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19 21: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鲁教版初中化学五单元第二节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学设计
莘县舍利寺中学 王存具
教学目标
1、知识发展目标:
⑴、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学会用中和反应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
⑵、认识盐的组成。
(3)了解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能力培养目标:
⑴、通过对酸和碱反应的探究,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⑵、初步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3、情感态度目标:
⑴、让学生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留心生活。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4、重点:中和反应的本质及应用。
5、难点:中和反应的实质及微观理解。
教学方法:
1、分组展示,互相交流。
2、教学中体现由浅入深,学生自主研究,研究互动的原则,并及时予以科学的指导和评价。
3、通过“收获和感悟”,促使同学自己回顾自己这节课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自己做出评价或对他人做出评价。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播放蚊子叮咬人、用肥皂水涂抹咬伤处的视频。
(从生活走进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紧随设问:看到此景,你想说什么?
(利用开放性的问题,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其中蕴含着某种化学反应)
演示实验,引发问题:
向5%盐酸中滴入5%氢氧化钠溶液, 你认为它们反应吗?
(产生认知冲突:盐酸与氢氧化钠究竟能不能反应?)
产生猜想:(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想和看法)
设计方案:请同学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想一想怎样用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呢?
交流评价: 组织交流共享每一种实验方案,评价哪些方案更为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易得结论。(此处学生活动范围较大,注意时间分配)
探究实验一: 根据现有器材和药品学生自主选择设计方案。(体验探究的过程)
汇报结果:根据实验:
1、你认为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否反应?通过什么现象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2、在实验中你是否有新的发现?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如何解决的?目前还有哪些困惑?
(给学生留出展示自我、反思自我的空间。通过自我反思获取更大进步。)
思维升华: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酸碱性是如何变化的呢?
探究实验二:
1、分析教材所给实验数据,绘制曲线图。
2、指导学生运用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学习数形结合的思维方法,定性分析的方法)
问题:
1、为什么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之后,溶液呈中性?
2、H+、OH-哪里去了呢?
微观展示: 引导学生观看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动画模拟图,书写化学方程式,体会中和反应的实质。
(通过多媒体展示用肉眼不能看见的微观世界,促使学生建立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
问题:盐酸与氢氧化钙能反应吗?——引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从单一物质转化到一类物质。帮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结论: 实验证明,其他的酸与碱也发生类似的反应,这类反应有什么特点?引出盐、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的实质。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宏观的化学反应是由于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重新组合的结果,让学生从宏观物质进入微观世界,加深对中和反应实质的理解。)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中和反应是怎样应用于生产与生活的呢?学生自学教材上的有关内容。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思维的升华:
你知道中和反应有哪些用途?你还知道它有哪些用途?
(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与社会)
收获与感悟:这节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哪些能力得到提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