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选修3)化学: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选修3)化学:1.3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14 09:36:00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2课时 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高考资源网【教学目标】
1.了解电负性的概念及内涵;
2.认识主族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并能给予解释。
3.了解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教学重点】电负性概念及其变化规律。[21世纪教育网
【教学难点】电负性变化规律
【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诱导——启发式、演绎推理和逻辑探究相结合教学21世纪教育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课 2分钟 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并解释为什么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 学生回答问题 复习强化上一节课的知识点
二、联想·质疑 3分钟 电子亲和能 第一电离能是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定量描述,那么原子得电子能力的有如何用定量去描述呢? 阅读电子亲和能21世纪教育网 引起学生知识的冲突,激发学习动机[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找出电子亲和能的变化规律 学生讨论:没有规律研究电子亲和能没有太多的意义
三、新课 20分钟 1.电负性的概念 思考与交流:1、电负性的概念:2、电负性的数值:3、电负性的意义: 学生自学回答问题1、元素的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2、以氟元素的电负性数值为4。无单位。3、(1)、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反之越弱。(2)、电负性大于2的元素大部分为金属元素,小于2的元素大部分为非金属元素。(3)电负性大,元素易呈现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易呈现正价。(4)判断原子间成键的类型。一般两元素电负性的差值大于1.7,易形成离子键,差值小于1.7,易形成共价键。 培养自学能力
2.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读图,找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电负性依次增大同主族,从上到下:电负性依次减小 培养读图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
化合价与电子排布的关系3.电负性的意义 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它所在的族序数(除Ⅷ族和0族外)反映了原子间的成键能力和成键类型 阅读课本总结规律:1.一般认为: 电负性大于2.0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电负性小于2.0的元素为金属元素。2.一般认为: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大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离子键 如果两个成键元素间的电负性差值小于1.7,他们之间通常形成共价键3.电负性小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弱,元素的化合价为正值; 电负性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四、概括整合 5分钟 电负性的概念电负性的变化规律电负性的意义 分析第一电离能的数据与电负性的数据的关系,将电负性与第一电离能变化规律的统一起来 学会比较学习
练习 分值 评分
1、下列各组元素按电负性大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F>N>O B.O>Cl C.As>P>H D.Cl>S>As 20分
2、电负性为4.0的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现:A.正价 B.负价 C.即显正价有显负价 D.不能确定 20分
3、电负性差值为零时,可形成:A.极性共价键 B.非极性共价键 C.金属键 D.离子键 20分
4、写出下列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并给出原子序数和元素名称。(1)第三个稀有气体元素。(2)第四周期的第六个过渡元素。(3)电负性最大的元素。(4)3p半充满的元素。(5)1~36号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6) 1~36号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 40分
www.
【板书设计】
二、元素的电负性及其变化规律
1. 电负性的概念
2. 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 电负性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高考资源网【教学目标】
1.了解电离能的概念及内涵;
2.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并能给予解释。
【教学重点】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电离能变化规律的特例
【教学媒介】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诱导——启发式、演绎推理和逻辑探究相结合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可能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请同学们写出第3周期及VA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请同学们根据写出的价电子排布分析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变化规律。 学生写的是电子排布式,没有抓住价电子,规律内容书记忆型,没什么难点,定性的记住规律。内容如素材1 巩固第二节的学习内容,并为本节的教学做准备
过渡 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仅有定性的分析往往是不够的,为此,人们用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来定量的衡量或比较原子得失电子能力的强弱。 学生思维活跃,什么是电离能、电负性呢?自己会猜想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
联想质疑 电离能是元素的一种性质。表1-3-2和表1-3-3种写出了某些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从已经学过的知识出发,你能推测出电离能描述的是元素的那中性质吗?你能分析第一电离能的数值和性质的关系吗?展示:表1-3-2第三周期元素(除Ar)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NaMgAlSiPSCl49673857778610129991256表1-3-3 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NPAsSbBi14021012947834703 学生可能会分析出是失电子的能力;也有可能得出是得电子的能力。 对比分析,再次生成强烈的疑惑感,即为下面的进一步分析作了准备,又是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阅读分析课本内容电离能的定义部分板书 设置问题1.什么是电离能。2.符号和表示方法3.意义[来源:21世纪教育网]一、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1.定义:气态原子或气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叫做电离能。2.符号:II1表示第一电离能;I2表示第二电离能……3.意义:表示原子或离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电离能越小,该原子越容易失去电子;反之,电离能越大,表明在气态时该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因此,运用电离能数值可以判断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电子的难易程度21世纪教育网 自我的深度学习,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即时梳理学生会提出疑问:Mg的第一电离能比Al的大,所以Al比Mg易失去电子,但我们以前学习的金属失电子顺序中,Mg比Al易失电子,与酸反应时更剧烈。同理:P与S有同学反驳,条件不一致,一是气态,二是溶液 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解决刚才生成的疑惑产生新的疑问,为解决问题很好过渡,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
讨论分析学生的质疑 肯定学生的发言,强调分析事物时看好条件是关键。然后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物质的电子排布式和我们前面学习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来理解 可能会想到洪特指出的电子排布的特殊性,能量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全充满(P6或d10)、半充满(如P3或d5)和全空(P0或d0)状态时,体系的能量较低,原子较稳定。 学生自己动手解决,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已学知识
解疑答惑 强调学生的分析思路是正确的,鼓励学生自己继续探究。强调Mg(1s22s22p63s23p0)正处于全空状态,能量较低,比较稳定,所以不易失去电子。同理分析:P和S 学生分析P和S, P(1s22s22p63s23p3)半满状态,比较稳定,所以不易失去电子。 得到了及时的提高,解决了在积极地问题,学生的积极情绪正在提升。
交流研讨 观察图1-3-5和1-3-6,请你说明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怎样的变化,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 和前面所学知识对应,找出不同点,讨论分析,还是从全空、半满、全满角度分析特殊性 从前面知识很好的认识到了这种规律,使学习的知识更加准确。学生自己也能解释原因,积极性很高。
必要的总结,注重对知识的强化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对同一周期的元素而言,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小,稀有气体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在总体上呈现由小到大的变化趋势,表示元素原子越来越难失去电子。短周期元素的这种递变更为明显,这是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但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和原子半径的减小,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依次增强的必然结果。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表明自上而下原子越来越易失去电子。这是因为同主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逐渐减弱。过渡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的变化不太规则,随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加从左到右略有增加。这是因为对这些元素的原子来说,增加的电子大部分排步在(n-1)d轨道上,核对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作用变化不是太大。
实质分析 总之,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递变规律是原子半径、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对知识及时总结,有效增加知识的增长点
练习1填表[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族 周期 IA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1221世纪教育网345621世纪教育网7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增大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减小
练习2 2.从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数据的大小可以判断出( )A、元素原子得电子的难易B、元素的主要化合价C、元素原子失电子的难易D、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练习3 3.下列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A、K B、 Na C、P D、Cl
www.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减小
原子第一电离能增大
【板书设计】
一、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
1. 电离能概念:
2. 符号:
3. 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