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一中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理科化学质量检测试卷(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6*3=48分)
1.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H2COOH B.Cl2 C.NH4HCO3 D.SO2
2.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2H+ +2e- = H2↑ B、Fe2+ + 2e- = Fe C、2H2O + O2 + 4e- = 4OH- D、Fe3+ + e- = Fe2+
3.对平衡CO2(g)CO2(aq);△H= -19.75kJ/mol,为增大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应采用的方法是
A.升温增压 B.降温减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增压
4.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有大量[Al(OH)4]-的溶液中:NH4+、Na+、Cl-、H+
B.在强碱溶液中:Na+、K+、CO32-、NO3-
C.在pH=12的溶液中:NH4+、Na+、SO42-、Cl-
D.在c(H+)=0.1mol·L-1的溶液中:K+、I-、Cl-、NO3-
5.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恰好反应
6.已知乙酸(HA)的酸性比甲酸(HB)弱,在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NaA和NaB混合溶液中,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c(OH)>c(HA)>c(HB)>c(H+) B. c(OH-)>c(A-)>c(B-)>c(H+)
C. c(OH-)>c(B-)>c(A-)>c(H+) D. c(OH-)>c(HB)>c(HA)>c(H+)
7.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B.1 L 0.l mol·L-1CuSO4·(NH4)2SO4·6H2O溶液中:c(SO)>c(NH)>c(Cu2+)>c(H+)>c(OH-)
C.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2CO3)=c(HCO)+c(CO)+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95℃纯水的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0.2mol/L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pH=1
D.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碳酸氢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OH==CO+H2O
B.醋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 CH3COONa+H+ == CH3COOH + Na+
C.少量金属钠放入冷水中 Na+ 2H2O== Na++2OH—+H2↑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Cu2+ + SO +Ba2+ + 2OH== Cu(OH)2↓+ BaSO4
10.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都充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O2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SO2的转化率为p%,则乙容器中SO2的转化率
A等于p% B大于p% C小于p% D无法判断
11.反应2A(g)2B(g)+C(g)是放热反应,在未用催化剂的条件下已达平衡,现要使正反应速率降低,c(B)减小,应采取的措施是
A.升温 B.增大反应器的体积 C.增大c(A) D.降温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逐滴加入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c(SO42-)>c(NH4+)
B.两种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1和c2,pH的别为a和a+1,则c1=10c2
C.pH=11的NaOH溶液与pH=3的醋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
D.向0.1mol·L-1的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铵固体,则溶液中c(OH-)/c(NH3·H2O)增大
13.某温度时,B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Na2SO4可以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
B.通过蒸发可以使溶液由d点变到c点
C.d点无BaSO4沉淀生成 D.a点对应的Ksp大于c点对应的Ksp
14.取一张用饱和的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电极是阴极 B.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C.电解过程中水是氧化剂 D.b电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
15.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 OH- = NiOOH +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6.据报道,我国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氢氧燃料电池车将在奥运会期间为运动员提供服务。某种氢氧燃料电池的电解液为KOH溶液。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 B.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液中的KOH的物质的量不变
C.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
D.用该电池电解CuCl2溶液,产生2.24LCl2(标准状况)时,有0.1mol电子转移
徽州一中09—10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理科化学质量检测试卷(4)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本题共6小题,共52分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2分,共52分)
17、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1)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填“A”或“B”),请说明理由
(2)25时,将=9的NaOH溶液与=4的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 =7,则NaOH溶液与溶液的体积比为
(3)95时,若100体积1=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1与强碱的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
1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 =CH4(g)+HC≡CH(g);△H2=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 =CH3CH=CH2(g)+H2(g)的△H=____ _kJ·mol-1
(2)以丙烷为燃料制作新型燃料电池,电池的正极通入O2和CO2,负极通入丙烷,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电池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电时,CO32-移向电池的_____ __(填“正”或“负”)极。
(3)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HCO3- +H+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已知:10-5.60=2.5×10-6)
(4)常温下,0.lmol·L-1NaHCO3溶液的pH大于8,则溶液c(H2CO3)______c(CO32-)(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19、在一定温度下,在一体积固定的密闭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
2X(g)+Y(g) a Z(g)+W(g) △H=-Q kJ·mol-1(Q>O)(a是正整数)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温度升高,平衡常数K的值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______________。
(3)有同学认为,Q1一定小于Q,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的物质的量如下列各项,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仍为Q1 kJ的是_____________(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A.2 molX、1mol Y、1molAr B.a molZ、1mol W
C.1 molX、0.5mol Y、0.5a molZ、O.5 mol W D.2 molX、1mol Y、lmolZ
(5)X的转化率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Q、Q1的代数式表示)。
20、(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
A.C(s)+H2O(g)=CO(g)+H2(g) △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
C.2H2(g)+O2(g)=2H2O(1) △H<0
(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右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是两块电极板,则:
①若X和Y均为惰性电极,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通过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粉末,恰好恢复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②若X、Y分别为铁和铜,a仍为CuSO4溶液,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1、已知:在298K、100kPa时,
①C(s,石墨)+O2(g) = CO2(g) △H1 = -400 kJ·mol-1;
②2H2(g)+O2(g) = 2H2O(l) △H2 = -570 kJ·mol-1;
③2C2H2(g)+5O2(g) = 4CO2(g)+ 2H2O(l) △H3 = -2600 kJ·mol-1;
(1)写出298K时由C(s,石墨)和H2(g)生成1 mol C2H2(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现有一定量的乙炔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放出热量650 kJ。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含有0.5 mol Ca (OH)2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
将反应后的物质分为a、b、c三等份,分别进行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①在a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②加热b,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在c中加入适量的FeCl3溶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参考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D B D A 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B C C D A D
17、① A ②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 (OH-)小
③ 10 : 1 ④ +b=14 或:1+214
⑤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中和NaOH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18、(1)124.2。 (2)C3H8+5O2===3CO2+4H2O;负。
(3)4.2×10-7 mol·L-1。
(4)> ;HCO3-+H2OCO32-+H3O+(或HCO3-CO32-+H+)。 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19、(1)减小(2分) (2)1(2分)
(3)正确(1分)2molX和1molY不可能完全反应(2分)
(4)A(2分,有错不给分)(5)(3分)
20、(1)C(2分)
(2)H2+2OH-→2H2O+2e-(2分)
(3)①2CuSO4+2H2O 2Cu+O2↑+2H2SO4(2分) 0.4mol(2分)
②Cu→Cu2++2e-(2分)
21、(1)C(s,石墨)+H2(g) = C2H2(g) △H = -215 kJ·mol-1 (2分)
(2)①Ca2+ + HCO+ OH- = CaCO3↓+H2O(2分)
②Ca2+ + 2HCO CaCO3↓+H2O+ CO2↑(2分)
③产生红褐色沉淀,产生无色气体。(2分)
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