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5张PPT。将 铁粉与 硫粉混合均匀,放在石膏板上,用炽热的玻璃棒加热。
反应后只得到一种 ,铁粉和硫粉都没有剩余,且生成的黑色固体为11g。1.从以上实验中,可以分析出化学反应有哪些基本特征?视频实验黑色物质 2.试着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Fe---56 S---327g4g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什么是化学方程式定义:根据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在硫和铁生成硫化亚铁
这个反应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分子种类元素化合
价变化物质种类原子种类、数目、
质量不变元素种类、
质量不变物质总质量...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写出水通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水通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通 电H2O2+22配 平:“配”是配上分子个数“平”是原子个数相等 写出水通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O通 电H2O2+221.尊重客观事实
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 则 1.先写反应物5.检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写出生成物,并标明生成物的状态符号4.配平,把短线改成等号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2.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CuFeSO4+铁和硫酸铜反应.化学方程式..课堂小结化学方程式学案
活动一
将7g 铁粉与4g 硫粉混合均匀,放在石膏板上用炽热的玻璃棒来加热,反应后只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铁粉和硫粉都没有剩余,且生成的黑色固体为11 g。
根据实验分析化学反应有哪些基本特征?
通过实验中所给的数据,确定生成的黑色固体的化学式(Fe---56 S---32)
试着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
活动二
根据所写的化学方程式分析在硫和铁生成硫化亚铁这个反应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变 化
不 变
微 观
元素观
宏 观
活动三
写出水通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书写步骤
活动四
练习1:
按步骤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2:
回忆实验现象,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练习3:
拓展
写出铁和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表示
第二节 化学方程式
学科
化学
年级
初三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五四制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这一节是继前面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等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初中化学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本节在本单元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到微观的具体体现,又是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描述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感受到文字表达式在使用过程中繁琐与不便,所以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有着较高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间较短,有些学生对化学式的记忆书写还不够熟练,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还不够准确,并且学习化学方程式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既要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又要配平,还要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对上述这些要求,学生往往顾此失彼。面对这种情况,主要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在课前进行习题问卷,通过评价试卷使学生对化学式的有关知识有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应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
2.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步骤,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已有感性认识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相应的活动与探究,培养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培养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认识,培养尊重客观事实,形成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过程,克服书写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培养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素材
环节一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视频实验
给学生提供学案
环节二
进行学习活动,明确方程式的定义和涵义
环节三
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环节四
通过练习,巩固提升
课堂小结
水电解实验视频
磷燃烧实验视频
铁和硫酸铜反应演示实验
环节五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