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散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物质的分散系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8-26 10:37:00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自从有了你,生活才会变的更美丽!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夜 晚 美 景物质的分散系均一、稳定
的混合物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溶质溶剂溶液的基本特征水小油滴 水小土粒水NaCl一、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1.定义: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 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分散质(disperse phase)分散剂(disperse agent)气气液液固固九种分散系(disperse system)2.根据分散剂和分散质的状态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食盐水、泥水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CaCO3)有色玻璃、合金3.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0-9m or
(<1nm)10-9m-10-7m or
(1~100nm)>10-7m or
> 100nm10-9m=1nm(纳米)三种分散系本质区别二、胶体:1.概念: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介于1~100nm(10-9 ~ 10-7 m)的分散系。牛奶血液肥皂水豆浆胶体的本质特征根据分散质微粒的构成分 粒子胶体:Fe(OH)3胶体、AgI胶体分子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根据分散剂状态分 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液溶胶:AgI胶体、Fe(OH)3胶体气溶胶:烟、云、雾2. 分类有色玻璃烟水晶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C )
A. 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C )
A.淀粉溶液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牛刀小试:现象演示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的“通道”.可用于鉴别溶液和胶体原理分析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应 用3. 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CuSO4溶液Fe(OH)3胶体为什么浊液及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光照射粒子1.反射:粒子直径远大于入射光波长2.散射:粒子直径小于入射光波长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太大,对于入射光只有反射而不散射;溶液里溶质粒子太小,对于入射光散射很微弱,观察不到丁达尔效应.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D )
A. 溶液 B. 悬浊液 C.乳浊液 D. 胶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 观察外观 B. 丁达尔效应 C. 加热
5.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是( C )
A. 丁达尔效应 B. 可以通过滤纸
C.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4. 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步骤:参看“三维设计” P12▲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实验现象:生成红褐色胶体5.不同分散系的比较 (三维设计P12)<1nm>100nm1nm~100nm小分子、
离子很多分子集合体分子集合体或大分子均一、透明、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不稳定均一、透明较稳定能不能能能不能不能食盐水、
糖水淀粉胶体、
Fe(OH)3胶体泥浆水、牛奶半透膜:是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离子)透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由鸡蛋壳膜或羊皮纸、胶棉薄膜、玻璃纸等制成。6、胶体的应用与危害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墨水、墨汁、明矾
净水、土壤保肥中均应用胶体原理危害:烟、雾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资料卡——阅读p14光照下无丁达尔效应
空间变得一团漆黑 人类难以生存 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空气),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让化学走向生活,
感受化学的奇妙和魅力!本节小结:1.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10-9m or (<1nm)10-9m-10-7m or (1~100nm)>10-7m or > 100nm2. 如何区分溶液和胶体?3. Fe(OH)3胶体的制备:丁达尔效应4. 不同分散系的比较:5. 胶体的应用与危害:6.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
的性质是( )
A.都比较稳定,密封放置不产生沉淀
B.都有丁达尔现象
C.加入氢氧化钠溶先产生沉淀
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AD7.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 )
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l~100nm之间   B. 都能透过半透膜
C.都是透明的澄清液体  
D. 都呈红褐色8. 下列分散系不发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
A.碘溶于酒精配成碘酒
B. 雾
C.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里
D.含有灰尘颗粒的空气DC胶体带电的原因:
胶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间产生排斥作用,不易结合成更大的沉淀微粒,这是胶体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如何破坏胶体的稳定状态?课件17张PPT。物质的分散系(二)———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
盐酸、NaOH溶液、NaCl、石墨、蔗糖溶液、K2SO4溶液、酒精、Cu1.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发生电离 ,生成能够自由移动的水合离子)2.非电解质: 无论是在水溶液中还是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均以分子形式存在)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过程称为电离。电离需要通电吗?练习1:⑴硫酸 ⑵蔗糖 ⑶氨气 ⑷HNO3
⑸NH3·H2O ⑹锌粒 ⑺NH4Cl ⑻乙醇 
⑼石墨 ⑽Ca(OH)2 ⑾H3PO4 ⑿Na2O
判断上述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
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2、 3、 81 、4 、 5 、7、 10 、11、 123.电解质导电与金属导电比较: 电解质导电是由于其溶于水或熔化时自身电离产生了可以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金属导电是由于其内部存在自由电子。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B: 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C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 :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 Cu能导电,所以Cu是电解质;
B: NaCl溶液导电,所以NaCl溶液是电解质;
C :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2是电解质;
D :BaSO4的水溶液不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练习2:B4、注意:
(1)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Cu、K2SO4与NaCl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如:碳酸钙虽然其水溶液几乎不导电,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它是电解质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该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CO2、SO2不是电解质
(4)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在水中溶解的部分完全电离,是电解质
(5)酸、碱、盐、水,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蔗糖、酒精等是非电解质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练习3:二、电离方程式 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电离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式子。H2SO4 = 2H+ + SO42-
NaOH = Na+ + OH-
NaCl = Na+ + Cl-例如:电离方程式 书写原则:1.方程式前后原子个数守衡
2.方程式中正负电荷代数和为0
3.原子团不能拆开写,如HCO3-,OH-,SO42-等(但强酸的酸式盐除外,如HSO4-)书写时注意事项:1、 适用范围:电解质的电离。2、 用的是等号(或可逆号)。3 、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4 、根据右下角系数写离子个数。电离方程式1、硫化钾溶液2、硫酸铁溶液K2S = 2K+ + S2-Fe2(SO4)3 = 2Fe3+ + 3SO4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HCl =
Al2(SO4)3 =
BaCl2 =
AgNO3 =
NaHSO4 =
NaHCO3 =
H2SO4 =
Ba(OH)2 = H+ + Cl--2Al3+ + 3SO42--Ba2+ + 2Cl--Ag+ + NO3--Na+ + H+ + SO42--Na+ + HCO3--2H+ + SO42-Ba2+ + 2OH—盐:电离时产生的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比较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比较酸碱盐电离的特点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