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导学案(全)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导学案(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4-09 08:16:36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七单元 《燃烧及其利用》复习导学案
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 (2) (3)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 (2) (3)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 、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1)
(2)
4、爆炸:可燃物在 内 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二、燃料和能量
1、三大化石燃料: 、 、 (混合物、均为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 ”(主要含 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 、 (引起酸雨)、 、烟尘等
(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3)天然气是气体矿物燃料(主要成分: ),是较清洁的能源。
2、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
(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发出 火焰)
(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 )
化学性质: 可燃性
工业酒精中常含有有毒的甲醇CH3OH,故不能用工业酒精配制酒!
乙醇汽油:优点(1) (2)
(3)促进农业发展 (4)乙醇可以再生
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
(1) 吸热反应:如
4、新能源: 、 、 、 、
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1)优点: , , 。
(2)需解决问题:① ②
巩固:1.(2009·昆明)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他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
(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 ;用扇予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 (填序号)。
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
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
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
(4)为探究实验后溶液的性质,在图B烧杯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所得溶液呈 。
2. “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而又较洁净的气体化石燃料——天然气。请你回答: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2)煤矿有时会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与天然气相同,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
(3)另据报导,在我国南海、东海海底发现巨大的“可燃冰”带,“可燃冰”(CH4· nH2O)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态物。若将天然气从其冰态物中分离出来,有两种方法:
①在一定温度下, 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②在一定压强下, 使气体从冰态物中分离出来。
(4)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我们在使用能源时应树立“一要节约能源,二要进一步开发、利用新能源”的观点。
①下列各图中表示我国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②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至少写两种)
③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一个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例子
④请举出一个生产、生活中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的例子九化学导学案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学法指导:阅读课文或课外资料及上网搜集有关燃料、热量的材料,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问题讨论(一)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的燃料主要有
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的燃料有
问题讨论(二)1.常用的化石燃料有 、 、 。是不可再生能源的原因是 。
2.煤属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综合利用,通常将煤 ;加工过程属 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加工后的产品主要有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 。
3.石油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属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为了综合利用,通常用 的方法加工。石油的加工过程属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加工后的产品主要有 。加工后的产品属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西气东输”输的是 ,它属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 。甲烷的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根据燃烧产物可推断它的组成元素有 。化学方程式为 。
【演示实验7-4】甲烷的燃烧
问题讨论(三)1.根据课本P135表7-3所示数据,估算大约 、 年后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将被耗尽。并在课本的图上表示你的估算结果。
2.你了解可燃冰吗? 。
3.燃料燃烧不充分时,不仅 ,而且 。
4.延长能源使用期限,我们可以控制 ,提高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需要考虑:一是 ;二是 。
5.工业上使用煤等固体燃料,为了使燃料与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将固体燃料处理的方法有

【合作探究实验7-5】镁条与盐酸反应中能量变化。【补充实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实验内容 【实验7-5】镁条与盐酸反应 【补充实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现象
手的感觉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a(OH)2+2NH4Cl=BaCl2+2H2O+2NH3↑
分析 说明了化学反应中有 的变化,有些化学反应 ,有些化学反应 。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请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的热量和能量的实例 。
今天我的收获是:
跟踪检测
1.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对这三种燃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混合物 B.燃烧后都会放出热量
C.都是可再生能源 D.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3.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能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下列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B. 可燃冰由四种元素组成
C. 可燃冰的发现为使用新能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D.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固体水
4.下列措施中不能达的节约能源目的的是 ( )
A. 将固体燃料粉碎 B. 将液体燃料成雾装喷出
C. 将煤变成煤气 D. 通入尽可能多的空气
5.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
A.甲烷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6.人类生活需要的能量有些来自化学反应。下列变化中实现了有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是 ( )
A.利用电热器取暖 B.发电厂利用水力发电
C.在手电筒中使用干电池 D.利用蜡烛照明
7.当今三大化石燃料是 、 、 。
8.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它是一种 颜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 , 溶于水, 燃烧,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化学反应中常伴随一些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放出 ,如木炭、硫黄、等物的燃烧;有些反应则 ,如 。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能量间的相互转化,例如,我们常使用的干电池,就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请再举出两个生活中能量转换的例子 。
10.某气体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点燃,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迅速把烧杯倒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可能的组成有 。
11.小颖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观察到家用燃煤通常加工成蜂窝状,这样会燃烧的更充分。由此她联想到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了思考:哪些因素能影响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呢?她作出两种猜想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回答:(1)她提出的两种猜想是:① ② 。
(2)请选择其中的一种猜想,设计实验加以探究(你所选择的猜想序号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3)为了使燃料能够得到充分利用,节约能源,请你结合燃料使用的实际,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PAGE
1九化学导学案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导学案】
自学指导
通过对煤.石油.天然气.氢气.酒精等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懂得如何选择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和认识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性。
问题讨论
1.三大化石燃料是什么?煤中含有哪些元素?煤燃烧会产生哪些物质?
