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主讲 城北中学 王磊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并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2、正确书写并配平化学方程式。3、通过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的方法,学生讨论和练习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师生互动为课堂主要的教学形式,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错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及纠正,进一步使学生探究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2、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难点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疑点 质量守恒定律这一原则在化学方程式书写时的运用。
学情分 析 如何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在第四单元所学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基础上的第三种化学用语。学生本身对前两种化学用语掌握的还不够熟练,而且化学方程式又在本单元中起着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纽带作用,因此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对学生来说成为他们学习化学的分化点,有的学生甚至因此而掉队。在本课题的学习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主观臆造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将客观存在的化学反应中的某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写错,未标出化学反应的条件,未写出反应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物的状态等。
教 学 突破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在配平化学方程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不断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错题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练习及纠正,进一步使学生在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1、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知道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简便性。下面我让两位同学上黑板上写出木炭、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让学生利用第一课题所学的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这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的情况。3、导入新课: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同,这说明了大家书写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化学方程式都这么简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板书:课题二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1、两位同学上黑板完成,下面的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展开讨论并回答:3、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情景。 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导学生产生新的疑问,激发学生新的探究欲望,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自主学习 【多媒体】展示两个化学方程式(有错误) 学生观察思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这两个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并说明错误的原因。 小组积极展开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展示交流 陈述: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展示你们讨论的结果,教师并对各组出现的情况予以点评。 1、学生回答: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的生成物写错了不是双氧水而是水。2、学生回答:第二个化学方程式中等号两边的原子数目不相等。 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相互欣赏、激励,体验成功,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得到新的收获。
梳理整合 陈述:同学们,根据刚才两个方程式出现的问题,请你们总结一下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学生进行总结并回答。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探究活活一 提问:请分析一下,如何改正刚才的方程式呢?【多媒体】演示平衡过程 陈述:在H2前配上2,在H2O前配上2,上述反应两边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就都相等了,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化学方程式的 配平。 学生分组进行分析讨论。学生观看并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探究活动二 陈述: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关键是配平,那正确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具体有哪些步骤呢?下面我们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说明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具体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1、根据反应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成物的化学式。P + O2 P2O5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配平的方法使两端的原子数目相等。提问:那大家是用什么方法来配平这个方程式的呢?【多媒体】展示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关键点。练一练: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化学方程式。提问:那这个方程式是不是就完成了呢?还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吗? 3、若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在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上向上的箭头;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物无难溶性的物质,而生成物中有固体难溶性的物质生成,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向下的箭头;同时标出反应条件。练一练:见多媒体。 4、把单线改成双线。(强调不要让学生忘记) 5、最后全面检查。 1、学生聆听。2、学生看书、整理并回答总结。3、学生阅读教材98页标注部分,利用数学的知识分析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4、学生仔细观看并理解。5、学生独立完成方程式的配平并回答.6、学生进一步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得出并回答.7、学生独立完成。 培养学生阅读和归纳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刚才所学的配平方法。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刚才所学的条件的标注。
探究活动三 【多媒体】:投影展示下列化学方程式,采用比赛的方法,让学生快速的判断方程式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学生看投影,小组讨论、分析方程式的正误并做好抢答的准备。 培养学生观察和敢于质疑的能力
拓展与提高 [提问]: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少了,这一现象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能否设计实验加以证明呢?[指导评价] 教师对学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加以评价小结: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巩固练习] 练习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A、10g冰受热熔化成10g水B、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C、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D、化学反应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练习2、分子参加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数目 C、原子的质量练习3、已知32g氧气和4g氢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g水,那么32g氧气和6g氢气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教师不急于抛出答案,要求学生阅读概念,认真的理解“参加化学反应”的意思是什么。强调“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本质区别。) 观察、思考学生回答讨论分组讨论实验方案。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做题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通过练习,强化概念,巩固理解。巩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守恒的原因不急于抛出答案,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强化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课堂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呢? 学生思索后回答 学生总结本堂课所学的知识,提出还没有弄清楚的知识与疑惑。
板书设计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书写步骤: (1)写:写短线,左边写反应物的化学式,右边写生成物的化学式。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3)注:注明反应条件、“ ”或“ ” (4)改:将短线改为等号。 (5)查:检查化学方程式。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观察法等。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学平时教学设计的,根据农村中学现有的条件,大多数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并且实验仪器都不齐备,分组实验达到10组以上很难开出来.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虽然是概念教学,却是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过程,初步学习探究式学习方法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将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改为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形成"质量守恒"这一知识过程的快乐。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各个环节中,要求我注意了灵活掌控课堂,时刻关注并追随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以适当的引导,但不做过多的限制,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拓展学生的思维.当学生中出现一些错误的做法和观点时,不急于进行否定或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及时组织学生展开交流和讨论,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这样的质疑,争论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达到师生互动,主动建构的目的,实现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教育。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还有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创设概念教学中的学习情景,怎样设计教学环境真正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如何发挥学习主导作用,学生如何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探究性学习中设计什么探究主题,学生自主探究的时机,探究时间的掌控,学生讨论选择什么问题,学生讨论问题的时机,学生讨论的时间掌控等,这些问题常常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重点的突出,以及学生活动是否充分等,我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