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制法

文档属性

名称 氧气的制法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8 08:46:00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工业制氧录像你会实验室制取氧气吗?仪器: 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 如何连接装置来收集氧气呢?收集方法和氧气的什么性质有关? 讨论1带导管的单孔塞、集气瓶、
毛玻璃片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水槽排水法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双氧水
双氧水的化学名称:过氧化氢  分子式:H2O2
双氧水不稳定,可被分解,分解时放热,同时产生氧气,其稳定性随溶液的稀释而增加。
【贮藏】遮光,密闭,在阴凉处保存。
二滴管水二滴管双氧水二氧化锰二滴管双氧水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仔细观察催化剂 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的分解中起加快化学反应速度的作用,它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资料库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能用前面的发生装置吗?说出理由。 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什么因素有关?讨论2发生装置的选择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所需的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固固加热固液不加热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从实验的需求量上看,我们怎么来选择更合适的发生装置呢? 讨论3 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甲烷气体的物理性质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发生装置收集装置考考你1、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2、你在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请你谈谈 1、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是一种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那么它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怎样的?
作业
2、合作讨论: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需要哪些仪器?如何进行操作?请写出操作步骤和要点。

怎样得到氧气
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怎样得到氧气》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有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教材中第一次比较系统研究气体制取的方法,通过对氧气的不同制取方法进行研究,可以帮助巩固元素在化学变化中守恒的基本思想。借助该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方法研究,通过实验装置的选择和装配、气体的收集和检验等过程研究,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初步渗透“建模”思想,为以后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通过1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掌握,但对学习一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还没有系统的思路和方法,而在第一次学生实验中接触到高锰酸钾加热能产生氧气为本课提供了学习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由兴趣激发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真正的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在不断的探究中获得新知。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策略,应用情景—探究—感知的教学方法,辅助启发式教学、问题讨论式教学等方法,与多媒体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实验这个独特的教学手段,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室制氧反应原理的实验和教师的实验室制氧实验,从实验现象的分析中认识、把握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又通过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发生装置,初步学会实验室制气装置的选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2、理解实验室制氧的反应原理。
3、初步学会根据反应原理和氧气的性质,选择相应的仪器组装实验室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原料的选择,感受元素守恒的基本思想。
2.通过实验室制氧的反应原理和制取装置,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实验、归纳等方法获取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制氧反应原理和装置选择的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难点: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六、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实验、录像、PPT、学生活动纸
七、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说明:
讨论1:如何连接装置来收集氧气呢?收集方法和氧气的什么性质有关?
讨论2:用这种方法制取氧气,能否用前面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呢?说出理由。如何变化前面的装置?
讨论3:从实验的需求量上看,我们怎么来选择更合适的发生装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