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周周清)[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测试(周周清)[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11 16: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费县实验中学高二化学周周清(第7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将其选出填入题后号内)
1.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后X2为0.4 mol/L,Y2为0.8mol/L,生成的Z为0.4mol/L ,则该反应式是( )
A.X2 + 2Y2 2XY2 B.2X2 + Y2 2X2Y
C.3X2 + Y2 2X2Y D.X2 + 3Y2 2XY3
2.保持相同温度时的可逆反应:2A(气) + B(固) 2C(气)在1×105Pa达到平衡时和在1×106Pa达到平衡时,其逆反应速率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气)+ F2(气) ClF3(气)△H<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F转化率增大
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F的转化率增大
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
4.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地起反应生成N2和CO2。对此反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催化剂反应正向移动
B.使一种反应物过量能提高另一种反应物的转化率
C.改变压强对反应速率没有影响 D.降低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5.反应NH4HS(固) NH3 (气) + H2S(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下
列各种情况下,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
A.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SO2气体
B.移走一部分NH4HS固体
C.容器压强不变,充入N2气
D.温度、容积不变时,通入HCl气体
6、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X(g)+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7.对可逆反应A(g)+B(g) 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
是( )
8.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 形,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 )
A、升高温度,同时加压。
B、降低温度,同时减压
C、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
D、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
9.有一化学平衡mA(g)+nB(g) PC(g)+qD(g),右图表示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10、密闭容器中,反应xA(g) + yB(g) zC(g)达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 若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A的浓度降为0.3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x+y < z B.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 B的转化率降低 D. C的体积分数增大
11.一定温度时,反应2HBr(g) H2(g)+Br2(g);ΔH>0 达到平衡,要使混合气体颜色加深,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减小压强 B.缩小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大H2的浓度
12.可逆反应2A+B 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温度变化气体平衡相对分子质量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可能都是固体 B 、A和B一定都是固体
C、若B为固体则A一定为气体 D、A和B不可能都是气体
13.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列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该反应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气体
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气体
C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L是固体
D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L是固体或液体
14、一定温度下,反应:N2(g)+H2(g) 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c(N2)﹕c(H2)﹕c(NH3)=1﹕3﹕2
B.N2,H2和NH3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的2倍
D.单位时间内每增加1 mol N2,同时增加3 mol H2
15、放热反应CO(g)+H2O(g) CO2(g)+H2(g)在温度t1时达到平衡,c1(CO)=c1(H2O)=1.0 mol/L,其平衡常数为K1。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至t2时,反应物的平衡浓度分别为c2(CO)和c2(H2O),平衡常数为K2,则
A.K2 和K1的单位均为mol/L B.K2 C.c2(CO) <.c2(H2O) D.c1(CO)>c2(CO)
16、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MN 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
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D.t1时,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
17、在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2SO2(g)+O2(g) 2SO3(g),SO2和O2起始时分别为20 mol和10 mol;达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80%。若从SO3开始进行反应,在相同的温度下,欲使平衡时各成分的百分含量与前者相同,则起始时SO3的物质的量及其转化率为( )
A.10 mol和10% B.20 mol和20%
C.20 mol和40% D.20 mol和80%
二、填空题
18、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l)+KCl(l)NaCl(l)+K(g)ΔH>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右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19、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g)+ O2 (g) 2SO3(g) (△H< 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碳转化率_________,化学反应速度_________
(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碳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
(5)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