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一主题五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选修一主题五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10 08:2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学习目标 1.了解常用环境卫生用品的种类,通过典型案例
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环境卫生用品的重
要性。2.以肥皂为例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去污
原理,知道肥皂的组成及制备;了解洗涤剂的重
要性质。3.以次氯酸钠、臭氧、过氧乙酸为例说明消毒剂
的施效原理,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与性质
的关系;知道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联想 质疑现在,洗涤剂、消毒剂、杀毒剂等卫生清
洁用品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它们究竟有什
么物质制成的?他为什么会有洗涤、杀菌、
消毒的能力。大量使用这些卫生清洁用品
对人体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使用它们应该
注意哪些事项? 一、常用洗涤剂肥皂的制取
+ 3NaOH3C17H35COONa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硬脂酸钠甘油(皂化反应)1.肥皂 为什么能去污?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疏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
(3)肥皂的去污过程C17H35COONa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由憎水基和亲水基构成,表面活性剂是制造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重要原料。
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2.功能特异的表面活性剂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性质:
①润湿和渗透作用。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促进润湿; 还可以促进液体渗透到固体内部
②发泡作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使空气进入溶液,能形成气泡。
③乳化作用。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亲水基进入水中,亲油基进入油中,就会排列形成保护层,防止分散了的液滴凝聚,维持体系的稳定性
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84消毒液漂白粉漂白精NaClOCa(ClO)2Ca(ClO)21.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①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2、了解身边的消毒剂
漂白粉或漂白精
84消毒液Ca(ClO)2 + H2O +CO2 = CaCO3 ↓ + 2 HClONaClO+ H2O +CO2 = NaHCO3 + HClO②臭氧 杀菌能力高于甲醛、二氧化硫、高锰酸钾用氯制剂等消毒剂;杀菌后剩余的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不产生残留造成污染,这一点是任何化学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③过氧乙酸的性质 CH3COOOH
因含有过氧基“-O-O -” 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能缓慢放出氧气,受热和遇有机物或金属杂质更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加热至110℃时,强烈爆炸。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
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应在避光、密封、低温下贮存合理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
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4、正确保存消毒剂。1. 杀虫剂的发展阶段
①低效杀虫剂 
砷的化合物,毒性较高 ,杀虫效果较差
②高效杀虫剂 
以DDT等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为主,
杀虫效果好,残留严重
③超高效杀虫剂
以菊酯类化合物为主,毒性低,杀虫效果好
④特异性杀虫剂
以昆虫信息素类化合物为主,基本无毒、无污染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
2. 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正规产品
②严格遵照使用说明
③避免误食、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
④注意使用范围和保管方法如何合理使用消毒剂  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
  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
  查找原因发现这名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悲剧发生。  专家指出,由于洁厕剂是用盐酸勾兑成的,HCl的含量较高,所以当洁厕剂与漂白粉合用时就会产生有毒的氯气,当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弥散到一定浓度时甚至会置人于死地。请写出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