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湖南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
化学反应速率教学设计
一、基本说明
⒈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化学选修模块4:《化学反应原理》
⒉年级: 高中二年级
⒊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
⒌所属的章节:第二章 第一节
⒍教学时间: 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
①、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
②、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
③、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在猜想、探究、实验中完成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并进行简单计算及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反应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求实精神。
②、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思维品质。
2.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高中化学必修2中对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高中化学必修2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工生产问题时,体会化学理论学习的重要性。
化学反应速率是本专题的开篇,重点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难点是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的基础。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深远的影响。
3.学情分析:
我的学习合作伙伴是高二的学生,对某些概念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高中阶段自主学习方法的运用、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欠缺。但通过高一个学年的学习、实践,学生已经初步涉及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并已经掌握了一些实验基本能力(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简单运用实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简单实验能力等)。可见,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从而为学习本内容奠定了基础。
4.设计思路:
本节教学以体现教材编写意图为根本,努力营造“新课标化学课堂教学”研究氛围。化学反应速率内容的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 本课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从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入手,“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指导思想进行教学设计。
主要特色: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实验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速率,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总结,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2分钟 汽车运动时显示速率的影像 [探讨]物理课中所学的速率的共同特点。[回答]都有一个确定的起点(速率=0);都有一个和速率大小相匹配的时间单位;都有说明体系某种变化的可计量的性质。 让学生感性认识速率
导入新课2分钟 提出问题讨论:(1)怎样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你能否判断出一个反应比另一个反应快多少吗? 3-5人为一小组讨论 让学生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新授2分钟 [板书]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讨论]在物理上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那么在化学上怎样定量的表示化学反应进行得快慢呢? 引导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阅读教材2分钟 巡视学生的阅读情况 阅读教材P17 学生自主学习从课本中得到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提炼总结2分钟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的浓度增加来表示。V == △C/ △t 单位是:mol/(L·s) 或 mol/(L·min) 或 mol/(L·h) 阅读教材后表达 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习题精练3分钟 投影[例题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 = 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练习体验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通过计算让学生发现同一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数值可能不同
讨论上题计算结果3分钟 巡视学生的讨论情况 3-5人为一小组讨论上述计算题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回报10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化学反应速率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板书]2、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比。 归纳与总结1.上述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4.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比。即: VN2 :VH2 : VNH3 ==== 1 :3 :2 5.对于在一个容器中的一般反应 aA + bB ==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 △CA :△CB :△CC :△CD === △nA :△nB :△nC :△nD==== a :b :c :d 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稳定的化学知识。
习题精练2分钟 练习[例题2]可逆反应A(g)+ B(g)== C(g)+ 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VA==0.15mol/L·min B. VB==0.6 mol/L·minC.VC==0.4 mol/L·min D.VD==0.01 mol/L·s 练习体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的比较 通过计算让学生发现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讨论速率快慢的比较方法2分钟 巡视学生的讨论情况 3-5人为一小组讨论上述计算题的结果,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回报3分钟 引导学生归纳与总结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的比较方法 归纳与总结6.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比较不同反应进行得快慢或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时,应选择同一物质来比较。 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稳定的化学知识。
科学探究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12分钟 [讲述]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有关因素:任何一种反应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的相关性质,包括直接观察某些物质性质,也包括利用科学仪器测量的性质。在溶液中,常利用颜色变浅和显色物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板书]3、化学反应速率测定方法[讲述] 操作:按图按装两套装置,在锥形瓶里装有2g锌粒(颗粒大小相同),然后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mL1mol/L和40mL4mol/L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ml氢气所需的时间。【结果汇报】选一个小组,汇报实验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小结]略【作业】P18第1~5题 [学生实验]2-1[学生分组实验] 3-5人为一小组填写实验记录卡:加入试剂反应时间(min)反应速率(mL/min)1mol/L硫酸4mol/L硫酸[讨论]实验中为何规定锌粒颗粒大小相同?你还可以通过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氢气量多少来比较二者反应速率,请你设计方案,并继续实验。 设计学生能亲自演示的试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化学反应原理、实验原理。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启发和设计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意义、稳定的化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
四、教学反思
1.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中的“科学探究”,同学们都踊跃参与,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成功和化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效果也比较好,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2.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从课堂巡视检查的情况来看,有不少同学的实验设计不完善,语言表述欠规范,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多锻炼,以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课堂教学是一项教育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在这堂课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该努力提高以下几点:(1)教学设计中每个问题、每个活动都要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价值性。(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发现与挖掘课堂教学资源。(3)课堂实施过程中学会倾听、欣赏、微笑、等待。(4)注意课堂组织,自己的语言简练、艺术些,学生的表达机会多些,活动丰富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