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并能完成实验报告和主动进行交流
2.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蒸馏和萃取的原理、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难点:分液漏斗是否漏液的检验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粗盐的提纯,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物质的分离方法是利用了什么原理?对于液态混合物,我们怎样将其分离呢?你能想出一些办法吗?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新知学习新知学习 实验探究 完成下面的表格:实验现象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AgNO3(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2.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课本图1-4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ml 100℃时的馏分,停止加热。3.取少量蒸馏出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几滴AgNO3溶液和几滴稀硝酸。(得到的液体中含有Cl-吗?)写出以上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思考交流思考交流 1.什么是蒸馏?利用的原理是什么?在蒸馏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实验仪器?2.在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时,应怎样通入冷凝水?3.在蒸馏实验中,在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什么?4.目前世界各国淡水缺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海水相对充足,你认为能用海水蒸馏得到淡水吗?若能,你认为这种方法能用于大规模海水淡化工程吗? 学生思考交流,达成共识。练一练:1:现有一瓶物质甲与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物质化学式熔点(℃)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甲C3H6O2-9857.50.93可溶乙C4H8O2-84770.90可溶据此,将甲和乙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什么?说出你的理由。
实验探究 ⑴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⑵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⑶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止。⑷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 1.待液体分层后,你看到的现象有哪些?分液漏斗内的两层液体如何注入烧杯中?2.这种分离物质的方法利用的原理是什么?3.什么是萃取?萃取的条件是什么?在萃取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是什么?4.在用分液漏斗进行萃取实验前,你认为应该干什么?如何操作?练一练2:在分液漏斗里用一种有机溶剂萃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止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是“水层”,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进行判断。
板书 2.蒸馏和萃取⑴蒸馏 ⑵萃取①所用仪器 ①所用仪器②实验步骤 ②实验步骤③注意事项 ③注意事项④实验报告 ④实验报告
巩固练习
1.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2.在实验中,为防止下列情况发生,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防止烧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B.在用系列实验装置制取和检验的实验中,尾气污染空气,一定要用水吸收尾气
C.用加热KMnO4的方法制得的氧气中常带有紫色,应在靠近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D.在点燃甲烷气体前,为防止爆炸,应先验纯
3.有下列仪器:①烧杯;②蒸发皿;③平底烧瓶;④试管;⑤坩埚;⑥锥形瓶。其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 )
A.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⑥
4.有下列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量筒;⑦燃烧匙。其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③④⑦
5.下列实验操作,不能用以分离提纯物质的是( )
A.萃取 B.称量 C.蒸馏 D.结晶
6.下列关于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中,能够分离KNO3和NaCl的是( )
A.溶解过滤 B.结晶 C.蒸馏 D.萃取
7.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
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后,然后竖立试管
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
⑥将烧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紧塞子
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
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
⑨稀释浓硫酸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
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灯微热。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⑩ D.④⑤⑦⑧⑩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
B.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配制浓H2SO4和浓HNO3的混酸时,应将H2SO4慢慢加到浓HNO3中,并及时搅拌和冷却
D.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9.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方法是 ;分离两种溶解度相差很大的溶质的溶液时,常用的方法是 ;萃取的条件是 。
10.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方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下层液体;
F.从分液漏斗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各题:
⑴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 → →A→G →→E→F。
⑵上述E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 。
⑶上述G步骤的操作的目的是: 。
⑷能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
11.如何用最简单的实验方法,只用酚酞试液就能鉴别出浓度相同的食盐溶液、盐酸和NaOH溶液。简述其实验方法和步骤。
参考答案:
练一练:1.蒸馏(分馏);原因:(略)
2.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慢慢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往其中加入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是水层,反之说明上层是水层。
巩固练习:1.CD 2.B 3.B 4.C 5.B 6.B 7.A 8.D
9.蒸馏;过滤;蒸发结晶;①某物质在两溶剂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 ②两溶剂不互溶(分层)。
10.⑴C、B、D、A、G、H、E、F
⑵使分液漏斗下端颈紧靠烧杯内壁,及时关闭活塞,不让上层液体流出。
⑶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E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顺利流出。
⑷CCl4与水不互溶,且碘在CCl4中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得多。
11.各取少量三种未知液少许于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的原溶液为NaOH溶液,另取少许余下的两种未知液于试管中,分别向其中滴加含有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可使溶液红色褪去的原溶液为盐酸,余下的原溶液为食盐溶液。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