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高一化学小组比赛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尝试学生自己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高一化学小组比赛设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8-03 09:5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基本说明:
1.高一全学年化学期末复习研究性学习活动课案例设计
2.年级:高一全学年结束时
基本思想: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新课全部结束时,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十分表象和肤浅,考虑到高一第二学期时间比较长,课程不太紧。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掌握整个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有组织的让学生自主地对二本教材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复习,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同时也为高二的偏文,偏理学习打好基础,特组织了这次为期较长的“自主学习复习”课外活动课。学生兴趣较高,起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主题活动教学设计)
尝试学生自己的课堂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授课过程简介:
学生分A、B两组 → 每生准备20个化学问题及答案(从必修①和必修②中找) → 组内讨论精选出约100个问题 → 调整课桌椅摆放方式 → 两组相互对抗提问 → 宣布获胜方 → 单方赠送小礼物形成一帮一学习小组。
设计理念:
1、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是依据《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充当整个课堂的主角,自导自演,自误自乐,在误乐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2、高一第二个学期学习时间比较充足。学生有充分的课余时间去做准备。
3、本教学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寻找必修①和必修②中的题材对所提问题的准备(每生至少20个问题),达到对高一两本教材的全面自主学习和复习,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通过让每个学生向对方3-5个问题,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运用化学术语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败方向胜方一对一送小礼物,结对成一帮一学习小组,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同时培养同学之间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材分析:
必修①和必修②在整个高中化学中占有战略性地位,是偏文科学生必需掌握和了解的内容,更是偏理科学生将来学好选修模块的保障基础。本课安排在高一第二期临近结束的时候上,对学生重头开始全面理清两本教材的内容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学生分析:
通过两个学期对必修①和必修②和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了两本书的八个章节,但由于教材上知识的连续性不很完善,加上学生边学边忘的现象较为严重存在。而常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重新复习两本教材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兴趣不高。故很有必要另辟蹊径,让学生自导自演,自己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化学科的学习兴趣。
2. 在准备和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乐于奉献精神。
4. 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勇于表达和交流。
5.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概括能力和创新能力。
授课流程:
1. 学生分组
为了便于课堂操作、管理和评价,每个班学生按人数平均分成A、B两大组。提前三周分组完成。参照如下原则:
1. 教师在各班分别委任两名组织能力最强的学生为两组的组长。
2. 两名组长分别招聘各自的组员。(必需考虑到化学实力相当、人数相等、适当考虑性别相当)
3. 组长提交组员名单给化学科代表参考。(不合符规则者限期重新招聘)
4. 科代表根据化学成绩给两组学生相互一对一结对。(原则A组优-B组差,A组差-B组优)
5. 化学科代表提交名单给化学老师同意并备案。
6. 每位学生准备一件自己最心仪的小礼物。
2. 准备化学问题
基于兼顾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之因,更为了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挑选问题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对必修①和必修②自觉的来一次全面复习,问题准备的时间在全班分组完成后立即启动,历时三周。参照如下方式:
1. 组员每人准备至少20个问题及答案。(尽量避免复杂的计算问题,最好言简意赅,便于口头表达的题型)
2. 组员将各自的题目上交组长处,由组长组织化学绩优生对问题精练、删改。保留约80分钟的问题量,抄好并汇总上交化学老师处。
3. 老师审题,保留约60分钟题量并调整难题系数。(保留约100个题目)
4. 分别交两组学生打印各自的题目(注:从此往后必须做好保密工作,防止向对方泄题)
5. 两组各选出记分员和监督员各一名。
6. 每位学生熟记自己方准备的问题及答案,并分管3-5个问题的提问。
3. 比武
1. 调课:与其它任课老师协调,将化学课调至两节连续。
2. 调位子:利用上节课下课的课间5分钟让班班干部组织,将学生的坐位排成下图并按坐位就坐:
3. 用自己的计分员给自己记分,用自己的监督员监督对方的记分员。
4. 双方轮流按题号由分管该题的学生向对方提问。
5. 对方作答,老师判断正误,每答对一题计2分。
6. 记分员计分、监督员监督计分。
7. 老师把握课堂时间,提前8分钟左右宣布比赛终止。并宣布双方分数和获胜方。
8. 失败方向获胜方按原先的结对方式一对一送小礼物,并结对成一帮一化学学习互助小组。
9. 两方在学习栏内张贴各自的问题及答案,以期互鉴。
四.所选问题及答案举例:
一) 填空题型
1.食物的主体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2.炸油条用的膨松剂中含有一种对人体危害很大的元素,它是:(铝)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CO3和Fe2O3 )
