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六专题二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选修六专题二课题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09-20 13: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将铝片剪成长5~8cm宽0.2~0.3cm的铝条,绕成螺旋状,一端绕紧一根火柴。实验时,用坩埚钳夹紧铝条的另一端,点燃铝条上的火柴,待火柴快要燃烧完时,将铝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瓶底盛有少量水)中,观察现象。实验一、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探究高锰酸钾热分解法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铝条铝条没燃烧,实验失败改用铝箔取中间的一层这样裹着火柴再来烧一次!实验二: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 (1)取三小块铝片,将其中两块铝片分别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2)将一块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
0.5 mol·L-1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3)将一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放入20mL
0.5mol·L-1CuSO4溶液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4)取步骤(3)中的铝片,用水冲洗后,放入盛有3mL6.0mol·L-1NaOH溶液的试管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1~2min后取出铝片,洗净,再放入盛有20mL
0.5mol·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铝片表面的现象。 实验三: 铝配合物的生成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1mL1.0mol·L-1AlCl3溶液。
(1)在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6.0 mol·L-1NaOH溶液,边滴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
(2)在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mL10%NH4F溶液,再滴加1mL3.0mol·L-1NH3·H2O溶液,边滴加边振荡试管,观察实验现象。有毒,对人体有害氯化铝溶液,无色透明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氟化铵溶液后,出现了浑浊,
氟铝酸铵( (NH4)3AlF6) 氟化铝铵 分子量 195.00 ,
性状 白色或浅灰色粉末,微溶于水。 再滴加氨水后!改用氟化钠溶液,配离子生成时没有出现沉淀,但再滴加氨水后,仍旧……!?AlCl3中+NaOH+NH4F+NaF+NH3·H2O+NH3·H2O静置一段时间后的沉淀,呈粉末状六氟铝酸铵沉淀,颗粒较小,呈粉末状氢氧化铝絮状沉淀,颗粒较大 能否确定该白色就是氢氧化铝呢?   再看一个对比实验。实验四:培养明矾晶体 (1)向250mL烧杯中加入120mL比室温高10~20℃的水,分批加入明矾晶体,用玻璃棒搅拌,至晶体不再溶解为止。待溶液自然冷却到比室温高3~5℃时,将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用硬纸板盖好,静置过夜。
(2)从烧杯中选取2粒形状规则的小晶体作为晶核,将所选的晶核用细线轻轻系好。
(3)把步骤(1)中配制的明矾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中,注意不要将已结晶出来的明矾倒出,再向溶液中加入适量明矾,加热使其成为比室温高10~20℃的饱和溶液。待溶液开始自然冷却时,将小晶体悬挂在烧杯的中央,用硬纸板盖好烧杯,静置过夜。
(4)每天把细线系着的明矾晶体取出,重复步骤(3)的操作,直到晶体长到一定的大小。实验四的注意事项:①配制的明矾溶液一定要饱和,每次把母液配成30~40℃的溶液,有利于晶核的快速长大,不至于晶体在室温升高时溶解。否则晶核会被溶解。 ②选取形状完整的小晶体作为晶核。 ③溶液饱和度太大产生不规则小晶体附在原晶核之上,晶体不透明;饱和度太低,成长缓慢或溶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