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电解池》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右图)。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中“a”为负极,“b”为正极
B. 电解池中的电解液不可以是NaCl溶液
C.B电极发生的反应:2H 2O+2e-=H2↑+2OH-
D.A.B两端都必须使用铁作电极
2. 以Fe为阳极,Pt为阴极,对足量的 Na2SO4 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4 mol 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水的物质的量为
A.6mol B.8mol C.10mol D.12mol
3.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
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
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
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
4. 将质量相等的铜片和铂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铜片与电源正极相连铂片与电源负极相连,以电流强度1A通电10min,然后反接电源,以电流强度2A继续通电10min。下列表示铜电极.铂电极.电解池中产生气体的质量和电解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5. 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a极板 b极板 x电极 Z溶液
A 锌 石墨 负极 CuSO4
B 石墨 石墨 负极 NaOH
C 银 铁 正极 AgNO3
D 铜 石墨 负极 CuCl2
6. 在一盛有饱和Na2CO3溶液的烧杯中插入惰性电极,保持温度不变,通电一段时间后:
A.溶液的PH值增大; B.Na+和CO32-的浓度减小;
C.溶液的浓度增大; D.溶液的浓度不变,有晶体析出;
7.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质量的另一种物质(括号内),溶液能与原来溶液完全一样的是:
A.CuCl2(CuO);B.NaOH(NaOH);
C.NaCl(HCl); D.CuSO4[Cu(OH)2]
8. 将分别盛有熔融KCl、MgCl2、Al2O3(熔有冰晶石)的三个电解槽,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K、Mg、A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3;B.3:2:1;C.6:3:1;D.6:3:2;
9. 两串联电解池,左边放硫酸铜,右边放一定量的某硝酸盐溶液,电解时当左池有1.6gCu析出时,右池析出0.45g固体,则右池溶质为:
A.AgNO3;B.NaNO3;C.Mg(NO3)2;D.Al(NO3)3;
10. 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质量增加,电解液的PH下降的是:
A.CuSO4;B.AgNO3;C.BaCl2;D.H2SO4;
11. 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
A.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B.原电池的正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C.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阳极所发生的反应;
D.原电池的负极和电解池的阴极所发生的反应;
12. 某冶炼厂以碳棒作电极,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生成的氧气同时还与阳极碳棒反应生成CO和CO2,当生成54kg铝时,阳极消耗24kg碳,则阳极生成的CO和CO2中,CO和CO2的分子个数比为
A.1﹕2 B.2﹕1 C.1﹕3 D.1﹕1
13.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下列溶液,经过一段时间,溶液的pH下降的是
A. NaCl B. NaOH C. H2SO4 D. CuSO4
14. 用电解水的方法分析水的组成时,需要加入一些电解质以增强水的导电性,不宜加入的物质是
A.Na2SO4 B.NaNO3 C.KOH D.CuSO4
15.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6.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量的CuSO4稀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 + 2e- =Cu
B.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 =2H2O + O2↑+ 4e―
C.若有6.4g金属Cu析出,放出的O2一定为0.05 mol
D.电解完成后,加入一定量的Cu(OH)2,溶液可能恢复到原来的浓度
17. 用石墨电极电解含有一定量重水(D2O)的水(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2∶1
B.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8∶1
C.相同状况下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4∶1
D.若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6∶3,则D2O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18.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www.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www.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 (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mol B.0.5mol C.0.6mol D.0.8mol
19. 用铂电极电解CuSO4溶液,当铜离子浓度降至一半时,停止通电,若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原体积,应加入的适当物质是
A.CuSO4 B.CuSO4·5H2O C.CuO D.Cu(OH)2
20. 将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氧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3 B.3∶2∶1 C.6∶3∶1 D.6∶3∶2
二、填空题
21. 将铝制品与另一种材料作电极,以某种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通电后在铝制品与电解液的接触面上逐渐形成一层Al(OH)3薄膜,薄膜的某些部位存在着小孔,电流从小孔通过并产生热量使Al(OH)3分解,从而在铝制品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氧化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上述原理,以铝制品和铁棒为电极,一定浓度的NaHCO3溶液为电解液进行实验。
(1)铝制品表面形成氢氧化铝薄膜的电极反应式为 。
(2)电解过程中,必须使电解液的pH保持相对稳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的原因是 。
(3)使用NaHCO3溶液为电解液,会减缓阴极区溶液pH值的增大,能说明这一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三、计算题
22. 如图所示,通电5 min后,第③极增重2.16 g,同时在A池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224 mL,设A池中原混合液的体积为200 mL。
试求:
(1)请写出①、②的电极反应式;
(2)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
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C A A D C D A A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D CD D D D AD C C D
二、填空题
21.(1)Al-3e-+3HCO3- Al(OH)3↓+3CO2↑
(2)Al(OH)3和Al2O3都是两性物质,当电解液呈酸性或强碱性时,刚形成的Al2O3薄膜会被电解液溶解。
(3)HCO3—+OH- CO32-+H2O
三、计算题
22. 在A池中发生的反应为:阳极(②极):4OH-- 4e-=2H2O+O2↑
阴极(①极):2Cu2++4e-=2Cu
若Cu2+完全放电后还有:4H++4e-=2H2↑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16÷108=0.02(mol)
由电极反应可知,每转移4mol电子,放出1molO2,所以②极上析出O2的体积为:
0.02÷4×22.4=0.112(L)<0.224(L)
说明A池收集到的气体中还有H2。①极上放出H2为:0.224-0.112=0.112(L),即0.005mol。
①极上析出Cu和放出H2共获得0.02mol电子。
Cu2+的物质的量为:(0.02-0.005×2)/2=0.005mol [Cu2+]=0.005/0.2=0.025mol/L
答:通电前A池中原混合溶液Cu2+的浓度为0.025mol/L。
a
电
源
b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