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文档属性

名称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8-03 09: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章节:第三章第二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 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Na2CO3和NaHCO3的基本性质。
②通过学生讨论 、对比、交流,掌握Na2O和Na2O2、Na2CO3和NaHCO3性质的异同以及Na2CO3 、NaHCO3相互转化关系。
③进一步巩固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能力。
②通过思考与交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课堂上主动参与意识。
②结合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对比试验和相互转化关系,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体验科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表达自己想法。

2.内容分析
在学生第一节学习了金属单质———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钠的重要化合物,初步建立单质—化合物的知识体系以及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重点: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Na2O、Na2O2、Na2CO3和NaHCO3的基本性质,及其性质的异同。
教学难点: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重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3.学情分析
学生利用已有知只对Na2O、Na2O2、Na2CO3和NaHCO3的物理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对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不多,本堂课的人物就是让学生通过试验探究的和自主学习的形式深入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典型化学性质及用途
4.设计思想
在学生对钠的化合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的部分物理性质已有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有趣而神秘的“ 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试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学会、掌握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通过“ 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试验和厨房中熟悉的物质,引入各自知识切入点。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在此基础上思考,讨论交流二者的性质异同并得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鉴别方法和相互转换,使学生树立联系的观点。最后讨论交流转化的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有实际应用的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设疑、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师提问:金属钠在常温和加热的情况下与氧气分别生成怎样的产物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和Na2O2) 师演示: “ 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神秘试验 师引导探究,多媒体展示教材P55试验3-5的注意事项 师巡视 师问:谁能解释“滴水生火”?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师补充 师投影展示Na2O、Na2O2 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比表 过渡:钠除了Na2O、Na2O2这两种化合物外,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见到那些钠的化合物? 师投影展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样品 师设问: 在厨房里你常常可以找到这两种物质,如果这两种物质的包装袋文字破损,你能把它们区别开吗? 下面我们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两种物质的性质。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Na2CO3和NaHCO3) [ 学生实验1] 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课件显示实验内容、步骤,操作时注意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和记录实验现象,同时要求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颜色,状态。 2、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度哪个大? 3、Na2CO3和NaHCO3溶于水时吸、放热的情况如何? 4、它们的水溶液的碱性哪个强? 师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提炼要点、精辟总结并投影展示: 1、Na2CO3是白色粉末;NaHCO3是白色细小晶体; 2、Na2CO3和NaHCO3都易溶于水,Na2CO3的溶解度大些。 3、Na2CO3和NaHCO3在溶于水时都放热,Na2CO3的放热更多些。 4、它们的水溶液的碱性Na2CO3的更强一些 [学生实验2] 按教材P56图3—13装配实验,对Na2CO3和NaHCO3分别进行加热,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提出问题] 通过以上实验,你能想出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方法吗? [过渡] Na2CO3和NaHCO3 还有许多其它性质,下面通过实验 ,请同学们进行讨论并总结。 [补充学生实验3 ] 师在投影上补充以下试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课件显示 以下实验内容: 1、取等量的Na2CO3和NaHCO3溶液(2-3 mL)于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哪支试管的反应剧烈些? 2、取2-3 mL的Na2CO3溶液于试管中,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盐酸,仔细观察反应过程和现象。 3、写出以上实验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指导并规范实验结果]投影展示 1、在相同情况下,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要比Na2CO3溶液的剧烈。 2、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时,前几滴盐酸的加入并无明显的现象,后几滴盐酸的加入才明显地观察到有气体生成,说明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教师提出问题] 根据以上做的实验,你能归纳出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关系吗?正盐与酸式盐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投影展示Na2CO3与NaHCO3 常见的相互转化关系 课后任务:学生阅读教材并通过网络或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用途, 生答:常温 Na2O、 加热或点燃 Na2O2、 学生观察、思考 学生分组试验、探究讨论 小组代表描述试验现象、推测试验本质并板书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吹气生火” 学生理解并正确书写出化学方程式 学生填写导学案一: Na2O、Na2O2 的物理、化学性质对比表 学生联想 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回答是这两种物质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学生思考、回答。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自己得到 结论。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对于不同现象进行补充,教师及时给予指导。 学生把记录下的结果及现象补充完整,使结论完整,化学用语规范科学 。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加热Na2CO3时,实验过程无明显现象;加热NaHCO3时,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说明产生了CO2气体。 2NaHCO3 =Na2CO3 +H2O +CO2↑ 学生分组动手试验、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通过实验分组讨论交流、回答。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言 ,并写出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CO32- + 2H+ == H2O + CO2↑ HCO3- + H+ == H2O + CO2 第一步 CO 32-+ H+ == HCO3- 第二步HCO3-+ H+ =H2O +CO2↑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Na2CO3与NaHCO3的相互转化关系图: 学生对已有草图修正、补充,形成知识体系 回顾旧知 设疑、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有意注意,开启思维。 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究,培养协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释疑 释疑 当场巩固已学知识,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 再次设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掀起课堂教学的第二高潮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学生探究对比试验得出鉴别Na2CO3和NaHCO3的一种常见方法 学习的反思。一个知识内化、认识提高、情感升华的过程。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新知识。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试验动手能力和试验探究能力以及小组协作精神 总结新知,加深记忆 建立化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化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