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3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 基本说明
1、 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
2、 年级:高一年级
3、 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所属章节:第二章第三节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加深对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的理解;
⑵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预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⑵通过思考与交流,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已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⑵经历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2.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安排在这里是承前启后、合乎情理(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符合由表及里的学习规律)。它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反应类型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又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所以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教学大纲“螺旋式上升”的基本思想。
本节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教材主要以“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研究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一环扣一环、由表及里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本节的内容编写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3、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用化合价的变化观点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4.学情分析:
⑴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这一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知道根据得、失氧可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⑵学生在初中学习中已经习惯了传统的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教师校对和学生改错的教学模式。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足。
⑶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以及教材特点,对教学策略作了以下设计: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组织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活动,学生主动探究,不断建构氧化还原反应新概念,最后教师评价,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建构。
本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课前以问题的形式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根据预习的情况提出相关问题,或回答问题。
在第一部分内容中,以讨论“Fe2O3+3CO 2Fe +3CO2所属反应类型”的方式,得出该反应不属于前面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说明对化学反应的分类,如果标准不同,就有不同的分类,各有其适用范围。 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通过列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对这些反应进行分类,最后得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结论,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在第二部分内容中,还是以“思考与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对常见的化学反应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进行分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引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将氧化还原反应扩大到虽然没有得氧、失氧的关系,但只要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升降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加以一定量的应用、练习来巩固、深化和发展概念。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同学们,初中阶段我们认识了铁,铁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重要金属,你们知道铁是怎样炼成的吗?下面让我们走进《炼铁》世界,体验生铁的冶炼。通过以上影片的观看,同学们,你能说出炼铁的原理吗?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那位同学上来,将写黑板上。 学生倾听观看影片
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同学自己书写,对照 创设情景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切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授课打下伏笔
【提问】请结合初中知识,你能说明在Fe2O3+3CO高温2Fe +3CO2 反应中,Fe2O3、CO分别发生什么反应吗?【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还是同时发生的呢?【讲述】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构成了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那么,在由Fe2O3、CO构成的这一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它们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学生思考回答: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讨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学生倾听、思考、分析得出结论 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相关知识,为本堂课铺垫。回顾初中所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相关知识,为本堂课铺垫。
【投影】请根据已有知识,标出以下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1、2WO3 + 3H2 = W+ 3H2O↑2、CaCO3+2HCl =CaCl2+H2O+CO2 ↑3、MnO2 + 4HCl = MnCl2 + 2H2O +Cl2 4、Fe +CuSO4 = FeSO4 +Cu 【讲述】在上述四个反应中,反应1有氧的得失,很容易看出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3、4虽然没有得失氧,但与反应1一样存在化合价的变化,而反应2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根据这一事实,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是不是又从此确定一个标准,对反应重新分类 呢?【追问】你能联系炼铁原理,运用化合价观点能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吗?板书:凡是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思考讨论利用已有知识参与探究,获取新知识。【学生讨论回答】1、3、4反应的共同点是反应前后都有化合价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我们可以依据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为分类依据,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另一类是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的反应。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归纳、达成共识 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运用学生已有知识研究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层层深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加强合作与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步步解疑,体验获取新知识的喜悦。
【追问】 我们已经从化合价的角度得出了氧化还原反应得概念,那么你能否也给氧化剂、还原剂一个科学定义呢? 学生联系炼铁原理。思考、讨论、总结积极思考,发表见解。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氧化剂、还原剂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练习】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并指出其氧化剂和还原剂。1.2CuO+C =2Cu+CO22.H2+CuO=H2O + Cu3.Fe2O3+3CO=2Fe+3CO24.2H2 +O2=2H2O【课堂反思】 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相互交流、互听互评学生发表本节课的体会 加深及巩固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之间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布置作业】
1.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是( )
A. 2KClO3 △ 2KCl + 3O2↑
B. 2P + 5Cl2点燃2PCl5
C. MnO2 + 4HCl (浓) △ MnCl2 + 2H2O + Cl2↑
D. H2 + Cl2点燃2HCl
2.下列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Fe2O3 + 3CO 高温 2Fe + 3CO2
B. NH4NO3 △N2O↑ + 2H2O
C. 2NaHCO3 △ Na2CO3 + CO2 ↑+ H2O
D. Cu2(OH)2CO3△2CuO + CO2 ↑+ H2O
3、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NH4HCO3 = NH3↑+CO2↑+H2O↑
2.CaCl2+Na2CO3 = CaCO3↓+2NaCl
3.2Na+2H2O = 2NaOH+H2
4.2Na+Cl2 = 2NaCl
5.2H2+Cl2 = 2HCl
4.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物变为单质,则该元素 ( )
A.化合价降低为零 B.一定被还原
C.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一定被氧化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Fe2O3+3CO高温2Fe +3CO2 Fe2O3+3CO高温2Fe +3CO2
Fe2O3 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CO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Fe2O3失去氧,被还原, ——→氧化剂 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CO 得到氧,被氧化, ——→还原剂 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观察参加反应的物质中元素化合价是否发生变化
高温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失去氧,被还原
得到氧,被氧化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氧化还原反应: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应。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