2.酸雨是如何形成的?它有哪些危害 ?如何减少危害?
3.汽车用燃料的燃烧时主要污染物有哪些?如何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
4.车用乙醇汽油属于纯净物吗?乙醇代替汽油作燃料有何好处?
5.你认为最清洁的燃料是什么?为何至今没有推广使用?
6.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哪些
【自学检测】
1.能造成酸雨的气体有 。
2.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有 . . . 和 。
3.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乙醇汽油属于 (填物质类别),它的优点是 。
4.氢气的化学式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常用 和 制氢气,用 或 方法收集。
5.新能源主要有 等。
今天我的收获是:
【巩固训练案】
(A类)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迫在眉睫。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太阳能 B.潮汐能 C.风能 D.石油
2.优良的环境和充足的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科学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质污染  B.过量排放CO2—形成酸雨
C.发展太阳能产业—开发持久.清洁能源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3.2009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
A.大量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紧张问题,也有利于减轻酸雨污染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4.2009年4月22 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绿色世纪”。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5.如图是一幅贴在汽车加油站的宣传广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由玉米生产的乙醇可添加在汽油中作汽车燃料
B.玉米汁可作汽车燃料
C.推广玉米生产的燃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
D.推广乙醇汽油可适度减轻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B类)
6.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1)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理想的制氢方法是               。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目前,我市长岛.栖霞.莱州.招远.开发区等地的风力发电厂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中;海阳的核电项目也已经启动。这些新能源的利用和开发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你认为还有哪些好处(写出两条)         ;          。
(C类)
7.(1)煤燃烧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SO2),它遇雨水后能够形成酸雨,酸雨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请你举出酸雨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两个实例:
① ② 。
(2)某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用煤约400Kg,所用煤中含硫的质量分数约1%。若其中的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那么该居民家中每年冬季取暖向大气中排放约 Kg的二氧化硫。
PAGE
2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自学方法】回顾生活体验,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和实验探究了解燃烧现象及燃烧的条件
问题探究一:燃烧的定义
1.根据生活经验,谈谈燃烧有哪些现象?
2.你能说出什么叫燃烧吗?电灯发光、放热是燃烧吗?
问题探究二:结合生活体验,请谈谈燃烧需要什么的条件呢?
相信你会归纳: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 、
活动探究一:燃烧时三个条件是否要同时具备?
完成课本P124页实验7-1,观察现象并讨论与交流下列问题:
⑴上述实验中,为什么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⑵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⑶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空气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通过以上实验,相信你会知道物质燃烧时三个条件应 。
活动探究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灭火的方法吗?想一想,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想的最多。
用品:火柴、蜡烛、沙土、剪刀、烧杯、水、抹布、碳酸钠、稀盐酸。使用这些用品你有几种方法将蜡烛的火焰熄灭呢?做一做。
相信你会归纳:灭火的原理: 、 、
问题探究三:爆炸现象常有发生,你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爆炸?哪些物质会发生爆炸吗?
自我检测题:
1.下列情况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2.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喷水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 )
A.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
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 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物质
3.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的军队点燃战船,熊熊燃烧的战船借助东风直冲曹军的
木船,使曹军的木船燃起大火。根据提示燃烧的条件填写:曹军的木船是 ,木船燃烧的条件是 和
今天我的收获是:
巩固练习 班级 姓名
1.下列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火灾的是 ( )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普通灭火器
2.下列安全警告标志适用于油库、汽车加油站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4、有道是:水火无情。一旦你被困在火灾区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求生措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拨打火警电话并到窗口呼救 B.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
C.直立身子朝有火光的方向逃生 D.蹲下或匍匐前进逃生
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6、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7、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    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8、我国一些成语中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 “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