路板后所得废液进行探究(生产原理:2Fe3+ + Cu 2Fe2+ + Cu2+)。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从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l3溶液。
[资料获悉]
①3Fe2+ + NO3- + 4H+ 3Fe3+ + NO↑ + 2H2O
②有关金属离子从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Fe3+:2.7~3.7 Cu2+:5.2~6.4 Fe2+:7.6~9.6
[探究思路]
(1)先确定废液的组成及各金属离子的浓度;
(2)选择合适试剂回收铜,并重新得到FeC13溶液。
[实验探究]
取几滴废液于试管中加水稀释后,滴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可知废液中除含有Fe2+、Cu2+外,还含有Fe3+。
甲同学取10 mL废液,向其中加人足量的AgNO3溶液,得到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重8.61g。乙同学另取10 mL废液,加人某试剂将pH调至4.0,使其中Fe3+转化为Fe(OH)3沉淀,而Fe2+、Cu2+仍留在废液中,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冷却后称重得0.32 g。
通过计算可知废液中。c(Fe3+)=_____________mol/L,c(Fe2+)=____________mol/L,c(Cu2+)=__________________mol/L。
[交流讨论]
如何回收1L废液中含有的铜,并重新得到FeC13溶液?
丙同学认为应该先向废液中加入wg铁粉[w=c(Cu2+)×1 L × 56 g/mol],使之充分反应置换出铜,过滤,得金属铜。再向滤液中加人适量的稀硝酸,将Fe2+全部氧化为Fe3+,并进行尾气处理,即可达实验目的。有些同学认为丙同学的方案不可行,请你评价丙同学的方案有哪些不妥之处?(不一定填满)
(1)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根据讨论得到的合理方案进行操作,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方案内容略)
[拓展延伸]
请画出1L废液中加人铁粉的物质的量与废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并利用图像计算,当铜离子的物质的量减少一半时,加人铁粉的质量是_______g。
答 案
I卷 1B 2D 3A 4A 5D 6B 7C 8C 9B 10BD 11D 12B 13AD 14CD
II卷
15.(1)1 +3 +2
(2)金属钠熔成小球在水面迅速游动,并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产生白色絮状沉淀,很快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① 2Na + 2H2O = 2NaOH + H2 ↑ ② FeCl2 + 2NaOH = Fe(OH)2 ↓+ 2NaCl ③ 4 Fe(OH)2 + O2 + H2O = 4 Fe(OH)3。
(3)KSCN 溶液变成血红色
16.(1) C+ 2H2SO4 (浓) CO2 ↑ + 2SO2 ↑ + 2 H2O
(2) H2SO4 CO2 (3)B (4)2 (5)6.02×1023
17. (1)ACE(2) ①蒸发皿 ②5.9或5.8 100mL 容量瓶 (3)丁达尔现象 萃取
18.⑴、A、BaCl2 B、FeSO4 C、AlCl3 D、NaOH
⑵、Al3+ +3OH-==Al(OH)3↓、Al(OH)3+OH-==AlO2-+2H2O
19.(1)SO2;CO2;H2
(2)2SO2+O2 2SO3
(3)Cu+2H2SO4(浓) CuSO4+2H2O+SO2↑ 2
(4)2Na+2H2O=2Na++2OH-+ H2↑
(5)SO2与有色物质结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受热后会恢复原来颜色。
20.(1) 2y (2)(2y-4x)/a
21.[实验探究]
c(Fe3+)=0.4mol/L,c(Fe2+)=1.6mol/L,c(Cu2+)=0.8mol/L
[交流讨论]
(1)加人的铁粉不足,Cu2+有剩余
(2)用HNO3作氧化剂,带人了新的杂质离子NO3-
[拓展延伸]

