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目标:
1.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 了解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
3. 了解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重点、难点: 外界条件对电离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类比、推理等教学方法结合使用。21世纪教育网
引入:
问题:什么是电解质?哪些物质属于电解质?
一、电解质 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2.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二、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1. 区分电解质强弱的依据:
分组实验3-1
1mol/lHCl 1mol/l CH3COOH
与镁条反应现象
实验结论
分组实验3-1
1mol/lHCl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用PH计测定)
实验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2.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 HCl = H+ + Cl-
(2)弱电解质: CH3COOH CH3COO- + H+
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关系。
(1)强电解质:强碱、强酸和多数盐;
(2)弱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等。
三、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1.电离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成分子的速度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弱电解质电离过程(用图像分析建立)
当
则弱电解质电离处于平衡状态,叫“电离平衡”,此时溶液中的电解质分子数、离子数保持恒定,各自浓度保持恒定。
2.与化学平衡比较(由学生总结比较)
(1)电离平衡是动态平衡:即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过程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过程仍在进行,只是其速率相等。
(2)此平衡也是有条件的平衡:当条件改变,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即平衡发生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内因的主导因素。
B.外因有:(理论推测,实验验证)
①浓度。
在CH3COOH CH3COO- + H+ 的平衡体系中:
a、 稀释实验
1mol/lHCl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
稀释1000倍后溶液的PH 0.001mol/lHCl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0.001mol/l CH3COOH
预测 实测 预测 实测
理论解释。
b、加入相应的盐
1mol/lHCl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
加入少量NaCl固体 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溶液的PH 预测 实测 预测 实测
理论解释:
②温度
1mol/lHCl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
加热后溶液的PH 预测 实测 预测 实测
理论解释: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所以,升高温度,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
练习:完成下表
在氨水中进行如下实验操作
操作/项目 PH [OH-] [NH4+] [NH3H2O]
加入NH4Cl固体
加入NaOH固体
加入HCl溶液
3.电离平衡常数(自学点拨)
实验3-2(分组)
1mol/l硼酸 1mol/l CH3COOH
溶液的PH
加入Na2CO3溶液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1)一元弱酸电离平衡常数:
(2)一元弱碱电离平衡常数:
(3)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每步各有电离常数。如:
(4)电离平衡常数只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而与浓度无关。
(5)K的意义:
①电离平衡常数化是温度函数,温度不变K不变。
②值越大,该弱电解质较易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较强;值越小,该弱电解质越难电离,其对应的弱酸弱碱越弱;即值大小可判断弱电解质相对强弱。
③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一级电离程度较大,产生,对二级、三级电离产生抑制作用。
www.
w.w.w.k.s.5.u.c.o.m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