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单元 沉淀溶解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让学生掌握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平衡的应用,并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决沉淀的溶解和沉淀的转化问题。
【新课学习】三、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版块一、沉淀的生成
【交流与讨论】沉淀生成的意义和条件是什么?
【归纳整理】1、意义:
2、条件:
【交流与讨论】:
1.如果误食可溶性钡盐,造成钡中毒,应尽快用5.0%的硫酸钠溶液给患者洗胃。
2.精制食盐水时,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镁离子。
【交流与讨论】:哪些方法可以使沉淀生成?
【归纳整理】3、沉淀生成的方法
a、加沉淀剂
b、调pH值
【例1】:将硫酸铜溶液的pH调节到3-4,就可以除去溶液中的铁离子,为什么不形成氢氧化铜沉淀?(已知Ksp[Fe(OH)3]= 2.6×10-39 Ksp[Cu(OH)2]= 2.2×10-20,一般认为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10-5 mol/L时,则认为已经沉淀完全。)
c、同离子效应法
例如硫酸钡在硫酸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小。
版块二、沉淀的转化
【实验探究】
(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滴加2mlAgNO3溶液, 然后向其中逐滴加入NaCl溶液。
(2)向实验(1)中的试管中滴加KI溶液。
(3)向实验(2)中的试管中滴加Na2S溶液。
【归纳整理】
1、沉淀转化的条件
2、沉淀转化的实质
【例2】:重晶石(主要成分是BaSO4)是制备钡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BaSO4不溶于酸,但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处理转化为易溶于酸的BaCO3(25℃ BaSO4 的Ksp=1.1x10-10 ,BaCO3的Ksp=2.6x10-9)
【交流与讨论】:P85
版块三、沉淀的溶解
【自主学习】:P83【拓展视野】
①.牙齿的主要成份是什么?
②.为什么吃糖会引起龋齿?
③.为什么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降低龋齿的发生率,使牙齿更健康?
【归纳整理】
1、沉淀溶解的实质
2、沉淀溶解的条件
3、沉淀溶解的方法
【课堂反馈】
1、请运用化学平衡的特征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⑴当沉淀溶解达到最大程度时,沉淀溶解过程及离子结合成沉淀的过程不再发生变化。
⑵当沉淀溶解平衡建立时,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⑶将相同质量的AgCl(过量)分别溶于少量水和盐酸中,则水中银离子的浓度小于盐酸中银离子的浓度。
2.已知AgI的Ksp=8.5×10-17,AgCl的Ksp= 1.8×10-10 。在含有0.01mol/LNaI和0.01mol/LNa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先析出什么沉淀?两种沉淀能否有效地分离?试通过计算加以说明。
【课后反思】我的问题和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