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常见的酸 硫酸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九年级下册 第九章 第二节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课程标准一级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主题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地位和作用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该内容的学习在盐酸之后,在常见的碱、盐之前。通过硫酸性质的学习,进一步理解研究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并为继续学习碱和盐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内容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情况分析原有认知结构
学生已经认识了氧气、二氧化碳、盐酸等物质的性质,知道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用途体现性质这一辩证规律。对研究酸类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初步的认识,并初步学会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学生认知特点
学生学习热情不稳定,易受新的情景影响,对于物质的认识还处于感性阶段,思维形式逐步由形象思维转向逻辑思维。能对问题提出一些猜想与假设,并能完成简单的化学实验。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浓硫酸稀释的对比实验,初步学会浓硫酸稀释的操
作方法。
2、学生通过探究如何证明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活动过程
体验探究过程和学习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硫酸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和脱水性。
2、初步学会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浓硫酸腐蚀性的学习,增强安全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的意识。
2、通过硫酸用途与性质的学习,关注硫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
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 重点:浓硫酸的腐蚀性以及稀释方法;硫酸的主要性质。
难点:如何证明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
反应。教法分析: 对比实验法、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探究法
学法分析: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方法一方法二浓硫酸的稀释浓硫酸水教学过程1.做实验时,不慎把浓硫酸洒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
2.2002年2月23日,某大学生为了测试熊的嗅觉,将浓硫酸泼向黑熊,给黑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浓硫酸为什么会给黑熊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呢?教学过程情境一某钢铁制品厂,在钢铁制品加工前,常用硫酸来“清洗”钢铁表面的铁锈?这利用了硫酸什么性质? 学 案情境二北京石鹰化工厂位于昌平区阳坊镇,主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该厂的废碱液常用硫酸来处理,这是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呢? 稀硫酸问题:
1、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
2、如何能证明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呢? 氢氧化钠溶液演示实验实验探究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认识、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进一步明确没有明显现象不代表不反应,使学生认识到不能单凭某一实验现象来下结论,应进行科学验证。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你对硫酸有哪些认识?
你受到哪些启发?1、某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
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由于忘
记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
否恰好完全反应,他该怎么做?2、根据教材21页的课外实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3、通过网络搜集硫酸和盐酸在工、农、医药卫生等
方面的重要用途的资料。
(2题 3题可任选一题)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