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3张PPT。分子构型 课堂设计目标解读:
任务分解:
课堂展示:
同学质疑:
一课小结:
即时反馈:一组:
课堂展示:旧知回顾1
要求:画出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二组:
课堂展示:旧知回顾2
要求:画出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三组:
课堂展示:
1、甲烷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的形成:四组:
课堂展示:以sp3杂化说明杂化轨道的特点。见学案
1、
2、
3、
4、五组:(任务重要)课堂展示
1、举例还有那些分子、离子等微粒是sp3杂化轨道的越多越好。
2、总结出规律
3、总结出判断sp3杂化的依据六组:课堂展示
1、BF3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F3的形成:七组:课堂展示
sp2杂化轨道的特点1、2
举例sp2杂化的分子
总结判断sp2杂化的依据八组:课堂展示
1、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eCl2的形成:九组:课堂展示
sp杂化轨道的特点1、2
举例sp杂化的分子
总结判断sp杂化的依据十组:课堂展示
为何不能形成气态BeCl4分子
典题感悟:分析乙烯、乙炔的成键情况十一组:小结
杂化理论的研究对象:
判断何种杂化的依据是:专题四 第一单元 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杂化轨道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三种主要的杂化轨道类型
2、学会用杂化轨道原理解释常见分子的成键情况与空间构型
【学习重点、难点】:
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学习指导】认真阅读课本p60-64内容、借鉴随堂通完成导学案,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课堂活动】
活动一、旧知回顾
1、O原子与H原子结合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H2O,而不是H3O或H4O?
2、C原子与H原子结合形成的分子为什么是CH4,而不是CH2?说说你的猜想?
活动二、新知探究
一、杂化轨道理论(1931年,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提出)
1、CH4 —— sp3杂化
轨道排布式:
电子云示意图:
(1)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才能参与杂化;
(2)杂化后的轨道一头大,一头小,电子云密度大的一端与成键原子的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形成 键(填σ或∏);由于杂化后原子轨道重叠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比原有原子轨道形成的共价键稳定,所以C原子与H原子结合成稳定的CH4,而不是CH2。
(3)杂化轨道能量相同,成分相同,如:每个sp3杂化轨道占有 个s轨道、 个p轨道;
(4)杂化轨道总数等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如 个s轨道和 个p轨道杂化成 个sp3杂化轨道
〖思考、讨论〗什么结构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一般采取sp3杂化轨道形式形成化学键?举一些我们学过的例子
2、BF3 —— sp2杂化型
已知BF3分子是平面正三角形构型,F原子位于正三角形三个顶点,B原子位于正三角形的中心,分子中键角均为120度,用轨道排布式表示B原子采取sp2杂化轨道成键的形成过程:
电子云示意图:
(1)每个sp2杂化轨道占有 个s轨道、 个p轨道;
(2)sp2杂化轨道呈 型,轨道间夹角为 ;
(3)中心原子通过sp2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有 、 等。
〖思考、讨论〗根据现代价键理论即“电子配对理论”,Be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2s2,电子已配对不能形成共价键,但气态BeCl2分子却能稳定存在,为什么?
3、气态BeCl2—— sp杂化型
已知BeCl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中键角为180度,用轨道排布式表示Be原子采取sp杂化轨道成键的形成过程:
电子云示意图:
(1)每个sp杂化轨道占有 个s轨道、 个p轨道;
(2)sp杂化轨道呈 型,轨道间夹角为 ;
(3)中心原子通过sp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有 、 等。
〖思考〗为何不能形成气态BeCl4分子?
活动三、典题感悟
例1:根据乙烯、乙炔分子的结构,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乙烯和乙炔分子的成键情况。
(说清楚σ或∏各是那些原子成键的,σ或∏的数目各是多少?)
例2:试用杂化轨理论解释石墨、苯的结构
例2:试用杂化轨理论解释石墨、苯的结构。(说清楚σ或∏各是那些原子成键的,σ或∏的数目各是多少?)
反馈训练
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
B、轨道数止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
D、杂化轨道 理论可解释一些分子的空间构型
2、下列分子中,结构构成平面三角形的是
A、HgCl2 B、BF3 C、TeCl4 D、SF6
3、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
A、H2S B、H2O C、CH4 D、NH3
4、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 D、三氟化硼
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苯分子和CH4 B、CH4 和NH3 C、BeCl2 和BF3 D、C2H4 和C2H2
6、 下列分子结构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能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CO2 B、PCl3 C、SiH4 D、NO2
7、 下列分子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的是
A、C6H6 B、C2H2 C、C2H4 D、石墨
8、 下列分子的键角均是109°28′的是
A、P4 B、NH3 C、CCl4 D、CH2Cl2
9、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F3是三角锥形分子 B、铵根离子呈平面形结构
C、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p轨道形成的s-pσ键
D、甲烷分子中的4个C-H键都是氢原子的1s轨道与碳原子的4个sp3杂化轨道重叠形成的σ键
10、下列氢化物分子中,与氢相连的原子核外电子轨道没有发生杂化的是
A、CH4 B、NH3 C、H2O D、HF
11、下列分子的中心原子形成sp2杂化轨道的是
A.H2O B.NH3 C.C2H4 D.CH4
12、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 13、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14、有关苯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碳原子均以sp2杂化方式成键,形成夹角为120o的三个sp2杂化轨道,故为正六边形的碳环
B、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垂直碳环平面,相互交错,形成共轭大π键
C、大π键 中6个电子被6个碳原子共用,故称为中心6电子大π键
D、苯分子中共有6个原子共平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选择题答案请填入下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CO2分子是直线型分子,对其结构的分析与乙炔相似:C原子发生 杂化,得到 个 _____________(填空间位置的关系)的杂化轨道,分别与两个O原子形成 键;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中的未成对电子分别与两个O原子形成 键。所以CO2的结构式是 ,电子式是 。
分子构型、物质的性质
一组:
课堂展示:旧知回顾1
要求:画出氧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二组:
课堂展示:旧知回顾2
要求:画出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三组:
课堂展示:1、甲烷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的形成:
四组:
课堂展示:以sp3杂化说明杂化轨道的特点。见学案
1、
2、
3、
4、
五组:(任务重要)课堂展示
1、举例还有那些分子、离子等微粒是sp3杂化轨道的越多越好。
2、总结出规律
3、总结出判断sp3杂化的依据
六组:课堂展示
1、BF3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F3的形成:
七组:课堂展示
sp2杂化轨道的特点1、2
举例sp2杂化的分子
总结判断sp2杂化的依据
八组:课堂展示
1、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 键角:
2、用轨道表示式结合杂化轨道理论解释BeCl2的形成:
九组:课堂展示
sp杂化轨道的特点1、2
举例sp杂化的分子
总结判断sp杂化的依据
十组:课堂展示
为何不能形成气态BeCl4分子
典题感悟:分析乙烯、乙炔的成键情况
十一组:小结
杂化理论的研究对象:
判断何种杂化的依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