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www.themegallery.com§2-1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说课黄梅三中 陈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一、教材分析四、教学程序三、学法指导二、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位于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放在第一节介绍,有统领全章的作用。在学生具备了科学分类的思想后,再来学习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标准: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物质之间的变化规律对简单的化学反应分类;掌握交叉分类、树状分类这两种分类方法,并能用分类图表示分类结果。 体会分类标准并不唯一,分类标准的确立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学会从不同的方面找到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去加工信息,学会小组合作。 从生活经验入手,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认识到分类作为一种科学方法在化学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会小组合作的集体成就感。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二、教法分析 本节的教学内容少,而且比较简单,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空间。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思考与交流”,要让学生体会到懂得物质的分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和认识化学的效率。三、学法指导 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分类法早有隐性的认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正好对以前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分类观。
发散、迁移生活中
的分类化学中
的分类化学中分
类的意义五、教学过程设计总结、归纳板块一板块二板块三板块1、生活中的分类垃圾分类、引入新课播放广告寻找生活中分类实例讨论分类作用强调分类是有标准的,定义分类方法教学流程任务1:认识分类方法任务2.1:古今对话——与拉瓦锡谈元素分类学生评价拉瓦锡元素分类法教师评价,总结前车之鉴教学流程板块2、化学中的分类拉瓦锡元素分类法展示任务2.2:认识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学生阅读归纳教师评价总结教学流程板块2、化学中的分类阅读教材总结常见的分类方法学生汇报交流任务2.3:小组合作分类教师评价教学流程板块2、化学中的分类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用分类图表示分类结果教 师
评 价学生小组活动学生汇报交流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用分类图表示分类结果小组活动学生汇报交流任务3:总结归纳化学中分类的意义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评价教学流程板块3、化学中分类的意义学习活动设计与设计意图学习活动1.1 观看垃圾分类广告,认识垃圾分类意义,尝试从其它角度对垃圾进行分类学习活动1.2 寻找生活中的其它分类实例,认识分类的重要作用学习活动1.2 以垃圾分类和生活中的分类为例子,得出同一对象,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认识分类标准的重要性,确定分类的定义板块1:生活中的分类
学习任务1:认识分类方法学习活动设计与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以紧贴学生生活的垃圾分类为切入点,形成思维的发散,找到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分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分类在我们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并且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通过大量对分类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分类方法的理性认识,认识到分类这种科学方法对我们的重要性,在分类时分类标准的确立会直接影响到分类的结果。板块1:生活中的分类
学习任务1:认识分类方法学习活动设计与设计意图学习活动2.1学生讨论、评价拉瓦锡对元素的分类设计意图:本部分是本节课最亮眼之处。通过生活中的分类,学生只是感性地认识了分类的方法。而要达到从生活到化学的迁移,还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中分类的意义。为了使化学知识体系网络化、系统化,学生要学会对化学知识进行分类。在这里引入拉瓦锡只是希望“抛砖引玉”,学生在评价拉瓦锡分类法的优缺点的基础之上,认识到:分类需要建立在对对象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寻找分类对象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确定一个能够将各物质分开的标准。板块2:化学中的分类
学习任务2.1:古今对话——与拉瓦锡谈元素分类学习活动设计与设计意图学习活动2.2.1 阅读教材,认识交叉、树状分类法 设计意图:常见的分类方法对于学生来说非常熟悉,在本节课主要是需要让他们从平时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通过对比来得出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在使用时怎样选用分类法,所以方法本身不是重点,而如何根据分类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分类方法的这种能力是重要的。 板块2:化学中的分类
学习任务2.2:认识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学习活动2.2.2 学生分组讨论交叉分类、树状分类法特点,并对两种分类法作出比较学习活动设计与设计意图学习活动3 通过之前的小组合作对化学物质及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化学中常用的分类标准,总结化学中分类的意义。 设计意图:本部分是整节课的升华,学生通过三组小组活动之后,对化学分类只是处于低层次的体验、领悟阶段,需要站在整个化学体系的高度对化学中常用的标准进行总结归纳,对于在小组活动中体验到的分类的意义也需要进行梳理。板块3:化学中分类的意义
学习任务3: 总结常用的标准、交流化学中分类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 §2.1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树状分类法
2.交叉分类法
四、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分类法在生活中的意义1、情景创设:
用字典查生字、在网页上浏览信息2、引导学生列举分类法应用的实例,由学生来归纳分类法的意义。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会分类法在生活中的意义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都是事先经过分类放入书架的超市里面琳琅满目的商品是经过分类后摆上货架的垃圾分类:(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1、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化学物质、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写在信息反馈收集卡上。2、投影展示学生写出的典型的分类角度和分类方法(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 1、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化学知识(化学物质、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将分类的结果写在信息反馈收集卡上。①著名运动员和他们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和国籍进行交叉分类中国运动员外国运动员球类运动员非球类运动员3、举例配合图片说明两种常见分类法:生物学中物种的分类②生物学中对生物种类进行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并配以相应的习题,让学生掌握这两种分类法各自的特点。4、以习题为过渡,体会分类法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举例配合图片说明两种常见分类法:(二)师生互动,传授新知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三)课堂小结(四)巩固练习2.用树状分类法对HCl、CO2 、CaO 、NaOH、Na2SO4、CaCO3、Ca(OH)2、H2SO4进行分类HCl H2SO4 NaOH Ca(OH)2 Na2SO4 CaCO3 CO2 CaO 课堂练习(五)作业布置
(练习册P23 1、2、6、7题)(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应用分类法的意义
2、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①交叉分类法: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②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3、分类法的应用谢谢观看,请多批评指正!计算机 资源管理器试想想,没有分类的世界的模样? 目的和意义:能够提高人们工作、学习的效率,使人们更快更便捷的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