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教学目标
1.了解常用环境卫生用品的种类,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安全使用环境卫生用品的重要性。
2.以肥皂为例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去污原理,知道肥皂的组成及制备;了解洗涤剂的重要性质。
3.以次氯酸钠、臭氧、过氧乙酸为例说明消毒剂的施效原理,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以肥皂为例认识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及去污原理,知道肥皂的组成及制备;了解洗涤剂的重要性质。
2.以次氯酸钠、臭氧、过氧乙酸为例说明消毒剂的施效原理,了解消毒剂的使用注意事项与性质的关系;知道杀虫剂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过程
联想质疑
现在,洗涤剂、消毒剂、杀毒剂等卫生清洁用品陆续走进千家万户,它们究竟有什么物质制成的?他为什么会有洗涤、杀菌、消毒的能力。大量使用这些卫生清洁用品对人体和环境有什么影响?使用它们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一、常用洗涤剂
分类 名称
厨房用洗涤剂 洗洁精、去污粉、油烟净等21世纪教育网
织物用洗涤剂 肥皂、洗衣粉、丝毛洗涤剂、衣领净等
身体用洗涤剂 香皂、沐浴液、洗手液等
其他 洁厕剂、地毯清洁剂等
思考: (1)不同的洗涤剂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2)肥皂的去污原理?
1.肥皂的制取
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疏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
(3)肥皂的去污过程
2.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由憎水基和亲水基构成,表面活性剂是制造洗涤剂和化妆品的重要
原料。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
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性质:
①润湿和渗透作用。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促进润湿; 还可以促进液体渗透到固体内部
②发泡作用。加入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可以使空气进入溶液,能形成气泡。
③乳化作用。水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亲水基进入水中,亲油基进入油中,就会排列形成保护层,防止分散了的液滴凝聚,维持体系的稳定性
3.科学地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
1.常见的消毒剂
有效成份 应用
酒精溶液 乙醇 皮肤等消毒
碘酒 碘 皮肤消毒21世纪教育网
双氧水 H2O2 臭氧 O3过氧乙酸溶液 CH3COOOH 饮用水、病毒污染物、皮肤等消毒
氯系消毒剂 环境、物品表面、餐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福尔马林 HCHO 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等
2、几种常见消毒剂
①次氯酸钠:次氯酸钠属于高效的含氯消毒剂。次氯酸的氧化作用是含氯消毒剂的最主要的杀菌机理。含氯消毒剂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
NaClO+ H2O +CO2 = NaHCO3 + HClO
②臭氧 杀菌能力高于甲醛、二氧化硫、高锰酸钾用氯制剂等消毒剂;杀菌后剩余的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不产生残留造成污染,这一点是任何化学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
③过氧乙酸的性质 CH3COOOH 因含有过氧基“-O-O -”
无色透明液体,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溶于水。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能缓慢放出氧气,受热和遇有机物或金属杂质更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加热至110℃时,强烈爆炸。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刺激性。
过氧乙酸本身不稳定,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应在避光、密封、低温下贮存
3.合理使用消毒剂,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2、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
3、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4、正确保存消毒剂。21世纪教育网
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
1. 杀虫剂的发展阶段
①低效杀虫剂 砷的化合物,毒性较高 ,杀虫效果较差
②高效杀虫剂 以DDT等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化合物为主,杀虫效果好,残留严重
③超高效杀虫剂
以菊酯类化合物为主,毒性低,杀虫效果好
④特异性杀虫剂:以昆虫信息素类化合物为主,基本无毒、无污染
2. 使用注意事项21世纪教育网
①使用正规产品
②严格遵照使用说明
③避免误食、防止与皮肤直接接触
④注意使用范围和保管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