33.6
高一化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三)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Mg—24 C—12 K—39 Mn —55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为迎接奥运,北京市正大力提倡在公交汽车上使用的清洁能源是 ( )
A.太阳能电池 B.氢气 C.天然气 D.酒精
2.把碘从碘水里分离出来,有下列基本操作:①静置后分液 ②充分振荡 ③把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再加入萃取剂四氯化碳。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3.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过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 )
A.H2 B.NO C.NO和NO2 D.H2和NO
4.在酸性条件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Ag+ Al3+ NO3- Mg2+ B. Ba2+ Na+ Cl- S O42-
C. K+ NH4+ SO42- OH- D. Fe2+ Na+ NO3- Cl-
5.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后,能生成盐和O2的是 ( )
A.Na和H2O B.Na2O2和CO2
C.Na2O2和H2O D.Na2O和H2O
6.下列变化中,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
A.SO2→S B.SO32—→SO2 C.I—→I2 D.HCO3—→CO32—
7.用氯气消毒的自来水配制下列溶液时:①NaOH;②AgNO3;③Na2CO3;④NaBr;⑤FeCl2会使配制的溶液变质的是( )
A.只有②④ B.只有④⑤ C.只有②④⑤ D.全部
8.下列液体在空气中放置后不会浑浊的是 ( )
A.水玻璃 B.浓硫酸 C.澄清石灰水 D.次氯酸钙溶液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在含FeCl3、FeCl2、AlCl3、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固体,在空气中充分搅拌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大的是 ( )
A.Fe3+ B.Fe2+ C.Al3+ D.Na+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C1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12+2NaOH==2Na++C1-+ClO-+H2O
B.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SiO2+2OH-=SiO32-+H2O
C.氯化铁溶液与铁单质反应 2Fe3++Fe ==3Fe2+
D.大理石与盐酸反应 CO32-+2H+ ==H2O+CO2↑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22.4LNO气体含有6.02×1023个NO分子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12.标准状况下有22.4L氯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中使其充分反应,冷却后将此气体与1L 1 mol·L-1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后此溶液 ( )
A.一定显酸性 B.一定显碱性
C.可能显酸性,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中性 D.以上都不正确
13.实验室有一瓶购置较长时间的绿矾(FeSO4?7H2O),老师将其交给化学研究小组某同学检验药品是否有变质现象,这位同学取绿矾做了简单的检验,得出的结论是:已经开始氧化。该同学所用的试剂和判断依据是
选项
A
B
C
D
试剂
氯水
氢氧化钠溶液
铁屑
KSCN溶液
现象
出现黄褐色
生成红褐色沉淀
绿色加深
有较浅的血红色
1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①用浓硫酸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② 用氯化钡检验某溶液中含SO42—
③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检验鸡蛋壳中含CO32— ④用CCl4萃取碘水中少量的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第II 卷(非选择题)
三.(本题包括2小题)
15.(1)防火材料Na2SiO3溶液是胶体溶液。当一束光通过该溶液时会看到
;往Na2Si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氢氟酸不能用玻璃瓶盛放,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制得。
①根据性质,推测氮化硅陶瓷的用途
A.制汽轮机叶片 B.制有色玻璃
C.制永久性模具 D.制造柴油机
②画出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氮化硅属于______晶体(选填“分子”、“原子”、“离子”)。
③用四氯化硅和氮气在氢气气氛保护下,加强热发生反应,可得较高纯度的氮化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室可用下列反应应制取氯气:MnO2+4HCl(浓)MnCl2+Cl2↑+2H2O,在这个反应中,浓盐酸的作用是 ,MnO2中的 元素被还原,还原后生成 ,电子转移的数目是 ;将8.7 g MnO2 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L;收集氯气时可用 法,多余的氯气要用 溶液吸收。
17、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
____________ 。
(3)实验(1)、(2)在加热时都生成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备实验(1)中气体的方程式

实验(2)中气体还能使 溶液褪色。
四.(本题包括2小题)
18.A是中学化学的一种常见固体。在加热条件下,A可与一种无色溶液B反应, 生成两种气体混合物X,将X作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据此判断: A是 ___________,B是 ____________,C是 ____________,
D是 ___________,E是 ____________,X是 ____________
19.已知A~K所代表的各物质都是中学化学里常见的物质,A是红棕色固体,I是具有磁性的物质,D和K都具有两性。一定条件下,各物质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化学式:A是 ;D是 ;
H是 ;K是 。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①A+BC+D ,
②C+FH+I 。
五.(本题包括2小题)
20.(1)实验室常用的浓盐酸密度为1.17g/mL、质量分数为36.5%。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取此浓盐酸43mL,用蒸馏水稀释至200mL,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2)将4.8g镁投入此200mL稀盐酸中,反应后(设溶液体积不变)放出氢气的体积为 ,溶液中Mg2+和H+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21.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白色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CO2通入量不同,所得到的白色固体的组成也不同,试推断并在下表中分别列出有几种可能的组成(可不填满)。
编号





可能组成
(2)若通入CO2气体为2.24L(标准状况下),得到11.9g的白色固体。则此白色固体中K2CO3的质量是 g,所用的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答 案
I卷 1C 2 B 3C 4A5B 6C 7D 8B 9A D 10BC 11A 12C 13D 14D
II卷15.(1)一条明亮光路(或丁达尔现象) SiO32— + 2H+ == H2SiO3 ↓
(2) SiO2 + 4HF == SiF4↑ + 2H2O
16.还原性、酸性 Mn MnCl2 2e— 2.24L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
NaOH
17.(1)稀氨水和酚酞、稀氨水中的NH3气逸出,所以溶液的颜色变浅;
(2)溶有SO2的品红、SO2气体逸出,品红溶液恢复红色
(3)2NH4Cl + Ca(OH)2 2NH3 ↑+ CaCl2 + 2H2O 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等
18. 木炭;浓HNO3;CO2、NO;稀HNO3;NO;CO2、NO
19.(1)Fe2O3、Al2O3、H2、Al(OH)3
(2)①2Al+Fe2O32Fe+Al2O3 ②3Fe+4H2OFe3O4+4H2
20.(1)11.7 2.52 (2)4.48L 2∶1
21.(1)①K2CO3+KOH ②K2CO3 ③K2CO3+KHCO3 ④KHCO3
(2)6.90g 0.500 mol?L—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