4.铝较耐腐蚀的原因是:(铝的表面极易产生致密的氧化膜,对铝起保护作用)
5.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及氮的氧化物)
6. 经常被称为“温室气体”的是:(二氧化碳)
7. 大气层中臭氧层的作用是:(吸收紫外线)
8. 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氟里昂)
9. 埋木桩前,将埋入地下的一段表面用火微微烧焦,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10. 煮鸡蛋时不宜用哪种容器:(银制容器)。
11.安全火柴在火柴盒外侧涂上: ( 红磷 ) 。
12. 铅笔其核心部分就是铅笔芯。铅笔芯是由石墨掺合一定比例的粘土制成的,当掺入粘土较多时铅笔芯硬度是增大还是减小?:(增大)
13. 生活中常用的小苏打、苏打、大苏打,分别为哪三种化学物质。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名称(或化学式): 碳酸氢钠 、碳酸钠、硫代硫酸钠 。
14. 水晶、玛瑙、粘土等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硅酸盐 。
15. 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写出5种):铁锌钙镁钠钾铜铬钴碘
16. 煤气中毒实质上是一氧化碳气体中毒,防止室内煤气中毒的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注意室内通风。
17. 有条变色鬼,愿和人比美;变化十几种,比前先下水(打一化学用品): PH试纸
18. 加上一点点,作用大无边,功成不居功(打一化学名词): 催化剂
19. 杞人忧天。(打一化学名词): 过滤
20. 抵押石头。(打一化学元素): 碘
21. 取而代之。(打一化学反应名称) : 置换
二) 判断题型
22. 大量运动后吃鱼不能使人更精神。 (√ )
23. 茶叶中除生物碱外,还有酸性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刺激作用,有利于消化吸收。( × )
24.蒙古人爱用银碗与奶来招待客人,其实这样会使马奶比平时更不容易保存。( × )
25. 当误食有毒物时,喝一些糖开水,有解毒作用。( ×)
26.镜子背后的涂层不是水银。( √ )
27.炒鸡蛋加味精味道会更鲜美。( × )
28.当你发现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苔藓枯死;雪松呈暗竭色伤斑,棉花叶片发白;请注意,这是SO3污染的迹象。( × )
29.把蛋壳捣碎装在小布袋里, 放入热水中浸泡5分钟捞出, 用泡蛋壳的水洗脏衣服,格外干净 (√)
三) 简答题型
30.为什么有人用草木灰清洗一些厨房用具?
草木灰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钾,所以草木灰的水溶液呈碱性,有一定的去污作用。
31. 为什么新衣服应先洗后穿?
服装厂在加工制作衣服过程中,常用甲醛树脂、荧光增白剂、离子树脂、浆等多种化学添加剂进行处理,以达到防缩、增白、平滑、挺括、美观的目的。如不清洗就穿在身上,残留在衣服上的化学添加剂与人体皮肤接触后,就会使皮肤发痒、发红或引起皮疹等过敏反应,危害健康。因此刚买回来的新衣,一定要洗净后再穿
四) 选择题型
32.下列哪一种属于碳酸饮料(B)
A.矿泉水; B.汽水; C.白酒; D.菊花茶
33. 欲除去小苏打溶液中含有的少量苏打杂质,加入的物质最宜选用(A)
A.二氧化碳; B.盐酸; C.碳酸氢钙; D.氢氧化钙。
34.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B )
A.水中 B.煤油中 C.四氯化碳中 D.直接放在广口瓶中
35.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C )C
A.钠的熔点较低 B.钠的密度小于水 C.钠的硬度较小 D.钠的还原性强
36.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活泼的金属、或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37.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H2SO4反应, 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D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全部
38.下列关于Na和Na+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 D.灼烧时,它们的焰色反应都呈黄色
39. 在生活中常说的“五金” 不包括下列哪种金属 C
A金 B铁 C锌 D锡
40. 装订精良的大书,书上印着金灿灿的烫金字的组成 B 。
A、锌锰合金 B、铜锌合金 C、铜锰合金 D、铜铁合金
41. 钢是由什么组成的? B
A、铁、铝 B、铁、碳 C、铁、锡 D、铁、铜
42. 长期使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 A
A、老年痴呆症 B、甲状腺肿大 C、肠胃疾病 D、癌症
43. 绿色蔬菜营养丰富,下列不属于绿色蔬菜所含营养物质的为 A
A、钙质 B、叶酸 C、维生素C D、维生素A
44. 在拍摄《西游记》的过程中,那些云雾靠 C 形成的。
A.冰 B.HCl C.二氧化碳固体(干冰) D.氨水
45.夏天被蚊虫的叮咬时,用 D 可以迅速止痒。
A.盐 B.醋 C.酱油 D.浓肥皂
46.柿饼的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这粉末是 C 。
A.蔗糖 B.果糖 C.葡萄糖 D.淀粉
47.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七擒孟获时遇哑泉可致人哑巴,请问是哪一种物质。B
A.硫酸钡 B.硫酸铜 C.硫酸锌 D.碳酸铜
48.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被污染的饮用水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D )
A、生石灰 B、明矾 C、绿矾 D、漂白粉
49.误食重金属盐会引起中毒,下列不能用于解毒的措施是( D )
A. 服大量鸡蛋清 B. 服用豆浆 C. 喝大量牛奶 D. 喝食盐水
50.炒菜时,食油加热到250后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其中含有危险的( D )
A、煤焦油 B、脂肪 C、CO和CO2 D、致癌物
51.烧菜时,又加酒又加醋,菜就变得香喷喷的,这是因为( D )
A. 有盐类物质生成 B. 有酸类物质生成
C. 有醇类物质生成 D. 有酯类物质生成
52.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方法是( D )
A. 滴加浓硝酸 B. 滴加浓硫酸 C. 滴加酒精 D. 火焰上灼烧
53.如何鉴别牛奶中是否掺入了米汤(B)
A.品尝味道 B.加入碘水看是否变蓝 C.看两种物质是否分层 D.鉴别不出来
54.下雷雨时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D )
A. 磷肥 B. 有机肥 C. 钾肥 D. 氮肥
55.“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 B )
A.NaCl B.NaClO C.双氧水 D.苯酚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