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教材版本:
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说课内容:实验室制氧气教材分析第一次系统学习气 体的实验室制法 为今后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起到了铺垫作用强化了实验室制气的一般思路 学生薄弱环节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学生分析高锰酸钾制氧气、物质的化学式、仪器名称及操作注意事项化学探究过程、实验能力喜欢化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色、态,正确
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实验所需仪器和操作方法,实验室制气一
般思路。 2.催化剂概念 和作用。4.进一步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 1.利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体会科学探究
的主要过程。2.初步学会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设计
发生装置 (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积极
作用 3.进一步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
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实验装置难点:催化剂概念的形成 突破难点的方法:实验探究突出重点的方法:讲解、探究、评价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景探究药品和反应原理评价、确定发生装置小结反馈,布置作业3~4min24~26min10min5~7min 小军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磕破了腿,医生给他清洗伤口时,他发现伤口处出现了气泡,对此产生了疑问,你能为他解答疑惑吗?提示:医生用的是过氧化氢消毒液,主
要成分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问题情景向装有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加入5毫升左右的过氧化氢消毒液,将带火星的香伸入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产生了氧气演示实验环节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查阅资料:
1.过氧化氢(H2O2)溶液在常温或微热时就能分解产生氧气。
2.二氧化锰在加热到535℃也会分解。
3.酒精灯火焰温度一般在400 ℃~500℃。探究药品和反应原理提出问题:是什么物质产生的氧气?环节二:猜想与假设猜想1:过氧化氢产生的氧气
猜想2:二氧化锰产生的氧气
猜想3: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
产生的氧气环节三:制定实验步骤步骤一:观察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色、态。
步骤二: 加入20滴过氧化氢溶液,用带火星的香检验。
步骤三:待反应停止,将试管1中物质分出一半到试管2。
步骤四: 试管1中加少量二氧化锰, 试管2中滴加过氧
化氢溶液
分别用带火星的香检验。环节四:进行实验环节五:解释与结论填写学案1.注意安全;
2.滴加液体时要注意滴管的使用;
3.用剩火柴梗和香(代替带火星木条)放于废液缸中;
4.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看看那一组配合最好。温馨小提示环节六:表述与交流环节七:反思与评价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可产生氧气,二氧化锰改变了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时的反应速率,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质量也没有改变1.药品: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二氧化锰 H2O2 H2O O2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变化的物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总结: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制氧气你能试着解释用过氧化氢消毒液清洗伤口时会产生气体的原因了吗? 伤口处的血液中存在着能让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速率加快的催化剂——生物酶,因此用过氧化氢清洗伤口会看到气泡。还记得小军的 疑惑吗?我们的肝脏分泌过氧化氢酶,是我们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的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我们的唾液里有大量的淀粉酶,是淀粉分解的催化剂我们的胃里有胃蛋白酶,是蛋白质分解的催化剂 催化剂到底离我们有多远汽车尾气净化需要催化剂的帮助 在灶具中加上一层催化燃烧剂,能使燃烧更充分 造成臭氧层空洞的催化剂是氟利昂还记得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吧 装置类型:固热型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观察装置,讨论以下问题1.这些装置能否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
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2.如果可以,每一套装置分别具有哪些
优点和缺点?其中哪种仪器可以更换?
3.你们认为哪一套用于实验室用过氧化
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更好?装置一×装置二√装置三√装置四√可用装置试管可以更换为锥形瓶、广口瓶、烧瓶常用装置
固液、常温型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氧气挑战自己[作业]
1.查阅资料,看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
制得氧气?
2.这些方法是否适合在实验室进行实
验?
3.如果可行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制取装
置? 教学设计的创新之处 从生活中的现象到化学课上的实验,再到应用化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问题,体现了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
以探究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的药品及原理为载体,呈现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科学探究的方法。
整节课突出学生的问题、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活动和学生间的交流,教师主要起引导组织作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