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乡愁[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03-07 08: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每一次花开花落
每一个日落黄昏
每一个月圆之夜
乡愁啊
总深埋在游子的心中乡 愁余光中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50年去台湾,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游子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他也因写乡愁诗而闻名,被称为“乡愁诗人”。乡 愁余光中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 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范读余光中乡 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邮票
长大后——船票
后来——坟墓
现在——海峡
创设意境,想景悟情 联系“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四个意象来描绘每节诗的画面:
想象诗中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事,他又能想到什么……四个时间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小时候(少年)长大后(青年)后来(中年)现在(老年)--求学在外思念母亲--新婚离别思念娇妻--生死离别哀思难抑--国土分裂忧思绵绵少年清愁夫妻离愁丧母哀愁思归浓愁生离之愁死别之愁家
愁网络新闻阅读
 天下莫不羡其风雅的余光中,于2003年9月16日抵达泉州。跨过海峡,从青丝到白发,面对这样一位75岁乡愁诗人,侨乡记者感受到心灵相通,访谈也在一路停停走走间不断延续。余光中圆梦《乡愁》 记者:我们想知道,《乡愁》是怎样写出来的?
余光中:70年代初,我居住在台北,那时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我不由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当时,饱满的情绪如水瓶乍裂,瓶中水一泄而出,一首小诗《乡愁》在20分钟内就这样出来了。
记者问:您的一生中,走遍天涯处处家,您能否形容一下永春、厦门、南京、江南、重庆和台湾?
  余先生笑道:就用“再长的江河终必要入海”———《七十自喻》中的一句诗来归纳晚年的寻根之旅吧。
  今天,多少双眼睛见证余先生启程,踏上永春归根之旅。
  几十年《乡愁》,今天终于圆梦了,台湾回到祖国怀抱的日子,还会远吗……
 
网络新闻阅读 1、幸福是什么?幸福是__________ 2、欢乐是什么?欢乐是___________ 3、母爱是什么?母爱是___________
例:乡愁是什么?
乡愁是别离时母亲久久伫望的身影。
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仿写一、下面是 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请说说 两者之间的 同异。
故乡的 歌/是一支/清远的 笛
总在/有月亮的 晚上/响起
故乡的 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同:诗人都是选择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来表达思乡的 主题;都是通过创造性的比喻来书写心中的愁。 异:余光中的诗主要借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席慕蓉的诗主要通过画面和比喻表达对故乡的怀念;余光中的诗立意比席慕蓉的诗要深;余光中的诗的结构比较整齐;在表达的情感上,席慕蓉的诗更细腻、缠绵些。。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