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九年级化学 第一单元 第一节 奇妙的化学同步练习 鲁教版
(答题时间:45分钟)
1. 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一定比例的乙醇)的使用可以缓解石油危机。从甜菜或甘蔗中提取的蔗糖可以通过发酵产生乙醇。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甜菜的生长 B. 汽油中加入乙醇
C. 乙醇的燃烧 D. 蔗糖的发酵
2. 下列叙述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融化成水 B. 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
C. 铜棒投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 D.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
3.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冰棒融化 B. 木材燃烧 C. 湿衣服晾干 D. 灯泡发光
4.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钢铁生锈 B. 高粱酿酒 C. 蜡烛受热熔化 D. 用“84”消毒液消毒
5. 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 ( )
A. 干冰升华 B. 电灯发光 C. 矿石粉碎 D. 粮食酿酒
6. 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
A. 花香四溢 B. 海市蜃楼 C. 百炼成钢 D. 木已成舟
7.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①甲烷用作燃料 ②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③氧气用于气焊 ④干冰用作制冷剂 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8. 5月17日,奥运火炬在温州传递。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 )
A. 彩旗飘扬 B. 气球升空 C. 火炬燃烧 D. 声音远扬
9. 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 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 B. 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 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 D. 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10.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米饭变馊 B. 火药爆炸 C. 湿衣服晾干 D. 铁锅生锈
11. 下列自然灾害发生时,其主要变化为化学变化的是 ( )
A. 台风 B. 雪灾 C. 山体滑坡 D. 森林火灾
12.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融化
B. 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C. 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
D. 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13.“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碾米 B. 淘米 C. 洗菜 D. 酿酒
**(双选)14.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制取明矾晶体 净 水 自制汽水 将鸡蛋壳放入醋中
A. B. C. D.
15.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 烟花燃放 B. 百炼成钢 C. 米酿成醋 D. 美酒飘香
16.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灯泡通电发光 B. 水结成冰
C. 蜡烛燃烧 D. 酒精挥发
17. 下列各图所示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木炭在O2中燃烧 向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
A. B. C. D.
18.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19.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 ( )
20. 下列括号中对日常生活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
A. 嘴嚼米饭时有甜味(化学变化)
B. 玻璃窗破裂(化学变化)
C. 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物理变化)
D. 纯净物加热后变为混合物(物理变化)
21. 2008年3月22日是第十六个“世界水日”。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涉水卫生”。下列涉水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 海水晒盐 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 饮用水生产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2.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是( )
A. 纸张燃烧 B. 粮食酿酒 C. 火药爆炸 D. 湿衣服晾干
23.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 西瓜榨成西瓜汁 B. 铝块压制成铝箔
C. 石蜡熔化成蜡油 D. 玉米酿制成酒精
24. 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
25. 生活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干冰升华 B. 蜡烛熔化 C. 食物腐烂 D. 酒精挥发
26.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酒精挥发 B. 灯泡通电发光 C. 铁生锈 D. 自行车爆胎
27.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洗后的湿衣物晾在室外变干 B. 汽油挥发
C. 干冰气化 D. 用粮食酿酒
28.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汽油挥发 B. 车胎爆裂 C. 木条燃烧 D. 玻璃破碎
29. 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30. 下列图示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31. 下列能说明硫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 )
A. 硫是淡黄色固体 B. 硫受热会融化
C. 液态硫受热会汽化 D.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32. 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蕴含着很多化学含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 诗句中的“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 诗句中的“灰”指的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D. 诗句中的“泪”指的是液态石蜡
﹡33. 下面能量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蜡烛照明 B. 水力发电 C.太阳能供热 D. 电热器取暖
﹡34.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35.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B C D C B C A C D C D AB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B B D A A D D A C C D C D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A D C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