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2019年2月24日星期日第一课时 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史上一个勋业。—— 恩格斯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通过实验,培养实验技能。
自主学习,自主归纳,归纳元素周期律。
自主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探究能力。
培养辨证唯物主义观点:量变到质变的规律。学习目标: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KL
MNOPQ1、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3、最外层电子不超过8个(K为最外层
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
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原子
大型体育场与蚂蚁
二、元素周期律 请阅读并比较表1-2中1~18号元素的有关数据,从中能找出什么规律?+ 1 0 门捷列夫的伟大创举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祝您成功!HHe 1 2第一周期2,12,22,32,42,52,62,72,8第二周期2, 8, 12, 8, 22, 8, 32, 8, 42, 8,52, 8, 62, 8, 72, 8, 8第三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有何关系?最高正价==
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化合价数 = 8 – 最外层电子数思考并讨论:2 3 结论: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和化合价都呈周期性变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变化呢?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阳离子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元素金属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生成氢化物的难易或氢化物的稳定性程度。越容易与H2化合,则生成的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 根据对应阴离子还原性强弱判断。阴离子还原性越弱,则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科学探究: 镁与冷水反应缓慢,滴入酚酞试液粉红色。而镁与沸水反应加快,产生气泡,溶液红色加深。镁的金属性比钠弱与金属钠对比 镁与铝均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但镁反应比铝剧烈。镁的金属性比铝强科学探究:列表总结:NaOH
强碱Mg(OH)2
中强碱
Al(OH)3
两性
氢氧化物剧烈 迅速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 非金属性:Si < P < S < Cl科学事实本节总结: 根据实验,可得出第三周期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Na Mg Al Si P S Cl 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对其他周期元素性质进行研究,也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从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你想到了些什么? 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探索者,才使人类对事物的认识一步步地走向深入,也越来越接近事物的本质。
先辈们对真理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们人类不尽的财富。
他们的追求除了其优秀的个人素质以外,真理本身那种理性的美,也给了他们人生以巨大的乐趣。
同学们的学习是辛苦的,又是幸福的,每一门学科中都隐含着无穷的美。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诗歌、散文和音乐, 陶冶我们的情操;而化学学科中的新奇、和谐、简约,同样闪耀着美的光辉。根据原子光谱和理论分析
核电荷数为1~20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排布Br下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